试论模糊语言的科学性

时间:2022-10-27 11:13:11

试论模糊语言的科学性

摘要:语言的模糊性产生于人们对世界认知的不确定性,以及人类创造语言的经济性。语言天生具有模糊性,它符合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规律,符合人们的认知心理,符合社交情感需求,符合物理世界与语言相互映像的可能。因为正是由于模糊语言的存在提高了说话人在话语中提供的信息的信度、详细度以及关联性,因而,模糊的语言也是科学的。

关键词:模糊语言;语境;顺应;认知;认知经济性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2-0097-04

一、模糊语言

语言使人类面对一种悖论: 一方面, 人类能够用语言表达;另一方面, 语言的表达并非无限准确。[1](P137) “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其模糊性”,[2](P3)这是自然语言才具有的特性。在言语交际中,除了很少部分言谈是刻意要求人们按原意去理解之外,日常会话中大多数言谈都是比较随意的或松散的,都不同程度地带有约略、模糊、笼统、含混等语用含糊现象。[3](P194)

语法歧义、语用模糊和语义含糊是语言模糊的主要表现。国内外学者一般认为“歧义”是作为一种脱离语境和上下文的“型”(type)来研究的;一种歧义的型在具体语言环境里的表现是“例”(token) ,“例”不一定有歧义,即使有,也往往可以借助于语境而去除。[4](P104) “说话人在特定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这类现象”,[5](P29)也是模糊语言的一种现象。但我们通常提起的语言模糊是指自然语言中天然具有的语义模糊现象。何自然提出四种类型语用模糊,即:(1) 连续体(continuum)型含糊。连续体型含糊指命题真假之间存在一种界限不明的延伸。例如色彩的概念。(2) 类属范畴型含糊。类属范畴型含糊指某个类属范畴内产生的含糊概念。这是由于事物具有上位类属和下位类属的原因。(3)命名评价型含糊。命名评价型含糊指说话人对命题进行主观评价时出现的含糊(名物判断价值含糊、抽象概念含糊、相对概念含糊、相近概念含糊、元语言含糊、引述词语含糊)。(4) 模糊限制型。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属于这一类型。[3](P191~193)笔者认为何自然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模糊语言的模型。正是模糊语言的四种类型。

在命题逻辑中,一个命题只有真假二值;取真值为“真”,是为真命题,取真值为“假”,是为假命题。这是逻辑语言的表达,但自然语言表达的意义往往不是完全“真”或完全“假”,而有可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概念。按照逻辑学的“非真即假”的逻辑,模糊语言并非科学、严密、可靠,而模糊语言作为处于真假之间或真假难定的语言现象既然普遍存在,一定具有其存在的道理。笔者认为模糊语言符合人类的认知模式、是语境选择的结果,是精确的、科学的语言。

二、人类的模糊认知

大千世界,事物纷繁复杂,人类凭借自己有限的视觉、听觉、嗅觉以及感觉来认识周遭的事物。人类拥有现代的“精确”科学仪器来对地球及宇宙进行认知仅仅有百年的历史,然而语言的产生却远远早于现代仪器。语言形成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而人类早期对世界的认知只能通过人类固有的身体器官自然地、有限地(应该说是极其有限地)进行,因而语言注定由于人类认知的局限而生而有限。

(一) 客观事物本体决定论

传统的排中律是不切合实际的,凡事不能非白即黑,二者之间会有不分明的地带[6](P18)。客观本体概念界线不明,二值分析的逻辑方法对此无从界定。何为溪,何为河;何为海,何为洋。额头到底是脸还是头?女性到底有没有喉结?这些客观本体本身就是不明确的概念,人类又如何对其进行明确的界定呢?客观事物本体存在在二值之间的过渡过程中,使其非此非彼,亦此亦彼。世界是一个整体,客观事物本体之间具有普遍联系性,事物之间具有连续性。各种颜色之间的不断过渡性最能说明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讲,所谓蓝色和紫色只是相对颜色,介于蓝色和紫色之间还有许多种蓝紫色或者紫蓝色,只是紫色或蓝色的色谱程度高低不同。世界中的颜色本身就构成一个连续,各种颜色之间并非泾渭分明。但是人类用于描述客观颜色的语言却不能伴随颜色的逐级过渡而有千百变化,只能以有限表现无限。例如,可以将蓝紫色模糊地称为蓝色,也可以模糊地称为紫色,都为人们的认知所容。

(二)认知的主观性

Langacker认为语言与视觉、感知一样具有主观性。[7]人类用各自主观的语言描述客观世界。语言中一些词类和语法结构中普遍编入“自我”主观性特征的语义成分。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不援用“主观性”概念是无法解释清楚的。[8](P341)比如“人权”、“民主”、“自由”等抽象概念,“大”和“小”这样的相对概念,“东”“南”“西”“北”这样的固定概念都是人类对世界进行主观分解的结果,而这些概念都无法精确地二值化。

(三)思维的模糊性――认知角度

扎[9]认为人类智力同机器智能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别,这种差别表现在人的大脑能够用不精确的、非定量的、模糊的方法进行思维和推理。这与二值论的逻辑语言以及机器语言不同,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人们认识到人类的认知和与外界的相互交涉多是以模糊子集的方式进行的。[10]

典型集论以集合中典型与非典型直接的关系的形式来说明模糊性。 Smithson指出“典型”有两个特点:一是典型本身是其代表的范畴的一分子;二是范畴中某一个体与典型的相似度低,其隶属度就低。[11](P58)比如“狗”的典型如词典定义一般,则越是符合其典型特征的狗就是典型的狗,符合一部分的、少部分特征的狗的隶属度降低,但仍然是狗。总之典型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从典型与非典型直接的关系来处理模糊性。一个非典型离典型越近,他的隶属度程度就越高。[6](P95)

三、模糊语言的顺应性

语境对话语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其主要体现在语境对交际者言语编码的限定与调节。[12]这表明说话人应“顺势而言”,即应根据具体语境而选择恰当的言辞以及策略来完成交际。模糊语言,作为自然语言的特殊语言现象, 其产生、存在以及无处不在地使用是说话人在表达自己观点、交际过程中不断选择顺应语境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一)顺应的原因

自然界发展至今无疑不是各种类的生物“适者生存”的结果,这说明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有着重要过滤性的选择作用。人类的语言(各种语言)也是长期以来人类为应对各态的语境不断改变、调整、顺应的结果,语境对语言同样有助选作用。语境的动态性和交际目的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模糊语言的合理顺应本能。

1.语境的动态性

Verschueren提出了动态语境论, 认为语境是在交流的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13]Sperber & Wilson(2001)进一步指出诸如交际行为人的角色、交际对象、交际场合、时间、空间、交际者的心理活动等语境因素都会随交际推进而不断改变, 从而生成新的语境。 语境的变化要求相应的语言与之相符合,由此,语言的模糊性是在适应语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14]例如:

A: Would you like to do me a favor?

B: Sure. What is it? A: My mother’s sick. I need to go home to have a look at her, but my car doesn’t run well recently. I’m afraid my car is not in a good condition as well.

A: Oh,perhaps I can take a taxi…

B的态度由积极响应到含糊拒绝导致了语境的变换。语境的转化要求说话人以语言与之顺应, 因此B用了“I’m afraid”这个致使语言模糊的“直接缓和性模糊限制语”[3](P181)以顺应语境的动态模式,随之A的“perhaps”(直接缓和性模糊限制语)用以动态地应对动态的语境。

可以看出,语境和话语相互作用,话语构建语境,语境又决定语言选择,语言再顺应语境,周而复始,循环交际过程。正如胡庚申[12]所说,语境与话语的构建关系表现为说话人为了实现预期的交流目的而不断地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和策略顺应或者利用即刻语境来构建即将语境的动态语用过程。

2.语言的意向性

Grice将表达者的意义作为其发出话语从而对受话人产生某种效果的意图, 该意图的传递是通过使受话人意识到该意图来实现的。[15]说话人的意图就是言语发出的动机。交际中的话语构建始于意向, 又终于意向 [16]。语言的意向驱动说话人寻找构建话语的合适语言,没有语言的意向,语言将是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符号。模糊语言是一种充满动能的语言,它可以调节、协调说话人的意向,可以使说话人的言语意向根据语境的走势顺应受话人的理解或者悖逆受话人的理解。

(二)语境顺应

Verschueren认为交际语境包括交际行为人的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 以及与交际活动相关的物理世界。这是语境的三个维度。[13]模糊词语的隶属函数值可能随不同语境而变化,但这种变化局限于一定的范围,遵循一定的规律。[6](P17)

1.心理顺应

Carroll认为在语义网络中,分级网络模型(hierarchical network model)词有高低之分,例如表示“动物”的接点比“鸟”的接点高。他认为人类不可能将所有信息储存起来,否则是“浪费记忆空间”,反而可以把信息储存在网络中,有需要时取之。[17]如法炮制,Collins & Quillian认为语义信息的储存空间有限,最好是将其储存在网络中的某处。[18]这被称为“认知经济原则”。

人类提取语言,为达到“经济”的目的,喜用上义词,并喜用模棱两可的模糊表达。人们表达中的模棱两可是人们言语“经济”的心理选择。模棱两可,意味着意义在一定范围游移,适合多种情况描述、具有不确定性,给说话人自我“屏障”,并非“非此即彼”,留有余地。

2.社交情感顺应

由于语言是在社会环境中演变和发展的, 它的使用无疑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19]这就是说语言的使用应顺应社交世界的语境因素。语言的模糊表达更加顾及社交语境,有利于说话人与受话人的情感共鸣。假设说话人以受话人的不算优点作为优点进行恭维,例如,一位母亲为鼓励孩子画画而对孩子画得不尽如人意的画进行夸赞,此时如果含糊其辞地说“我觉得宝宝的画画得还是不错的”,其中“我觉得”以及“还是”是两个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对句子进行了模糊处理。如果去除这两处模糊限制语,该句就变成“宝宝的画画得不错”,就孩子的真实画功以及画质而言,妈妈的话是“说谎”。因而,进行了模糊处理的言语符合社交目的,维系了情感。

3.物理顺应

任何交际行为都不可能脱离现实的物理世界,也就是说交际总是在某一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Verschueren指出时间指示词和空间指示词是语言为物理世界坐标的两种最明显的方式。[13]因此语境不可能独立于时间和地点,从而语言的使用选择须思及交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语境纵横变迁,具有时间和空间两个坐标杆,而且每个坐标杆皆以共时和历时进行坐标标识,人们不可能在所有坐标的任一处设置并使用语言,因此人类的坐标标识点是模糊的,这符合Carroll以及Collins and Quillian的“认知经济原则”。

因此人们在时间上的大致坐标,例如“前段时间”、“一会儿”等等,以及对空间的坐标点的描述用“上”、“下”、“左”、“右”等, 就是基于“认知经济原则”而对物理世界指称的顺应。当然,除了对“认知经济原则”的适应,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有限性的结果。聪明的人类虽无法使用无限的语言表达时空坐标上的标识点,但他们却发现了时间和空间内部存在的相对关系,利用例如“前后”“上下”这样的关系标识词进行非精确但明了的表达便解决了人类语言的有限性问题。这就是模糊语的强大功能。模糊语表述模糊,但是可清晰地表明时空关系,对于四维的物理世界而言,能够利用有限的语言表达相对的关系是人类的创举,是人类化繁为简的睿智所在。

在语言这种成像方式中,现实不再是一道浊流,而是一个由各种因素构成的世界。[19](P356)人们对由各种因素构成的世界的认知过程和结果建构成为语言这个“像”,因而对世界认知的不确定性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语言的模糊性。“语言是为客观世界的需求而存在和改变的,要想符合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的要求,语言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模糊性是灵活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P47)

人类对语言创造的经济性也是语言模糊性的重要根结。绝对精确的话语在自然语言中是难以立足的, 因为根据以上论述,语言天生具有模糊性,它符合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规律,符合人们的认知心理,符合社会情感需求,符合物理世界与语言相互映像的可能,因而,模糊的即是精确的、科学的。因为正是由于模糊语言的存在提高了说话人在话语中提供的信息的信度、详度以及关联性。

[参考文献][1]马壮寰.精确与模糊[J].外语学刊,2009,(6).

[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何自然. 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俞东明.语用学定义与研究范畴新探[J].浙江大学学报,1993,(4).

[5]俞东明.语法歧义和语用模糊对比研究[J].外国语,1997,(6).

[6]张乔. 模糊语义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M].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8]Lyons,J. Linguistic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9]札德. 模糊集合、语言变量及模糊逻辑[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4.

[10]Zadeh, L. A. The Concept of a linguistic variabl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pproximate reasoning(III) [J]. Information Science, 1975,(9).

[11]Smithson, M. Fuzzy Set Analysis for 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s[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87.

[12]胡庚申. 国际交流语用学――从实践到理论[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13]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14]Sperber, D. &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Second 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15]Grice,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 P. & Morgan, J.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 3: Speech Act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

[16]冉永平, 张新红. 语用学纵横[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7]Carroll, D.W. Psychology of Language(5th)[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1.

[18]Collins, A.M.,& Quillian, M. R. Experiments on Semantic Memory and Language comprehension[M]. In L.W. Gregg(Ed),Cognition in Learning and Memory. New York: Wiley,1972.

[19]Mey, L.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 [M ].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0]陈嘉映. 语言哲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孝道教育 下一篇: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