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康胶囊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27 10:17:22

胃康胶囊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胃康胶囊对癌前期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128例,硫糖铝对照组128例。全部病例均经胃镜和胃黏膜活组织病理检验确诊。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2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31%、43.39%(P

[关键词] 胃康胶囊;胃癌前病变;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35.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3(a)-063-03

Clinic study of Weikang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recancerous lesion

LIU Peizhou, WANG Xingmin

(Yidu Health School of Shandong, Yidu 262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Weikang Capsule on precancerous lesion of stomach.Methods: 128 patients taking Weikang Capsules was theraputic group, 128 patients taking Sucrafate was contrast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by endoscope and pathology of gastric mucosa. Other medicines were not taken during the time of treatment. Two monthes was a treatment course, the medicines were taken for two course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70.31% and 43.39% in theraputic and contrast groups(P

[Key words]Weikang Capsule; Precancerous lesion; Treatment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腺化生(IM)、不典型增生(ATP)是胃癌前病变。有资料表明,当CAG伴随IM和ATP时,其癌变率达4%~30%。积极治疗这类病变,对降低胃癌的发生有重要意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笔者用纯中药成分的胃康胶囊治疗胃癌前病变,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治疗组128例,男80例,女48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0岁,平均45.5岁。对照组128例,男82例,女46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8岁,平均45.8岁。

1.2 病程与病变程度

治疗组最短2个月,最长4年,平均2.5年;对照组最短2个月,最长4年,平均2.5年。按组织学分级:治疗组轻度50例(39.06%),中度以上78例(60.93%);对照组轻度60例(46.03%),中度以上68例(60.37%)。

1.3 病例选择

经电子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确诊为CAG(轻、中、重)伴或IM、ATP(轻、中、重),并排除活动性病变者为研究对象。

1.4中医辨证分型

参照1993年全国胃炎会议关于虚症辨证修订标准并结合本临床表现分为2型。

1.4.1 脾胃虚弱型①面色萎黄;②神疲乏力;③食后脘腹胀满;④大便溏泄;⑤舌胖或边有齿痕;⑥脉虚无力。

1.4.2 气阴两虚型具有上述①~④及下述①~⑥2项以上者,①五心烦热;②口干咽燥;③盗汗;④大便干结;⑤舌红或苔少;⑥脉细数。

1.5方法

1.5.1治疗组胃康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温水送服。

1.5.2 对照组硫糖铝片,每次4片,每天3次,温水送服。

1.5.3 疗程2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胃镜检查。治疗期间,两组均停用其他治疗胃病的药物。饮食及工作正常。

1.6 观察指标

1.6.1症状和体征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详细观察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并填写临床观察登记表。

1.6.2内镜及病理检查疗程结束后行胃镜复查,并取黏膜活组织病理检查进行治疗前后对照。分别在胃窦前壁、后壁、大弯侧、小弯侧各取一块。

1.6.3 生化及免疫检查治疗前后查血常规、细胞免疫功能、血浆cAMP、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并进行了幽门螺杆菌(Hp)检查。

1.7 疗效判断标准

按1993年全国胃炎诊治座谈会纪要标准,见表1。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字2检验、四格表精确概率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

2 结果

2.1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

在改善症状方面治疗组主要症状的总有效率为84.62%~ 93.87%,而对照组为46.15%~78.94%,胃康胶囊优于硫糖铝片。见表2。

表2 治疗前和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变化情况(例)

2.2总疗效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31%和43.3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表3 两组总疗效比较[n(%)]

2.3中医分型疗效比较

脾胃虚弱型总有效率为77.78%,气阴两虚型总有效率为44.73%,说明该药物对脾胃虚弱型较好(P

表4 中医分型疗效比较[n(%)]

2.4 血浆中cAMP变化

治疗组100例患者治疗前采用放射免疫疗法测得血浆cAMP为(8.5±4.6)pmol/ml,正常献血者(n=100)cAMP为(19.3±7.5) pmol/ml,100例患者服用胃康胶囊后症状消失,血浆cAMP为(19.2±4.8) pmol/ml,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2.5血常规、细胞免疫功能

对100例进行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的检测,治疗前平均为(96.80±20.10) g/L,治疗后上升为(118.90±14.29)g/L,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2.6抗HP作用

利用南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Hp诊断试纸进行检测,治疗组患者例治疗前后Hp阳性分别为83.45%和18.36%,对照组患者两次检查分别为82.37%和80.92%,证明胃康胶囊有一定的抗Hp作用。

3讨论

胃癌发生的早期阶段,胃黏膜组织常呈现与正常细胞不同的形态学、免疫学、组织化学和代谢性改变,这些损伤被认为是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是一个非特异性的过程,具有细胞退化和细胞增值长期共存的特点。该时期胃黏膜固有层的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肉层厚并伴有肠上皮化生和腺体不典型增生;免疫功能低下,血浆和组织内的cAMP含量下降;胃黏膜的微循环障碍,改善灌注可促进萎缩腺体的再生与修复[1];有报道,慢性胃炎的Hp感染阳性率可达95%,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与Hp感染成正相关,根除Hp后可使内镜下所见及组织学胃炎病变消退,使CAG发病率降低,减少胃癌发生[2]。胃癌前病变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嘈杂等病症范畴,以胃脘胀满,腹痛、纳差、乏力等为主症。中医学认为胃癌前病变的原因不外乎饮食不节、情志所伤、与脾胃虚弱,大部分研究者认为本病病机与脾虚、湿热、阴亏、气滞、血瘀紧密相关。刘启泉等[3]认为CAG病机为气滞、血瘀、湿浊中阻,阴液亏虚。周学文[4]认为CAG病机为胃脾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瘀血阻滞。王爱云等[5]认为关键在瘀血内阻,瘀阻胃络,使胃黏膜腺体血运障碍,营养缺乏,促使CAG发生,甚至恶化。杨文轩[6]强调瘀血是CAG发生的重要原因,饮食不节致瘀,化源异常致瘀,升降失职致瘀、血溢脉外致瘀,阴气虚损致瘀为发病之关键。赵霞等[7]认为CAG属中医痞满的范畴,其发病与胃肝(胆)关系最为密切,以脾胃运化失常、脾胃虚弱为本,脾胃虚弱又以脾气虚,胃阴亏为多,而气滞血瘀则贯穿病程始终。董皓[8]认为基本病病机为胃阴不足,络脉失养。沈晨君[9]认为胃病不论寒热虚实,内有淤滞,不通则痛。寒则不通,热则不降,伤阴则滞而不运,伤阳则涩而不行。吴红梅等[10]认为外邪犯胃,七情内伤、脾胃虚弱是主要病因,血瘀是病理基础,指出病症及现代诊断手段均证明了血瘀病理的存在。侯冬梅等[11]通过研究证明除肝胃不和型外,CAG患者均有显著的血黏度异常,高凝状态,微循环障碍,黏膜存在淤血的病理改变,指出这与气虚、热邪、阴虚,瘀阻有关。通过临床观察,CAG患者大都有胃脾虚弱和气阴两虚,笔者研究观察的病例均分为这两种类型。祖国医学通常把脾与胃并举,称为“后天之本”,脾胃受损,运化失调,则化源不足,故本病多见脾胃虚弱或气阴两虚证。根据临床、病理和实验研究结果,笔者认为本病以气虚血瘀为本,湿热邪毒为标,故以健脾益气,活血、祛湿,清热解毒为基本治疗原则,采用胃康胶囊进行治疗。

胃康胶囊由蚕沙、金针菇、枸杞、黄芪、大枣、莪术、红花、黄连、白花蛇草、蜂房、芦笋等20多味中药组成。金针菇在唐代韩谔的《四时纂要》中已有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其抗癌活性已有所认识。日本长野县有食用金针菇的习惯,该地区癌症的发病率甚低。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金针菇多糖有很强的调节免疫的作用,同时又很强的抗肿瘤的作用。枸杞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枸杞对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增强作用,还有免疫调节作用;枸杞有抗肿瘤作用;枸杞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黄芪等健脾补气中药具有调节神经平衡的作用,兴奋垂体前叶,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增加机体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消除致癌自由基;使变异细胞逆转的作用[12]。莪术、红花、白花蛇草具有行气活血之功效,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状态,促进黏膜再生,胃黏膜血流在胃黏膜防御机制中起重要作用[13],民间常用于抗癌。用蜂房、芦笋的抗癌的报道很多,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姚希贤报道黄连、乌梅、丹皮煎剂,Hp得清除率为87.5%,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预防Hp感染和细胞癌变有重要意义[14]。

本研究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为84.62%~93.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15%~78.94%;总疗效判断,治疗组为70.31%,对照组为43.39%,治疗组都优于对照组。杨春波[15]报道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1例,总有效率为67.2%,CAG有效率为73.1%,IM有效率为51.2%,ATP有效率为67.1%;游龙等用摩罗丹治疗325例萎缩性胃炎,总有效率60.6%,胃黏膜活检有效率为61.3%[16-18];程秋云[19]治疗萎缩性胃炎538例,黏膜活检率、IM及ATP有效率分别为62.6%、64.9%、53.6%;董建华[20]报道黏膜活检有效率为52.12%;许自诚[21]用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2例,CAG、IM、ATP有效率分别为58.8%、56.9%、76.5%,其中显效者病理有效率为32.3%。以上报道结果与本组基本相同,但疗效标准比本组低。因此,胃康胶囊治疗胃癌前病变,无论从改善症状,消除或减轻黏膜病变,促进黏膜组织逆转都有较好的疗效,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对Hp有一定抑杀作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副作用,故胃康胶囊是治疗胃癌前病变、预防胃癌发生的有效药物,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陆为民,单兆伟,吴静,等.胃舒胶囊对CAG癌前病变大鼠血液TXB2、6-keto-PGF12及其比值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7):809.

[2]姚金锋,姚希贤.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9):1042-1045.

[3]刘启泉,刘晓明,刘坤.慢性萎性炎中医研究之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J].河北中医,2002,24(7):855-858.

[4]周学文.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治旨要[J].中医药学刊,2002,20(5):955-957.

[5]王爱云,单兆伟.慢性萎缩性胃炎从淤血论治[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5):290-291.

[6]杨文轩.慢性胃炎与淤血的关系探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5):401-402.

[7]赵霞,余绍源.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J].四川中医,2004,22(4):1-2.

[8]董皓.加减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J].陕西中医,2002,23(1):27-29.

[9]沈晨君.慢性胃炎辨证施治经验[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4):452-453.

[10]吴红梅,崔儒涛.活血化瘀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法则[J].国医论坛,1997,(12):20-22.

[11]侯冬梅,刘勤社,郭安阳.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7,(5):14-16.

[12]高寿征,吴文静,王继侠,等.中药胃宝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3):147.

[13]周吕.胃肠生理学基础与临床[J].北京:科技出版社,1991:208.

[14]林三仁.加强对胃黏膜保护机制的研究[J].胃肠病学,1999,4:131-132.

[15]杨春波.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总结[J].中医杂志,1989,29(10):34.

[16]游龙.摩罗丹治疗325例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1989,29(10):38.

[17]朱建章.慢性萎缩性胃炎辨治初探[J].安徽医学,1998,5(2):74-75.

[18]杨承昌.温中行滞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6例观察[J].实用中西药杂志,2000,16(6):8-9.

[19]程秋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现状[J].医学综述,2002,4(1):14-15.

[20]董建华.慢性萎缩性胃炎(虚痞)癌前病变[J].中医药康复临床研究,1989:10.

[21]许自诚.中药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2例[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9):549.

(收稿日期:2009-06-08)

上一篇: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下一篇: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