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实效性之我见

时间:2022-10-27 09:13:39

作为学校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我常常在思索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通过学习和摸索,有了一定的认识,感受到加强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感。结合平时的工作谈几点体会,希望大家指教。

一、德育工作要明确主体,适应学生的身心特征

要做好德育工作,首先要做到了解学生。据统计,现在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少年和独生子女,从小就缺少父爱母爱,年迈的爷爷奶奶对他们娇惯放纵,让其唯我独尊的想法“根深蒂固”。再之,同学间的激烈竞争,老师的严厉要求,家长的过高期望,使他们精神压力加大,有些人便会产生自卑感、挫折感、无助感。心理调节能力差的学生出现自我封闭,形成孤僻任性的性格。

针对学生中的问题,我们采用了一些手段和方式,教学生做“心理按摩”。

1.帮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学会选择和适应。对于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要让学生明白制订规章制度的缘由与违反规章制度的后果。用事实引导学生,让其从生活实践中悟出为人处世的一些道理。如果学生能有勇气以自己的付出证明自己,向各种压力和不公平挑战,那么他们就从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升华。

2.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宣泄。鼓励学生多找老师或好友进行交谈或书面交流。老师对于自己学生的性格、家庭情况、各科成绩要做到心中有数。当学生的情绪出现波动时,要及时地找其交心谈心,帮助其出谋划策。这些沟通会在潜移默化中减轻学生的压力。自我宣泄的方式很多。

3.指导学生学会稳定情绪。我们虽不能减少教学内容,但可以改变教学方式,如快乐教学,在活动中学,劳逸结合等。劝导学生不必过分关注家长的期望、老师的评价、班级的排名,相信自己只要尽力了,付出了,努力过,就应无怨无悔,坦然面对各种结果;再者,不必总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还可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或者少“横比”多“纵比”,以此消除紧张、焦虑、自卑情绪,保持平和、积极的心态。

4.指导学生学会调整目标。当个人前进的目标与现实状况有差距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目标,使之既有一定的难度,又不是高不可攀。目标的调整有个前提,就是自己必须接纳自己。接纳自己就是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现状,不焦虑、不自责、不压抑,认输而不服输,这样才会有来自心灵深处而非他人强迫的前进力量。

二、德育工作要关注细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无论是衡水中学,还是洋思中学,他们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都体现了一个“细”字。两所中学的生活纪律和卫生制度都有类似的规定:进餐厅随便讲话,见一人次扣0.5分;进宿舍上下楼狂奔一人次扣1分;脏袜子及内裤不及时洗干净,见一人次扣1分等等。对此,我校老师和领导开始不相信或不以为然,但是听取参观过洋思的老师介绍和经过系统学习经验材料后,师生达成了共识。只有制度先行,学生有章可循,教师才好管,学生才服管。只有持之以恒,好的行为才能成为好的习惯。想一想,学生由于平时在家庭中缺乏系统的生活常识教育,对有些问题认识模糊,不知道为什么做和怎么做,故不能形成自觉性。我们不能把学生看得过“高”!

于是,学校把过去有认识,不屑做的事做起来,把有些小事当大事来抓。

1.对每一项新制度、新措施的出台,先到班级征求意见,再在每周一的晨会上进行宣讲、说明,使制度的执行有了充分的思想保证。

2.在文化氛围上造声势。学生公寓前书写了“安居利学业,文明树新风”的标语;学生餐厅的墙面上有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洗碗池旁,挂上了“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相互谦让,是文明人的表现”宣传牌。将过去警戒性的语气,变成了人性化的提示!橱窗、黑板报要求一周更新一次内容,除对好人好事、检查考评及时进行公榜外,更多刊发的是美文赏析、交际技巧、人生感悟等方面的文章。

3.落实一些具体措施,变管理为服务。

三、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

现在是数字化时代,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接收大量的信息。由于学生心理和生理的不成熟,很难区分信息的真伪,辨别其善恶。兼收并蓄,形成了多样的人格,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难度。作为管理者的家长和老师有时面对学生的诡辩也“哑口无言”,或横加训斥,或拳脚相加!而这些作法更加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也违反教育法规的要求,只能是手痛医手,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责任心差一点的管理者,只能是放任自流!

对此,学校要求老师落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学习,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不求一劳永逸,只求真心换真情。具体措施有:

1.加强班主任队伍培训,提高科学民主管理的意识。一个学期初请优秀班主任介绍班级管理经验,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落实教给具体的方法。通过周五的政治学习时间,同老师一起学习德育工作方面的小论文和经验文章,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对学生中违纪现象如何处理(方法和途径),都作了较为明确的要求。

2.开展了走出去、请进来的交流活动。请法律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请优秀学生家长谈对学生的期待和教育心得,派老师到先进的兄弟学校开展交流活动。本学期,我校五名教师到洋思参观学习了五天,拍摄了大量的图片,带回一些文字资料。回校后,办了专栏,召开了师生大会,请他们谈感想,让全校师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3.进行了“走进学生心灵”专题演讲和“老师,我想对您说”的作文大赛,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让老师们明白:每个孩子的笑容都那么灿烂,每个学生的举动都那么可爱,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充满智慧。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即使是块破碎的玻璃,它的尖角也会折射出七色阳光。让学生明白:“老师的爱是无私的”“教师虽不是父母,却胜是父母”。

4.组织青年教师,观看“焦点访谈・关注未成年人成长”的系列节目和上网收集“攻克网瘾秘诀”的信息。与班级的后进生结成帮扶对子,开展转化工作。

5.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德育工作。变过去的一学期一考核为现在的一月一考核结算;变过去德育工作“消防队”的角色为现在“辅导员”角色;变过去领导监督班主任和老师,为现在师生民主监督和管理;变领导管理为现在服务等等。如:校委会平常通过广播、专栏,开办心理咨询室等手段为师生排忧解难,得到了大家好评。

现在我们的学校,时时处处充满了和谐的气氛,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校园美了,学生乐学了,家长放心了,老师干劲足了,教育教学质量在稳步上升!坚持以学生为本,实行精细化管理,不断创新思路,推进素质教育,将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上一篇:谈影响三级跳远第二步效果的几个因素 下一篇:对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