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解释权归国博所有

时间:2022-10-27 08:20:28

国家博物馆办了一个展览,叫做“125年意大利经典设计艺术展”。我在路过上海虹桥机场时看到这个展览的巨大灯箱广告。灯箱的下方,有很小的宝格丽的标志。首先声明:其实我对宝格丽没有意见,也不反对在国家博物馆里看到一个珠宝设计展,更不反对奢侈品牌赞助博物馆,但是我反对的是国家博物馆的“偷鸡摸狗”。

我早就知道这个展览。2009年5月,它在意大利罗马的展览大厦第一次开幕,名为“永恒与历史之间:1884-2009”;紧接着,又于2010年12月在巴黎大皇宫举办“125年意大利经典璀璨回眸――宝格丽历史回顾展”。两个场地都是会议展览中心之类的地方,而不是什么博物馆。在开幕前收到的请柬上,我看到展览名称赫然写着“宝格丽――125年意大利经典设计艺术展”。根据我的教育水平,我理解这个展览的意思是“从宝格丽的产品和设计来看125年的意大利设计”。事实上,我看到的也就是这么一个展览。而国博这次展览开幕当天,“宝格丽”一词已悄然撤下,取而代之的是海报上位于展览名称下方的英文小字,于是展览就变成“由宝格里赞助的一个意大利设计展”。我不知道国博如何解释这次“意大利设计展”,反正,宝格丽集团首席执行官弗朗西斯科・特拉帕尼(Francesco Trapani)认为这个展览要“展示宝格丽一个多世纪以来凝萃的珍贵珠宝和伟大财富,而它必将有助于宝格丽进一步提高在奢侈品市场的声望。”所以,它不是设计展,而是一个品牌历史回顾展;它不是“意大利”的经典设计展,而是“意大利某珠宝设计公司”的产品历史展示;它不是宝格丽赞助的,它就是宝格丽的展览。

博物馆能不能办关于品牌的设计展览,答案是当然可以,而且有先例;无论是纽约的MoMA,还是法国的蓬皮杜都为Chanel或者Dior这样的品牌都办过回顾展。博物馆可不可以收取这些品牌的赞助?答案当然是可以的,而且也是有先例的。但是问题在于,国外的博物馆牛就是牛在――我可以收你的钱,但是你要够格我才给你做展览;即使你够格,我给你做展览,也要按照我的方式,由我来给你策划展览。原因很简单,博物馆首先是个公众机构,而不是品牌服务机构。性质不同,展览自然就不一样。所以博物馆收笔钱,然后由付钱的人自己办个品牌回顾展,最后博物馆还在门口收门票,就是绝对不行的。

我说的都是常识,而且我相信当国博把展览的请柬和展览海报搞得不一样的时候,就泄露出他们其实比大家都更清楚自己其实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但是他们还是要铤而走险。微博上有关这件事情的讨论也算是沸沸扬扬了。国博也很牛,牛就牛在它从来不回应。国博的陈履生馆长的微博一般都是关于他吃了什么开幕饭,或者如何跟著名画家韩美林交集,当然偶尔也会发个远景的博物馆讨论会场代表下学术。自从有了关于国博变国贸的倡议以后,他发了几条“顾左右而言他”的微博。比如“8月7日在大都会博物馆落幕的纪念英国已故时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的‘野性之美’特展,在3个月时间内总共吸引了超过65万人次参观,进入大都会博物馆141年来最受欢迎的十大展览排行榜。这一特展带来了1,400万美元的收入,麦昆与Gucci集团结盟,取得公司51%的股份,麦昆同时出任该公司的创意总监。”;再比如“2011年5月26日下午,美国华盛顿国家肖像艺术馆正在摆桌子、搬椅子、放盘子、搁刀叉,还在准备乐队,即将开始一场和博物馆业务没有关系的商业活动。”

姑且不追究有官方微博的国博是否有义务回应公众的质疑,就从陈馆长的微博来看,他似乎高风亮节追问我们,“博物馆为什么不可以出租办募款宴会”,或者是 “博物馆为什么不能做个设计展览”。博物馆办晚宴当然可以,只要这些钱是花在美术馆上。但是把这两个问题混在一起实在是混淆概念。宝格丽展览折射的是国家博物馆的“职业伦理危机”,而国家博物馆则教育我们“博物馆要向设计开放”,或者开放文化是博物馆的目标。而当我们说这是个商业展览的时候,国家博物馆又谆谆教导“我们多渠道的募款是必要的”。作为当代艺术的从业者,我们相信而且坚信开放的博物馆文化政策是历史的必然,我对博物馆接收灵活的商业赞助也没有道德洁癖,但是开放的博物馆文化和灵活的商业赞助是两个问题。国家博物馆不能用开放文化的诉求来回应公众对博物馆商业活动的职业伦理质疑,也不能用灵活商业赞助行为来回应对博物馆文化不够开放的质疑。

陈履生提到美国的美术馆也出租场地办晚宴,我不觉得有问题。因为我知道,美国的博物馆的钱来自史密森基金会。史密森基金会的资金常规包括:政府支付的6%的遗产利息(因为政府使用和展览了他们的藏品)、私人捐献、企业界的文化基金。而我们的国家博物馆可是国家财政拨款,这个钱里面有我们的所得税、营业税等等。所以您不能收了宝格丽高额的“赞助”之后,还收我们看这个展览的门票。虽然我知道,所有国博的活动及其性质的解释权和国贸一样,都归你们自己所有,我也知道,纳税人说的意见通常没有什么用,即使这样我还是想说,我真不想在国博里看到125年的法国马具设计,或者125年的西班牙皮具设计等等。另外,国博自己犯了错误做了个出口(EXPORT)的牌子,就别让同样租场地办展览的路易威登出钱换了。在这种事上我们既不差钱,也丢不起这人!

上一篇:皮埃尔和吉尔梦中的现实 下一篇:杨丹霞 又是秋天,又是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