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式的琐屑,好人的无奈

时间:2022-10-27 07:52:34

《老年的浪漫》这篇小说具有老舍一贯的写作特色:幽默,生动,平民化,贴近生活并且渗透出人情练达的智慧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这篇文章上来看,它体现了老舍行文的三大特色:(一)具有浓郁的京味儿。这不仅仅体现在语言的运用,民俗的描写上,更体现在对北京人心理,价值取向的渗透上。(二)善于对人心理进入深入充分描写,尤其长于对人物同时存在的两种矛盾心理描写进行剖析,展现人物纠结中探索但却最终屈服的过程。(三)善于写平凡人的普通事儿。刘兴仁只是一个身处中上层的小活动家,他所做的也不过是为自己儿子说个好媳妇儿,并不是什么为国为民的大事,但就在这当中作者以细腻心理描写展示了善良能干而又有着不小私心,为自己打算周全却又有着强烈道德感的可爱老人形象。从情节设置上来看,老舍以写实主义笔法展现了现实的灰暗无奈琐碎。在这篇小说中发生的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是什么令人唏嘘不已的灾难,更不是人人称羡的大成功,而只是平平常常如流水的琐事。然而就是这些小事透露出人生百味,带给了生活琐屑和无奈。一个普通的社会中上层在道德名声与自我欲望满足间苦苦挣扎的情景便跃然纸上,并揭示出人生中种种矛盾――人既要获取一些身外之物又要让自己良心不受责备。在这种两难选择中,人往往会无所适从。另外老舍还十分恰当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以老人在风中艰难前行比喻他内心的斗争与生活的艰辛,同时也表现了刘兴仁的坚强和毅力。下面要具体陈述这几点:

首先是在语言上浓郁的京味儿和字里行间渗透出的北京民风民俗和北京人文化心理,如“硬干”“有眼睛”“甜头”“惜了力”“辣”“穷画画的”等等,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地域色彩。而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很多词汇都是极富表现力的,比如“一夜的北风把屋里的水缸都盖上层冰”再比如“一阵凉风把一把老骨头吹得揪成一团”“风势已杀了点,尖溜溜的可是刺骨”“风野得厉害”“老刘的脸上刺挠得慌”“一阵冷风把刘老头子一片鸡毛似的裹了走”这些红色文字都是极富表现力的,极见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如揪字和尖溜溜极言风的凌冽乃至刺骨,野把风的气势与不羁写得跃然纸上,刺挠是老北京的口语,很生动地写出老刘心中隐藏的不安不淡定,裹不仅模拟风的形态,更是写出老刘心中隐藏的不安与软弱。

其次是对北京文化心理民风民俗的渗透例如冯二家礼貌待客,细致周到表现出北京人热情好客礼仪周全的特点,而冯二与刘兴仁的对话则有着一种北京人特有的幽默亲切感。总之,这篇小说的京味儿浓而有趣。

再次是对于人物矛盾心理的描写。在文章的前几节,作者充分展现了刘兴仁的不甘不服和心中的委屈。但当中也透出了刘兴仁心中的矛盾:一方面抱怨女儿的不听话不服从并且赌气似的要永远不管女儿,一方面他又想着为傻儿子尽心尽力地找个好媳妇。而下一部分关于刘兴仁对张妈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心理变化描写更是把这个人的矛盾心理写得淋漓尽致。刘兴仁一方面想在下人面前抖抖威风,另一方面又写出他仁慈善良的一面。接下来作者对刘兴仁心中的忿恨以及对那些朋友的埋怨更做了深刻的描写。而之后与费子春相关的一节与前边的描写相呼应,对比之下看出刘兴仁的心理。而且作者通过对主人公自欺欺人式心理活动的描写与对风的叙述更进一步加深了对主人公矛盾心理展现的象征意义。风带来他身子的摇动,烛光吹灭而又重新亮起,他不敢睁眼但最后依然睁开,这些都象征着他内心的矛盾。而本文展现矛盾最为生动的部分是对刘兴仁去冯二家提亲,但在种种犹豫中还是没能张口的一个情节。在这一长段的描写中,作者极尽所能地表现了刘兴仁心中的矛盾不决:如“忽然闻到一股花香。。。。。。追那股香味去“。对人物长篇累牍的细致描写也表现出了刘兴仁的矛盾性格:又善良又冷漠,又霸道又知礼。类似“傻蛋也会欺侮人”只要说出来事情就算行了,冯二还有什么蹦儿吗“”?都表现出刘兴仁自大的一面。“上天,假如还有这么个上天,会欺侮人到底”“聪明的会欺辱人,傻蛋也会欺辱人,都让刘兴仁遇见了”又表现出刘兴仁怯懦的一面。最后的那句“一阵冷风把刘老头子裹了走”堪称点晴之笔,进一步表现出了人在矛盾心理面前的退缩和无奈。

总之,全文以风和刘兴仁的心理为线索生动而又有声有色地描写出刘兴仁的矛盾性格和两难心理。在当中可以感觉到作者是以刘兴仁为例子反观整个社会中形形的在矛盾中挣扎的中国人,表现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一种性格精神和处事方式。而作者对这种处世方式选择了有保留的同情和略微的讽刺。可以说老舍在揭示民族的某些共性上很有自己的想法。而老舍以风和刘兴仁在风中的搏斗作为象征,用极具驾驭力的语言和细腻深入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生普遍的无奈以及现实名利和道德良心之间的挣扎与痛苦。因此我认为老舍的这篇小说不仅仅在描写一个人更是在描写整个社会整个中华民族普遍存在的心理和矛盾。而这当中也贯穿着对某些不良社会现象的讽刺,比如欺压老实人等等。总的来说,这篇短篇小说客观地说是一篇非常成功的心理描写小说也是一篇有着文化伦理色彩的小说。

上一篇:于文学的厚重里祈祷生命的良善 下一篇:论原始陶器纹饰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