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汉高校建筑英语标识语的研究

时间:2022-10-27 07:46:40

对武汉高校建筑英语标识语的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外国友人来华感受灿烂文化和秀丽风景,建筑的英语标识作为重要的指示工具,尤其影响着外国留学生和游客的出行。而绝大多数建筑的名称没有英语标识,极少数有标识的建筑英文名称又过于生硬缺乏人文气息。本文以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及音译法的翻译方法为理论依托,通过实地考察、问卷分析、查阅文献所获信息,结合翻译学中的理论知识创造出自己学校特有的建筑英语标识,从而引导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及建筑类型,旨在引起武汉高校对建筑英语标识的重视,达到推广高校英语标识的目的。

关键词:武汉高校;建筑;英语标识;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52-02

一、现状分析

英语作为国际化的语言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当作不同文化间沟通与交流的桥梁,高校内英语标识能展示一个校园群体积极建设,传承和传播本校园自身的文化的意识。从传承角度而言,挖掘建筑名称的历史由来及其内涵寓意,掀起一场传承校园文化的风暴,使全校师生更深刻地理解校园各建筑的文化内涵;从传播角度而言,英文建筑标识为校园内外的留学生及国际友人提供个性鲜明且极具人文气息的英文指示标,方便其出行的同时也达到传播校园文化的目的。本论文以武汉理工大学为样本,并选定以校园内最醒目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的名称为具体研究对象,研究出一套系统完善、具有特色的建筑物英语标识语,并将此研究精神和方法推广到更多高校。本次论文将会切实地为武汉理工大学的文化建设和传播带来益处,并惠及更多的大学校园。同时这一研究过程也将丰富英语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为翻译理论的实践运用提供机会。

二、翻译策略

本论文中我们使用到的主要翻译理论有归化法、异化法、音译法、形译法等等,具体优缺点如下所示:

归化法(Domestication translation):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异化法(Foreignization translation):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在翻译上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

音译法(Transliteration):顾名思义,是一种译音代义的方法。多用于专有名词、民族特有事物名词以及无对应词的翻译。音译法受到了广泛的使用,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使翻译具有异国情调,简洁明了,起到填空补缺、限定和扩大已有术语,使音译词语义更加准确等作用。与此同时,一些译音不统一、译音不准确,致使错误联想等不规范的现象也是其弊端。

形译法(Figure translation):用英语常用字母的形象来为形状相似的物体定名。该翻译方法可以省略很多复杂的诠释过程,使译文简洁明了、形象生动,更易于理解。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根据本校建筑的风格及特点,将表面矛盾而实质互补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相结合,辅以音译法、形译法和意译法等翻译方法,将五种翻译方法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初步得出我校12个代表性建筑的英语标识语。

三、研究结论

以下列举三个具体翻译实例加以阐述各种翻译方法的使用:

1.鉴湖广场。鉴主广场名字源于其所在的位置――本校鉴主大楼正前方。鉴湖校区内有鉴主、鉴2、鉴3等教学楼,由此可见,“主”字是为使鉴湖校区各教学楼之间相互区分之便利而用。但实际上整个鉴湖校区的湖泊和广场都分别只有一个,即我们可以直接称鉴主广场为鉴湖广场,如此一来减少了翻译的障碍又不损该广场的所指实际意义。至于鉴湖一词,其意指湖面平静如镜,可照鉴湖边山水、游人和建筑,使人在游湖时犹如在画中游览。“鉴”即为映照,由于“鉴湖”含义丰富,所以需要翔实的文字解说才使观赏者明晰,而名称翻译最忌拖沓冗长,兼之鉴湖作为本校知名景点,其中文名字因简洁而广为人知,外国学生也习惯称其为“Jian Lake”,所以此处我们对“鉴”字采用音译法,取其音“jian”以同时方便中外学生。因此鉴主广场的最终英文名称为“Jian Lake Square”。(对于鉴湖名称含义的解说,本研究建议校方在鉴湖景点处设立中英文双语解说的石碑以使中外学生更好地了解其命名内涵。)

2.风味食堂。此处对于“食堂”我们选用cafeteria,简称café,它一方面指自助式餐厅,另一方面指可在露天餐饮闲聊的地方。而canteen指较为嘈杂的食堂。针对风味食堂二楼为自助餐或称菜的用餐形式,且在门口建了露天用餐的阳台,cafeteria更适合这样轻松随意的用餐情调。另外,此食堂“风味”二字表达了此食堂食物有当地风味当地特色的含义,若使用归化法或音译法,则不如此处选择的异化法表达其丰富内涵,帮助外国留学生理解其含义。因此我们将风味食堂的英文译名定为Local Flavor Cafeteria.最终采用的异化法翻译。

3.鉴主大楼。鉴主大楼是一座形似英文字母I的建筑,留学生广用I-Building指代这座大楼。又由于鉴主大楼是我校计算机实验室集中地,使用以字母I开头的IT一词,既表明了其信息技术的功能特征又符合其外部特征。此翻译使大楼名称的形与意达到完美结合。因此我们采用了形译法和意译法将鉴主大楼译为IT-Building。

四、结语

建筑的英语标识的翻译工作,看似是小事,其实直接关系到一个校园、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校园内规范优美的标识语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因此更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但英语标识的翻译不同于其他种类的翻译,其社会性较强,要做好其翻译,除了要提高译者的水平,翻译得专业准确、富有人文关怀,还要形成完备统一的建筑标识翻译体系。为此,本研究也将在该方面不断深化认识。未来,我们期待一套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处处皆英语的环境成长,让外国友人来华工作学习旅游都不再迷失方向,让每个中国人提起都引以为傲的建筑英语标识系统,也愿意为它的到来不懈地付出我们的努力!

参考文献:

[1]Bassbett-McGuire,Susan.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88.

[2]Schulte,R. & J.Biguenet.Theories of Translation. 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3]马秉义.汉译英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4]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谭佩芸(1991-),女,湖南湘潭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中英翻译。

上一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现状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云南山苏彝族双语教学现状及提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