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模式的选择

时间:2022-10-27 07:21:11

流通模式的选择

所谓流通模式,通俗地说,是指制造商将产品卖出去的方式,即通路的设计和安排。

流通模式通常分为三类:一是直销:制造商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将产品直接销售给最终用户:二是直营(又称直供):制造商跨越分销商,直接供货给零售商;三是分销,制造商通过中间商(即分销商)将产品传递至零售商。

三种模式各有利弊,各有适合的市场环境。那么制造商选择流通模式时应考量哪些变量呢?这是非常重要的营销策略问题。

产品是前提

影响制造商流通模式选择的首要变量是产品本身的属性和特点。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产品就有什么样的卖法。具体说,产品的下述属性、特点都与流通模式的选择有关:

1.产品的知识含量。

它的大小决定了与顾客沟通的难易程度。含量越大,越要求在零售终端环节上建立易于和顾客交流、使顾客能亲身体验的互动平台。这会驱使制造商扁平通路结构,深入掌握零售终端,自主进行市场运作。

道理很简单:通路越长,环节越多,知识的损耗、流失就越大。在、经销商素质不高的情况下,产品知识含量对通路缩短以及厂家直接渗透终端(自建或加盟)的效应就更加明显。

2.产品的更新速度。

不同的产品,由于其技术特征不同、用户不同以及竞争格局不同,有不同的升级模式和推陈出新的速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更新、升级速度要比建材、家具等快得多,当然时装就更快了。

更新速度快慢对产品的周转管理(库存管理)和零售终端的管理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显然,更新速度快,则需对零售库存有快捷、准确的反馈,对旧品排空和新品上市有细致、周全的安排,对销售商返利以及存货跌价损失补贴有较快的回应。这无疑会驱动制造商缩短通路结构。

3.产品的附加值空间。

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在某些行业背景下,构成了最短的通路模式――直销的必要条件,例如保健品、文化产品等:而在另外的行业背景下,又构成最长的通路模式――多层次分销的必要条件。一些外资的高附加值电子产品,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仍采纳“全国――大区――省级――地区”的超长结构,其高附加值是这一结构得以存在的前提。

可以预见,当行业竞争加剧、附加值下降时,通路结构也必然趋于扁平。

除以上属性、特点之外,产品的物质形态及外型特征、产品的服务要求也会对流通产生影响。

例如,电子商务式的直销,需考虑物流配送问题,这与产品体积大小、是否易破损、是否有保质期等相关。

产品售后服务的概率大小、频次高低、要求宽严,与制造商渠道结构的长度、细分程度亦有联系。此外产品线的宽度和长度,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也是流通模式选择时需考虑的因素。

消费者是导向

制造商选择流通模式时应考虑的第二类变量是消费者状况和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者的分布特征。

即消费者量多还是少,是分散还是集中。消费者越多,分布越广,零售网点宽度越大,选择直销、直营的可能性就越小,采取分销的可能性越大。像快速消费品行业,流通的触角延伸至大街小巷、社区楼堂以及乡镇村庄,不采取小区域的深度分销模式,是无法保证应有的铺货宽度的。

2.消费者的购买习惯。

通路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方便消费者购买(这是“4C”中的一个要点)。进而言之,通路设计需与消费者的购买习惯相吻合。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虚拟社区等)在国内尚未蔚然成风,除社会诚信、物流配送等因素之外,与广大消费者尚未形成习惯有关――不过,沉迷于虚拟世界的新生代正迅速成长。

再从传统行业看,“建材大世界”、“电脑城”这样一些在理论上落后的商业形态(其特点是众多品牌及抓位的集合体)为什么至今仍有颇强的生命力?除了其交易成本较低、产品价格较低等原因外,它还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以及深入沟通的要求,顺应了一部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3.消费者的知识程度。

即消费者对其所需产品的认知、理解程度。消费者知识程度较高,决定销售力量大小的主要是产品力和品牌力,渠道的相对重要性较低,反之,则主要是靠渠道推力,渠道的相对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消费者知识程度(也就是理性化程度)普遍较低时,“精耕细作、决胜终端”型的密集式渠道模式(人多+按地区或品种进行通路细分+终端强化)就应运而生了。

以对手及流通格局为参照

与制造商流通模式相关的第三类变量是竞争者和流通业格局。就是需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竞争对手的流通模式。

竞争对手的流通模式是不是更有优势一一在市场反应速度,客情关系及渠道满意度,优质渠道资源掌控,市场规范化管理,为消费者服务,与消费者互动等方面,是不是更符合市场竞争规则?是不是更具有未来意义?这是制造商流通模式选择的重要参考。

未必要克隆、模仿对手的做法,但借鉴、回应和超越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针对国产手机具有优势的深度分销,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外资巨头相应进行了扩大直供面、扁平结构等渠道方面的变革。

2.中间商资源。

中间商(主要指从事批发、业务的分销商)数量多寡、能力高低,是影响制造商通路策略的重要因素。若中间商资源丰富,制造商向下游流通领域的渗透可以少一些,反之,制造商必然向下游延伸,建设能自主掌握的垂直流通体系。

说得更明白些,如果能找到合适、合格的中间商,制造商就可以按厂商分工原则,放手由中间商进行市场操作,给予中间商丰富的营销职能定位:反之,制造商要么撇开中间商全面直供,要么消解中间商的营销功能,仅将其定位为资金和物流服务者。

3.零售业结构。

包括零售业态构成以及零售业的集中化程度。总体看,零售业的结构性变化趋势是: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层次增多、个性化需求增加以及顾客区隔的细分,零售业态会越来越丰富、复杂;另一方在面,各种零售业态中,零售寡头崛起,零售业的集中化程度提高。

这种变化趋势,相应地对制造商的渠道模式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多种通路形式并存,形成复合式的通路结构,使产品通过不同的“管道”流到消费者手中。二是直接和零售寡头又接,通过磕磕磁碰的磨合,找到利益的均衡点,同时注重面向寡头的直营体系和面向中小零售商的分销体系的平衡。

是什么企业就做什么事

影响制造商流通模式选择的最后一类变量是“内生”性的,即源于企业内部和自身:

1.资源和能力条件。

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条件越好,流通模式的选择余地、弹性越大,同时实施深度分销或直营的成功概率就越大。优良的资源和能力,是精细化渠道管理的前提和条件。

2.成长战略。

制造商的流通模式,是在企业总体战略框架下制定的。前者服从于后者,是后者的具体化。企业的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定位,动态的成长路径,价值链组合的方式,都对流通模式提供指导,构成制约。

例如,国内的一些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商,在无核心技术的现实条件下,从价值链的后端即营销环节起步,建立网络为王的渠道优势;并凭借渠道优势,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盈利,为逐步提升制造能力和技术能力赢得了回旋空间。

基于这样的战略,这些企业通常都采取贴近市场和终端,反应灵敏,与渠道伙伴结盟的直营或深度分销模式。

由于企业战略的个性化和差异性,这里就不展开了。

以上分析,属于“解析”式的。其实,企业在决策时,是将诸多因素熔于一炉,进行整体运筹、系统思考的:围绕目标,综合多种因素,选出一种最合适的流通模式――既适合与环境,又适合于自身。

上一篇:未来之路在哪里 下一篇:物流成本核算:横看盈余,侧看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