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品质

时间:2022-10-27 06:12:50

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品质

摘 要:作为中小学的必修科目,劳动技术教育课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发挥科目优势,使劳动技术教育能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是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努力的方向。劳技课的开立不仅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学生;劳技教育;创造性品质;教学模式

随着中国教育新课改的实行,我国中学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也不例外,作为一门动手实践的必修课程,劳动技术教育课在培养学生创造性品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劳技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就是教学模式的转变。笔者从事着相关性的工作,对此领域的认识比较深刻,现就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中学生创造性品质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互动讨论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即学生可以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提出,大家共同讨论并加以解决的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锻炼了学生善于发现生活、发现问题并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更在某种程度上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提升。教师必须要有充足的专业知识,才能够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引导他们亲自去解决问题,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模式无疑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品质。

笔者的一名学生在劳动技术教育课堂上曾提出过这样的一个问题:一个女学生想要学习剪窗花的技能,给家中的窗玻璃上贴上自己亲手剪的窗花,但是不知道该剪什么样的图案来布置房间。这个女同学是劳技课上第一个主动提出问题的,她的想法和问题一经提出,立刻有很多的同学参与到解决问题的队伍中来,并且有不少同学还提出了自己在劳技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首先,笔者就对学生们发问谁可以帮助这名女同学,当时就有3名同学说之前自己家里也贴过窗花,知道什么样的窗花适合卧室还是客厅。然后,有同学说自己也会剪简单易学的窗花样式,可以教给那位女同学。很快,这个由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了解决。

二、情境假设的教学模式

情境假设是创造性思维开发最为常用的教学方式。情境假设意味着要在大脑中构建一种新的情境,即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启发性的创作。这种模式是充分利用课程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来创设一种情境,并提出一定的要求,以此让学生发挥想象,构造属于自己的设计方案,从而完成作品的制作。这种教学模式在笔者的劳技课上也是运用比较广泛的,它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自主设计研发的能力。

在笔者的一堂劳技课上,讲授的是关于陶艺的知识。这样,讲授完专业知识之后,笔者向学生提出,假设这是在清朝,同学们的家中会摆放什么样的陶艺品呢?这就是我自己为学生创设的情境。很快,就有学生讲道:“清朝时期已经出现了粉彩和珐琅彩工艺,如果是在我家,肯定会有这两样陶瓷工艺品布置房间的。”于是我要求学生们根据我创设的情境,结合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完成一个相关合理的设计方案。很快,学生们便提交了很多独具个性的设计方案,有的学生甚至在自己设计的果品高足盘底部落款大清乾隆年间制,还有的学生运用之前所学的篆刻技艺为自己的设计品增光添彩,整堂课下来,不仅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自己作品的设计,而且教师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学生们独有的创造性思维,个性突出、极具特色,整堂课下来受益匪浅。

三、探索式的教学模式

探索式教学俗称“发现法”,就是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师要适时提出一些问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实验来验证或是解决问题。在这里,教师只是充当着“引路人”的角色,真正去解决问题的主体是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加深对学习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探索精神。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

在笔者的一堂劳技课上,我拿着一款自己设计的服装给课堂上的学生看,让他们看完后对我这个作品进行评价。很快,有的学生就指出这款服饰设计在颜色搭配上显得格格不入,并建议服装设计要冷暖色差合理搭配,并指出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深色布最易出现色差问题,而我设计的服装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这名同学对此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赢得了众多学生的认可。有的学生通过触摸提出我所选择的布料存在着问题,他明显感觉到这布料的手感不均匀并建议我应重新选择布料;还有的学生看出了我在布料选择上出现了纹路歪斜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充分运用之前课堂上所学知识并加深了理解,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综上所述,传统的劳技课教学方式仅仅局限于专业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及创造性品质的培养是不够的。那样的教学课程,学生是被动的学习,教学质量自然不言而喻。因此,这就要求劳技课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要进行创新,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品质。

参考文献:

[1]颜庆军.对现行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几点思考[J].上海教育

科研,2006(7).

[2]周佳君.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师博览科研,

2011(3).

[3]程实.中学劳动技术教育要在创新中发展[J].天津教育,2003(5).

[4]毕诚.中国呼唤创新教育[J].人民教育,2000(4).

(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情感培养策略 下一篇:在生物教学中注重科学方法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