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

时间:2022-10-27 05:44:11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

摘要:本文选取反映投资人、债权人、顾客、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利益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78家医药制造业类上市公司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客观赋权,构建模型评价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并对医药制造业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进行了综合排名,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投资决策参考。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绩效评价 利益相关者 主成分分析法

一、引言

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特定的评价目的,采用一定的指标、标准和方法,对上市公司某一时期占有、使用、管理与配置的经济资源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的一种行为。目前关于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模型研究很多,但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研究相对较少。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研究院的一些学者首次提出了“利益相关者”一词,到70年代,利益相关者理论开始逐步被西方企业界和经济学界所接受。这种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组包括股东、管理者、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系列多边契约,各利益相关者以自身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或非人力资本之间的合作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环境所带来的风险,彼此之间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既是利益合作者,又是利益对立者。利益相关者导向的公司不仅关注股东利益,而且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实现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本文拟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选取反映投资人、债权人、顾客、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利益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78家医药制造业类上市公司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客观赋权,构建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模型,以期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投资决策参考。

二、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医药产业是提高我国全民族健康素质的重要保障,医药行业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我国医药行业在2006年综合整治之后,2007年开始进入新一轮健康发展的快速增长期,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率开始显著回升,国内医药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本文参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05年3月25日(CSRC行业)上市公司分类与代码,在CCER数据库选取了2007年医药业中78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在CCER数据库选取计算了相关财务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

(二)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造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如下:第一,科学合理原则。评价指标的选取既能满足决策的需要,又不宜过多,否则会增加信息处理的成本。本文以企业利益相关者做为评价主体,选取上市公司作为财务绩效评价的客体。第二,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绩效评价的内容理论上应包括财务绩效、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但是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均需不同程度的涉及到企业生产运作的内部信息。本文将绩效评价的内容限定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所有指标的计算、取值只局限在上市公司公告的数据资料内。基于以上原则,参照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和中联的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立足于企业利益相关者角度选取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具体包括七个方面内容(见表1)。根据这些指标,本文选取了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现金负债比率、净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市场占有率、资产薪酬率、资产税费率共14个指标用以评价上市公司财务绩效。

(三)评价方法本文选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确立权重,可以降低主观确定指标权数的不确定性,保证权重确定过程的简单易行,减少处理工作量的同时降低成本。首先为了消除各指标量纲的不统一,通过EXCEL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 ;其次利用SPSS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变量,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再次用相关性矩阵抽取主成分。14个财务指标中每股收益(x1)、净资产收益率(x2)、总资产报酬率 (x3)、固定资产周转率(x4)、存货周转率(x5)、现金负债比率 (x6)、营业收入增长率 (x9)、净资产增长率 (x10)、市场占有率(x11)、资产薪酬率 (x12)、资产税费率 (x13)、营业利润增长率 (x14)为收益性指标;资产负债率(x7)、速动比率 (x8)为适度指标,参照国内外标准,资产负债率(x7)选取0.5、速动比率选取1为标准值。

三、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分析

(一)提取主成分并命名由(表2)可知,数据处理结果共提取了所有特征值大于1的五个主成分,它们一起解释了总方差的70.570(累计贡献率)的信息。旋转矩阵,进行主成分命名。根据因子分析选择项,生成(表3)。根据旋转成分矩阵对五个主成分进行命名。第一个主成分概括了每股收益(x1)、净资产收益率(x2)、总资产报酬率(x3)、净资产增长率(x10)、 营业利润增长率(x14)跟经营状况有关可以命名为盈利能力因子;第二个主成分概括了营业收入增长率(x9)、资产薪酬率(x12)、资产税费率 (x13)可以命名为成长性与贡献力因子;第三个主成分概括了现金负债比率(x6)、速动比率(x8)可以命名为偿债能力因子;第四个主成分概括了固定资产周转率(x4)、存货周转率(x5)、市场占有率(x11)可以命名为营运与市场能力因子,第五个主成分概括了资产负债率(x7)可以命名为资本结构能力因子。

(二)综合得分和排名本文选取建立线性公式作为评价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基本模型。设选取k个主成分,p项指标,以每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a作为权数,构造综合评价模型函数S,计算各个样本的综合得分。之后,便可根据S的大小对各评价客体进行排序比较,进行投资决策。S=a1p1+a2p2+...akpk=ajpij (i=1,2...,n)。根据(表3)的数据,旋转后的因子表达式可以写成:

p3=0.018x1-0.031x2+0.033x3+0.143x4-0.004x5-0.495x6+0.019x7-0.482x8-0.132x9-0.057x10-本文通过对医药制造业78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评价,从分析中确定出该行业中影响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的五项因子,其中,盈利能力所占比重最大(0.334),其次为成长性与贡献力(0.236)和偿债能力(0.202),营运与市场能力(0.126)和资本结构能力(0.102)所占比重较小。可见盈利能力是上市公司的核心,成长性与贡献力是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反映,偿债能力是上市公司资产安全性的反映,营运与市场能力是上市公司日常经营能力及市场占有率的表现,资本结构指标反映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这五项因子共同反映了样本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构成了(图1)的财务绩效评价模型框架。从实证分析结果看,本文研究的样本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排名结果和中联2007年度的经营绩效排名有些差别,排名前二十名左右的差别较大,排名靠后的基本一致。被多家证券财经网站推荐的恒瑞医药(600276、排名2)、千金药业(600479、排名3)、康缘药业(600557、排名19)排名无差异。根据仁和药业(000650、排名1、中联9)公布的2008年报,该公司业绩不俗,并且大有发展空间。马应龙(600993、排名4、中联15)、广州药业(600332、排名6、中联24)、南京医药(600713、排名7、中联41)、东阿阿胶(000423、排名8、中联11)、云南白药(000538、排名9、中联13)、金陵药业(000919、排名10、中联12)、上海医药(600849、排名11、中联44)等被多家证券、财经网站推荐为龙头股。其中排名差异较为明显的是广州药业、南京医药、上海医药。而广济药业(000952,排名28)在中联的排名为第一,华邦制药(002004、排名27)在中联的排名为第四,但是各家证券网并没有没有看好该股,在荐股龙头里没有一席之地,另外根据网站资料,广济药业业绩在2008年是遭遇“滑铁卢”,华邦制药2008年的业绩也大幅瘦身。

四、结论

本文以我国78家医药制造业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选取反映投资人、债权人、顾客、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利益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客观赋权,构建了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模型,结果显示了医药制造业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综合排名情况。本文所设定的评价体系对于广大利益相关者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具体表现为:排名有效性。该评价体系与中联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排在前列的上市公司具备很大的投资价值,尤其是经过股市验证,市场反应良好。操作实用性。评价指标获取相对容易,数据处理方法简便、样本容量随意、处理时间随意,只要上市公司报出报表,投资者有需要时,就可以利用该评价体系对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实时评价。客观赋权,结果相对可靠。本文所设计的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模型无论从评价过程的操作简便,还是从评价结果的准确可靠来看,都比较适合利益相关者进行投资参考使用。不过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受政策等场外因素的影响较大,故利益相关者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市公司进行基本分析的同时,也需要结合技术层面分析以及对宏观经济的政策与走势进行分析,综合考虑确定投资决策。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统计评价司:《企业效绩评价问答》,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英)安迪・尼利、克里斯・亚当斯和迈克・肯尼尔利著,李剑锋等译:《战略绩效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3]王化成、刘俊勇、孙薇:《企业业绩评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史蒂文.F.沃克,杰弗里.E.马尔:《利益相关者权力》,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5]温素彬、薛恒新:《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三重绩效评价模型》,《会计研究》2005年第4 期。

[6]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4号令》2006年。

[7]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报告(2008) 》,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上一篇: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分析 下一篇:上市公司经营活动周期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