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难愈性创面I级医院的治疗体会

时间:2022-10-27 04:59:40

各种难愈性创面I级医院的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 研究各种病因所致经久不愈创面在基层医院的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中对40例患者的难愈创面用各种方法的治疗体会。结果40例患者的难愈性创面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持之以恒,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结论 导致创面经久不愈因素主要有:创伤因素、营养因素、组织代谢异常等等。处置原则:扩创引流、控制感染、坚持换药。

关键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口逐渐老龄化,各种老年性、慢性病增多,体弱无力骨质疏松易摔伤引起的外伤创面、血管性疾病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小腿溃疡[1]、代谢性疾病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畸形痛风石、长期卧床不起的压力性褥疮及机体免疫力下降起创面细菌增殖引起的各种软组织感染等等[2],都是形成难愈性创面的因素,由于老年患者行动不便自理力弱,创面愈合疗程漫长,就医困难,成为困扰老年患者晚年生活质量的难题,社区医院的治疗特色是便捷服务与家庭病房,故对如何更便捷于这类伤病员的治疗做了进一步的探索。笔者在社区医院工作自2009~2012年这4年期间,共对40例老年患者经久不愈创面的治疗做了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见表1。

2典型病例

病例1:患者男性,92岁,强制性脊柱炎长期卧床患者,驼背,背部受压的苍白、腐臭坏死组织8×10cm,高烧不退,极度消瘦,意识不清。治疗方法:减去浅表的坏死痂皮,引流出褐色恶臭脓性渗液1000ml,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创面。考虑年老体弱,防止出血过多,剪除部分坏死肉芽,无菌纱布充填创面,静脉使用抗菌素3d。在以后的每次换药中,逐次剪除剩余的坏死组织,冲洗创面,纱布充填,直至坏死肉芽全部脱落,呈现新鲜肉芽创面。然后考虑患者搬运不便,指导家属每日换药,再每周来院一次,根据创面愈合情况,再指导下一步换药措施,3.5个月后创面完全愈合,患者意识清楚,营养改善,能重新站立行走数步,简单的生活自理。

病例2:患者男性,93岁,长期痛风致双足关节畸形,其跖趾关节处软组织红肿如鸡蛋大小,布满白色痛风石,疼痛剧烈,行走困难。治疗措施:局麻,由于肿胀处压力过大,脓性渗液从几处针眼点如喷泉般涌出,切开菲薄的皮肤皮下,引流脓液与或斑块或芝麻大小不等的痛风石,反复冲洗隐藏在肌腱间隔中无数结石,无菌纱充填创面,包扎固定,静脉使用抗菌素3d。考虑创面的肿胀,结石的再生、弱体的耐受性,一次性冲洗不能彻底地清除结石与脓性渗液,在以后的换药中需反复地冲洗创面,直至新鲜肉芽生长,创面缩小,然后坚持隔日一般换药直至伤口愈合,历程3个月。2年后,患者双足又出现痛风石,性质同上,同时双手中食指的小关节也出现肿胀变形(右小指因痛风石10年前在外院已截除),疼痛难忍,强烈要求家属带我院处置。首先治疗双足,方法同上,2w后患者又强烈要求行双手的处置,治疗同上。3.5个月后,所有伤口痊愈。再其后的2w,患者因脑溢血不幸逝世,临终前体肤完整清洁,维护了死者尊严,其家属非常满意,特来院致谢。

3讨论

①对于深部组织的炎性感染,外科手术的基本治疗原则是切开引流,但对于年老体衰患者,要考虑身体的耐受性,避免创伤过大,出血过多,创面处置过程中,要引流充分,但对于坏死组织的清创可分批进行,但不能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直至新鲜肉芽的生长[3]。再采取一般换药措施。②对于老年患者,体质衰落,加上难愈创面,行动不便,到上级医院就诊,无论从体力与财力上都面临着困难,对于难愈性创面的治疗后期,当创面清洁,新鲜肉芽已长出,出于一般性换药阶段,可依据社区医院便捷式治疗,结合家庭病房,或指导其家属予以换药,对于患者无论从方便就医与经济的承受能力,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③创面的经久不愈,无论从生理上与心理上都给老年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能为他们解除病痛,提高生活质量,或者能让他们有尊严地告别人间,也是和谐社会及精神文明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许龙顺.陈绍字,负压对创面血流量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21(8):976-978.

[2]吕小星.屠大勇.陈绍宗.等,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周围组织PDGF及TGF-P表达的影响[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6,22(7):306-308.

[3]陈浩杰.李桦.陈国华.等:电烧伤后瘢痕性足下垂畸形的临床治疗[J].中华实用医学杂志,2006,6(4):327-328.

上一篇:浅谈藏医脉诊的概述 下一篇:补心气口服液合血府逐瘀软胶囊治疗心血管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