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炼表达的艺术

时间:2022-10-27 04:33:24

精炼表达的艺术

名师们的课总令我们拍案叫绝,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表达充满神奇的魅力:他们可以用寥寥数语勾画出一幅幅生活的图景,使你浮想联翩;他们可以把事物的存在状态生动地再现出来,使你身临其境;他们可以把跨越时空的人、事、物凝聚在三言两语中,创造出一个美妙的天地,掀起你情绪的波澜……

特色一:豪华落尽见真淳

教师的语言应尽可能地通俗易懂,应该尽可能地把课文讲得实实在在但又新鲜活泼,要给学生一种真实感。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亲和力;特级教师陈金才在上《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课堂教学语言朴实得不能再朴实了。然而,就在这朴实中间,却充满了思想和灵性。请看片段:

[教学片段]

师:听说你们都很聪明,我想考你们一个问题,回答时思路要尽量开阔一点:我们现在在哪里?

生:学校的礼堂里。

师:(摇头)思路不够开阔。

生:在深圳。

生:在中国。

生:在地球上。

师:是呀,我们在深圳、在中国,也在地球上。请全体起立,跺一跺脚,我们脚下的是什么?

生:地球。

师:(板书:地球)我们一起叫一声“地球”。

生:(齐)地球——

师:地球听到没有呀,怎么没有反应?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呼唤:“地球,你好!”假如地球听到了,她会热烈地鼓掌的。开始!

生:(一起,深情地)“地球——你好——”

(学生身后响起听课老师的热烈掌声)

师:地球听到了我们的呼唤。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特色二:未成曲调先有情

学生平时的生活与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似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会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种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是教师经验、学识、智慧、创新的结晶,是新课导入的最高境界。它好比一把钥匙,开启了学生的心扉,使他们处于“课未始,兴已浓”的良好状态。请看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小珊迪》时的导入:以低沉的语调、肃穆的神情、缓慢的节奏进行声情并茂的描述——

[教学片段]

师: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决定留在德国发展。他找了第一家公司,没被录取;找到第二家,人家也拒绝了他。他找了20多家大公司,都没找到工作。于是他去了一家小公司。他想,凭自己的学位和才能,在小公司里干肯定是不成问题的。但是那家小公司也拒绝了他。同学们想一想:他为什么会被拒绝?

生1:因为德国人是个排外的民族,他们不喜欢用中国人。

生2:可能那些公司的经理认为他没有工作经验。

生3:也许是那个留学生高分低能。

师:你们的想法也有道理。那个留学生也想知道原因,就愤怒地问那个小公司的老板:“请你告诉我,你们为什么拒绝我?”那个老板说:“对不起,先生,我们从网上查到你在德国乘公共汽车时曾逃过三次票,一个为了蝇头小利而不讲诚信的人,怎么让人信任呢?”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问题?

生1:为什么老板对这样的小事斤斤计较呢?

生2:那个经理为什么不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呢?

……

师:那么就让我们去问问小珊迪,从他那里找找答案。

特色三:巧把金针度与人

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讲一些现成的知识,还要注意熏陶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因此,我们说,教师语言艺术的真谛不仅在于使人知、使人信,更在于要巧妙地把“金针”度与人,要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感。浓浓的情感是学生从认知到行为的桥梁,是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没有情感的基础就没有学生道德观念的建立。毋庸置疑,被教育者只有在情感得到熏陶的情况下,才能识其道、明其理、感其情、动其衷。而且越是潜移默化,越使学生觉察不到我们是在实施熏陶感染,往往这种情感的劲儿就越足,效果越好。特级教师孙建锋上的《最大的麦穗》一课,给我们作出了绝妙的证明,请看片段——

[教学片段]

生: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让我懂得: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但也应该注意现实。比如,我的追求是考上北大,但如果南大录取了我,我应该首先去上南大,以后我还可以再考北大的研究生呀!

师:这样,你既读了南大又读了北大,如此的大学经历,是美妙的,也是双赢的!(孙老师取出一片竹叶)这是我去年在清华园摘的,我想赠给你。看到这片竹叶,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由考北大改为考清华!

(台下大笑)

师:我希望六年后,能读到一封来自清华园的信,而这封信正是你写的。

生:一定会的。(学生激动地接过竹叶)

师:我期待着那一天!(师生相拥)

(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特色四:能探风雅无穷意

教师的语言素质直接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起着极大的熏陶、感染和示范作用,教师可以运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在其影响下,学生可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因此,教师就应该不断地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自我,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有意识地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学生受到规范语言的熏陶,潜移默化地积累、运用好词佳句,长此以往学生将受益无穷。请看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在执教《陶罐和铁罐》一文时,给我们的示范:

[教学片段]

(靳老师让学生读一读自己创作的寓言故事《梅花和雪花》)

生:美丽的小花园里,种着几株梅花。梅花不畏严寒,静静地开放,散发着阵阵幽香。下雪了,晶莹的雪花飘飘洒洒,那么洁白,那么可爱。梅花看了看,傲慢地问雪花:“你有我香吗?”雪花不服气,讥笑梅花:“等到你应得像我一样洁白时再和我说话吧!”这时,走过来一只大狗熊……

师:停!这么美妙的诗境怎么走出来一只大狗熊呢?改成“这时,一位诗人踏雪寻梅而来……”

生:这时,一位诗人踏雪寻梅而来,听到他们的声音,停了下来,对梅花说:“你有雪花白吗?”梅花说:“不如她白。”诗人又对雪花说:“你有梅花香吗?”雪花说:“没有她香。”诗人说:“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耻笑别人的短处。”

师:结尾不太好,我建议你用这首诗结尾,你看好不好?

师:(板书)

梅雪争春不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听课老师热烈鼓掌)

上一篇: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下一篇:谈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