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的法律规制

时间:2022-10-27 03:06:15

浅议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的法律规制

【摘要】上市公司进行慈善捐赠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万科捐赠门”又一次把上市公司慈善捐赠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市公司慈善捐赠固然是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但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慈善捐赠对上市公司股东的利益会造成一定影响,这就出现了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从法律制度方面对上市公司的慈善捐赠行为加以规制,平衡各方利益。

【关键词】上市公司;慈善捐赠;法律规制

一、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的动机分析――基于法人的营利需求

上市公司是法人组织,法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营利,而上市公司进行慈善捐赠,一方面可以起到广告效应,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信誉。Levy和Shatto(1979)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捐赠与后期的广告支出成负相关。Fry,L.F.(1982)也进一步分析指出广告费与公司捐赠是形成公司声誉的互补性投入。再拿国内的事例来说,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王老吉公司。汶川地震中王老吉公司因为在第一时间积极捐赠,引发了消费者购买王老吉饮料的热潮,导致一时间各大超市王老吉饮料的缺货,这一举动在拓展销售市场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慈善捐赠还可以为公司带来很多长远利益,比如伤害保险,减少经营的不确定性、获得维持市场的权力、提高吸引、激励和保留员工的能力等。

二、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的矛盾体现

(一)上市公司慈善捐赠中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利益的矛盾

上市公司的慈善捐赠行为是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对社会公众是有益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上市公司的慈善捐赠是要耗费很大成本的,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成本,对公司的人财物都是很大的消耗。虽然公司有可能因为慈善捐赠行为获得利益,但这种利益是不确定的,很大风险的,因此上市公司慈善捐赠行为中需要协调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利益的矛盾。

(二)上市公司慈善捐赠中董事与股东的矛盾

上市公司是由股东出资设立的,股东是上市公司的权利主体。享有对公司事务的决策权,而董事会只是公司的机构,其权利来自股东的授权,因此其只能在股东的授权范围内行使权力。因此上市公司的慈善捐赠决定应由谁做出,如果没有相关规定,就会难以厘清董事和股东之间的权限,就难免会发生越权行为,产生矛盾。

三、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的法律规制

(一)上市公司慈善捐赠决定应在公司章程中规定

要解决以上矛盾,就必须对上市公司的慈善捐赠行为进行法律规制。而最为重要的就是慈善捐赠的决定应由谁做出―是董事会还是股东会?上世纪末,美国在司法判例中确立了约束公司慈善捐赠的“合理性”标准。公司慈善捐赠数额确定的“合理性”标准,最早是在美国司法判例中确立。“美国1990年发生的Sullivanv・Hammer中,法院认为公司确立为慈善捐赠的标准,是以其数额是否合理为度。所谓‘合理’数额,其实为一不确定概念,论者有谓在决定合理的捐赠额度时,应考量公司财务状况,以及与‘公司利益’具备一定的合理关系,而决定之。”但“合理性”标准是在公司履行企业公民义务的理论背景下提出的,目的是平衡股东利益与社会公益之间的冲突。而现代公司的战略性慈善捐赠,通过公益活动,促进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这种决策的商业性决定了董事应享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其妥当性判断应引入经营判断规则。但笔者认为这两种判断标准都有其局限性,若直接规定由股东会决定,诚然保障了股东的权益,但股东会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层,其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肯定更为了解,在经营管理方面也更为专业。但是,若规定由董事会享有决定权,那董事会作为上市公司的机构很有可能会出现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这样股东的利益就难以得到保护。所以笔者认为上市公司的慈善捐赠决定主体应在公司章程中加以规定,可以由股东大会自由裁量,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决定是由股东大会决定还是授权董事会决定。这样若是公司章程的规定不适合以后的实际情况,就可以通过修订公司章程来解决问题。若直接在法律中明确规定,那就要修订法律,损害法律的权威性。上市公司慈善捐赠属于法人自治的范畴,应由法人自由裁量。

(二)上市公司慈善捐赠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

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是造成矛盾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有效地化解矛盾,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关键。在我国上市公司慈善捐赠过程中是否要进行强制性的信息披露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赞成对上市公司进行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观点认为强制性信息披露可以保护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规制公司经营者在慈善捐赠中可能出现的自利行为和不负责行为。而对的一方则认为强制性的信息披露会使公司的商业秘密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笔者认为上市公司慈善捐赠应建立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诚然,如果对上市公司的慈善捐赠进行强制性的信息披露有可能会损害公司的商业秘密的保护,但是这只是利益的一方。而如果不强制性的披露慈善捐赠的信息,就会产生信息不对称,就很有可能会出现经营管理层损害公司股东利益的行为,还有可能会出现欺骗社会公众的现象,因此为了保护更大的法益应该对上市公司的慈善捐赠实行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如果这种强制性的信息披露确实会侵害公司商业秘密的保护,那这是公司经营战略的选择问题。

我国《公司法》、《证券法》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了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但均未直接涉及慈善捐赠问题,因此可以说,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体系下,公司慈善捐赠属于公司自己决定的自愿性信息披露范畴。因此我国应尽快快在法律中规定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的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应明确规定公司慈善捐赠信息披露的形式、内容,要求公司强制披露重大慈善捐赠的决策主体、决议程序、捐赠数额、捐赠对象、受赠人与公司经营层的关系等信息,并建立信息披露豁免配套制度。

上一篇:“三农”背景下农村金融风险浅析 下一篇:精神损害赔偿适用于违约责任的国外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