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行为的十大热点:基于问卷调研

时间:2022-10-27 03:05:13

中小企业财务行为的十大热点:基于问卷调研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企业,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的中小企业同样是一支重要力量,创造着60%的经济产值、57%的销售收入、40%的利税和75%的城镇就业机会。不过,与中小企业作用与地位极不相称的诸多现实困惑也令人深思,理论研究与政策设计理当全面应对此类挑战。基于中小企业财务活动与报告的核心影响地位,本文着眼于中小企业财务行为通过问卷调查试图分析其现实表现与改进思索。

一、财务行为调研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是在浙江省会计学会支持下,面向浙江省内若干专业行业规模以内的中小企业,调查发放问卷220份,回收率为57.27%:电子邮件发放60份,回收率为35%;信件邮寄发放50份,回收率为80%;借会议、培训之机直接交付问卷110份,回收率为59.09%;回收问卷中有9份未通过预先设定的效度校验或职工人数未分布于[8,500]之间而被列为无效回卷,有效问卷117份,占全部问卷的53.18%。在117份有效问卷中,有30位总经理、5位副总经理、42位会计主管、33位会计人员、3位出纳和其他人员4名。访问对象以财务管理层一号人物为多(42+33),约占64%,企业领导层次之,约占26%。可以确信这代表了企业财务行为的总体负责与权威应对。

在回收问卷的样本企业中,职工人数均值71人,中位数为25人,说明所调查企业基本属于中小企业中的偏小企业,不失一般性,样本企业符合研究对象范畴。按行业类别分,46.2%的为商业企业(包括以IT为支撑的新兴电商)、29.1%的工业企业、13.7%的为服务业,属于其他行业的有10.3%。多维度看,16.2%为高新技术企业、13.7%为家族控制企业、15.4%的企业享有税收优惠、62.4%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二、财务行为调研的十大热点问题

1.会计核算由谁承担?企业编制报表如何?

82.1%的企业都拥有专职会计,且其多数企业(约占75.2%)是大专以上且能保持稳定;不过,会计师群体相对偏少。另有8.5%的企业委托外部专业记账机构记帐。说明中小企业基本意识到财务会计工作单独设置岗位的必要性。

绝大多数按月编制资产负债表(占97.4%)、利润表(占97.4%)和纳税申报表(占91.5%);按年编制现金流量表(占85.5%),受访的中小企业一般不编送成本费用表,无论按月、按季或按年提供,都不及总体的一半。

2.财报主要用于哪些方面?年报是否审计?其审计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第一,编制报表的用途,首先用于“纳税申报(占98.3%)”,其次为“工商年检需要(占49.6%)”,再次为“内部管理需要(占21.4%)”,尔后是“上报主管部门(占14.5%)”;第二,“有时”会对年报进行审计(占67.5%),其次为“总是”审计(占24.8%),“从未”审计的占3.4%。在中小企业看来,进行审计的主要原因是“工商年检需要(占71.8%)”或“外界强制要求(占65.8%)”,出于“企业自愿”的仅占18.8%;年报审计通常应按照“纳税申报(占82.1%)”、“贷款银行(占39.3%)”、“监管机构(占24.8%)”、“风险投资基金等其他资金提供者(占10.3%)”和“相关合同协议(占7.7%)”的要求进行。可见,中小企业进行年度报表审计仍然是为纳税申报和工商年检需要,换言之,政府税收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仍是中小企业财报的主要使用者。

3.是否提供管理会计信息?

大多数企业“有”提供管理会计信息(占59.0%),少数“没有”(占28.2%),个别“不知道”(占6.8%)。此项调查旨在了解管理会计知识是否已“深入人心”,是否“有用”?顺便考察一下受访企业会计人员或企业经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但结果不甚理想。

4.是否分析财务报表?不分析的原因是什么?

大多数企业“一般”要分析(占76.9%)、经常不分析的占10.3%,从不分析的占10.3%。在不分析的企业中,多是因为“领导不要求”(占41.0%)或“报表很简单”(占10.3%),由于“会计没时间”的并不多见(占0.9%),不存在“其他”情形。看来,是否进行报表分析主要取决于分析是否有用。这值得思考!

5.用于纳税申报的财务信息可靠吗?如不可靠,有效的改进措施可能是什么?

第一,大多数企业认为中小企业用于纳税申报的财务信息“有用时不可靠”、“不大可靠”或“完全不可信”(分别占43.6%、29.9%和6.8%,三者合计占80.3%);认为“可靠”(包括“很可靠”和“非常可靠”)的仅占18.8%。这基本反映了事实。多数中小企业认为,税负偏高,逃税“天经地义”,赚的就是点“税钱”,说什么“我不逃税谁逃税”。当然,如能将中小企业的纳税行为同其财报行为结合起来研究,应该非常有趣。在被问及“如中小企业用于纳税申报的财务信息不可靠的有效改进措施包括哪些?”时,65%的被访者认为应当是“降低税负”,其次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占37.6%),再次为“加强监管”(占15.4%),只有4.3%和2.6%的被访者认为应当“加大处罚”和“强制审计”。显然,在实业界看来,要想彻底改善纳税财务信息的质量,仅从财报的改进本身是无法实现的。当然,只要作假收益超过造假成本,就只能“打假不已,造假不止”了。

6.中小企业财报规范是否应考虑行业特点吗?中小企业财报的处理基础应当是什么?

⑴大多数企业(占56.4%)认为中小企业财报规范“应当”考虑行业特点,25.6%认为“可以”考虑,认为“没必要”考虑的仅占12.8%,只有2.6%的受访者认为“不能”考虑。可见,中小企业是支持财报规范体现行业特点的;⑵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中小企业财报的编报基础应当是“纳税基础”(占51.3%),其次是“权责发生制”(占29.1%),再次为“收付实现制”(占20.5%),仅有1.7%的受访者认为应当“与大型企业一致”。结果表明,多数企业赞成财报编制采用纳税基础,再一次印证了中小企业的财报使用者主要是税务机关的判断或假设。

7.中小企业提交给管理层的与用于申请银行贷款的财务信息值得信赖/可靠吗?

⑴中小企业提交给管理层的财务信息值得信赖(“非常可靠”和“很可靠”,合计占52.2%),有18.8%认为“一般,有用时不可靠”,15.4%认为“不大可靠”。当然,回答的结果接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一般而言,提供给经理人的信息比较真实、可靠,只是“一致对外”的理念,导致其向外部利益集团提供的信息存有重大偏差。⑵中小企业用于申请银行贷款的财务信息是不可靠的。其中认为“完全不可信”的占23.1%、回答“一般,有用时不可靠”的占19.7%、回答“不大可靠”占17.1%,三者合计占59.9%;认为可靠的(“非常可靠”和“很可靠”)合计占19.7%。当然,大多数提交给银行的财务数据不准确,受信息不对称的制约,贷款人与借款人间天然存有利益冲突。鉴于目前政府部门之间未有互通信息的习惯,不少中小企业可采取针对不对的利益主体提供不同口径的信息,出现对税局报亏账、对银行报“富”账、对业主经理或有关资金提供者报“盈”账等不正常现象,提交给银行的报表往往要将收入、净资产和盈利夸大几倍,如为亏损就设法掩盖起来。

8.不能取得合法、有效票据的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有关的支出,对企业损益的影响:

53%的受访者认为影响“非常大”,23.1%认为“一般”,认为“很小”或“几乎无影响”的只有4.3%。可见,在中小企业,不能取得合法有效票据的、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有关的支出,对企业损益的影响程度巨大,使得中小企业往往难以自救。一般而言,中小企业对于生产经营支出,如无法取得充分适当的合法票据,为了抵税,就不得不采取代开发票、收入不入账、大头小尾、将多联发票分开套写、张冠李戴、以交通费发票或巨额会议费充抵业务招待费或无票的支出。还有部分受访者未作答,估计是未能理解各选项的含意,说明本题的题项设计有待改进。

9.在贵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中,您感到的困难主要有:(请按困难程度排序,最高为1,次之为2,…,)

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依照重要程度排序(表现为均值顺序。最重要的权数取1,次重要赋值2,依次类推,直至最不重要的权数赋值7,按加权平均数确定最终顺序,下同),分别为:“第一,筹资困难、资金短缺;第二,市场开发困难;第三,税收负担过重;第四,销售困难;第五,销售货款收不回来;第六,竞争太激烈;第七,缺乏管理经验;第八,缺乏人才;第九,其他。”

10.影响中小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是:(请按重要程度排序,最高为1,次之为2,…,)

影响中小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按重要程度排序,依次是资金、技术、人才、税费的高低、市场、企业文化、管理经验、财务人员水平,最不重要的是“业主经理的兴趣与斗志”。当然,这种排序仅能反映人们的常规看法,不足为据的。虽然,“以人为本”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箴言,但就中小企业而言,可能真像受访者所言,最重要的还是“资金”,“技术”与“人才”尚在其次。

21世纪的中国经济,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不再仅仅依靠先进的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更多地取决于决策与管理等关键因素。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将更加集聚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实力与市场竞争的潜力,我们应该积极关注中小企业财务行为,将财务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上来,解决现实困惑,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上一篇:云计算环境下印刷业ERP的虚拟机安全策略 下一篇:企业局域网组建过程中WLAN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