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车辆维修理论与发展

时间:2022-10-27 02:48:05

机车车辆维修理论与发展

【摘要】随着生产设备日趋复杂、科技成分的增长,如今维修已经成为分析和研究维修。在这过程中机车维修对于轨道交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机车维修的目前问题、维修进展、方式等的了解,重点探讨了机车车辆维修理论及当今维修理论的发展,为维修理论创新做出新的依据。

【关键词】机车车辆;维修理论;发展

中图分类号:TF576.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轨道交通设施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世界轨道交通迅速发展,铁路运输也向着客运高速化、货运快捷重载化、城际交通公交化的方向发展。在当今发展形势下,我们更应该注重机车车辆的维修。机车车辆的维修对于轨道运输是至关重要的,相信在不断努力下,机车维修理论会被更好的掌握。

二、机车车辆维修目前的问题

目前在机车大修中,一般情况下,委修方和承修方不是同一个单位,双方常在某个部件更新方面存在意见分歧。因为机务段为了保性能及使用年限,想尽可能多地换新零部件,但是机车大修价格是由铁道部有关部门根据大修厂试修报价和实际可支配经费额度综合确定的,一个车型一个价格, 与入厂车的状态无关。故规程中要求机车入场前保持运行状态,不许拆换零部件。而段修时,零部件是互换的。这就造成机车入厂前的运营里程只能反映段修中不进行互换的车体、电线路和空气管路等零部件状态。

三、我国机车车辆维修进展及维修保养有如下几种形式

1、机车车辆维修进展

近10余年来在我国机车车辆维修领域内涌现出一批技术成果。在技术诊断方面,对原有检测诊断设备进一步完善、改进,合理使用,例如油光铁谱分析诊断标准的制订与完善、内燃机车综合检测装置的充分利用等。另一方面开发出众多性能良好、使用便捷的部件检测装置,如机车车辆轴承地面检测装置、电力机车弓网动态检测装置、机车轮箍在线探伤装置、提速机车转向架试检装置以及利用高压水或射流技术的部件清洗装置等。在机车车辆维修信息系统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柳州铁路局建立了机车检修综合管理系统,并在全铁路推广;北京、山海关、大同西、上海等机务段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维修作业过程进行控制管理,为实现机车检修现代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2、维修保养的几种形式

(1)检测

确定对象是否有规定的特性(非定期检测)或现保持对象规定状态的所有措施。

(2)检查(目检)

恢复对象规定状态的所有措施。不采用特别辅助方法的非定期检测。在工厂和车间的维修保养使预防性维修系统具有很高的有效值。它们是计划维修组采用特别辅助方法的非定期检测。

(3)测量及检验

按机车车辆走行公里数或按走行时间进行维修作业。定期检测并与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

(4)功能试验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定期或不定期对规定的参数进行测试,并与规定的试验标准进行比较。

(5)维修

检查走行装置所有直接用于保持或恢复该检测单元的运行安全;

(6)更换

检查(特殊情况)更换部件与安装的高质量零件无关,拆卸主要组件、组件或部件。

(7)加工

在实现高质量维修时有专业很广的工艺要求,修理和修复有故障或磨损的零件。

四、机车车辆维修的理论

1、维修理论介绍

(1)可靠性工程与维修性工程

近代维修理论是应用可靠性工程理论作为基础的,其中可靠性、维修性指标作为装备维修质量的评价及验收标准;维修性作为装备维修的设计特性,在产品研制阶段就受到重视。

(2)“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是在传统的计划预防维修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维修实践中人们发现,并不是维修越勤,修理范围越大就能减少故障,相反会因频繁拆装而出现更多的故障。技术装备的可靠性是由设计制造决定的,有效的维修只能保持其固有可靠性。今天,“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对铁道机车车辆维修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先进的维修思想和维修制度已在机车车辆维修中实施和推广。

(3)技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

近代加强了装备技术经济方面的分析研究,诸如技术经济评价方法、装备大修的经济界限、装备更新的经济寿命和费用效能分析等。特别是装备的寿命周期费用分析,不但对于技术装备设计制造中费效分析权衡、改进RAMS(可靠性、可用性、维修性和安全性)特性,而且对于装备的采购决策、使用维修策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维修组织管理方面

主要是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理论来研究机车车辆维修的组织管理,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求维修最有效、最经济、最合理的途径。

(5) 维修工程技术方面

为了改变我国铁道机车车辆维修制度落后的面貌,推进修制改革的进程,我们必须加强维修理论的研究,将维修工作逐步建立在近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根据我国国情,亟待开展的机车车辆维修理论研究和基础工作有:失效分析理论、维修工艺理论等。

2、维修理论的各个阶段

维修理论是随着维修实践的发展和需要而发展来的。维修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如下:

(1)事后维修阶段

(2)传统理论维修阶段

这种传统的计划预防修的维修理论具有如下的特点:

(一)认为装备的每个机件工作时都会产生磨损,从而引起故障。由于磨损是随工作时间而加剧,因此每个机件的可靠性与时间有关;

(二)装备的故障率变化按照浴盆曲线的规律,即机件故障率作为时间的函数分为3个阶段:产品刚刚投入使用故障率较高的早期故障期;故障率低平的偶然故障期;磨损到限故障率激增的耗损故障期;

(三)由于把机件磨损或故障作为时间的函数,因此定时维修、拆卸分解就成为这种维修的主要方法。

(四)计划预防修的关键是确定装备及其主要零部件的检修周期,合理划分维修等级及维修周期结构,制订维修规程与规范。

(3)近代维修理论阶段

五、机车车辆维修理论的发展

过去研究维修理论时只是孤立地看待维修本身,近代维修理论的特点是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分析和研究维修,即用全系统、全寿命和全费用的观点认识和看待维修。

1、维修的全系统观点

(1)将装备及其相关部分看成一个系统

维修理论的全系统观点就是要把维修装备的各种特性和所有组成部分(包括维修保障部分)看成一个系统来加以研究和处理,要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外界的约束条件,通过综合权衡,使整个系统优化。

(2)重视保障系统

要为整体优化的装备提供一个匹配、有效而又经济的维修保障系统。

(3)重视装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

在系统工程理论指导下,运用系统工程的技术和方法来处理和规划维修工程问题。

(4)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树立大局观

2、维修全费用的观点

维修的全费用观点就是要考虑装备寿命周期费用(Life Cycle Cost,简称LCC)。维修的全费用观点要注意如下几点:

(1)只用LCC才能衡量装置的经济性

(2)重视再现费用

(3)LCC的先天性

3、不断建立和完善机车车辆维修理论体系

(1)机车车辆维修理论范畴研究

(2)机车车辆维修理论体系研究

(3)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体制研究

(4)机车车辆维修经济性的研究

六、结束语

我国机车车辆维修及管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都有明显的突破,现行的维修制度有了很大的改观,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我国的机车维修还是很落后的,基本处于初级阶段,有维修针对性差、维修工作量大、维修时间长、维修费用高、机车车辆利用率低、基本建设投资大等不足之处。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只有刻苦探究机车维修的理论,创新机车维修理论,了解当今世界机车维修的最新发展才能使我国机车车辆维修取得显著成果。

参考文献

[1]高宇.对铁路机车车辆维修与保养问题的探讨与分析[J].技术与理论,2011.

[2]赵中喜. 关于机车车辆维修的几个问题[J]. 中国铁道科学,2000.

[3]王光远.论工程优化[J].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1994.

[4]董锡明.机车车辆维修理论与发展[J].铁道机车车辆,2004,24(2):50—55.

[5]邓凤霞,吉翠萍,赵国堂.我国轨道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J].铁道建筑,2004(5):45—47.

上一篇:对配网自动化实施及常见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结合奥***工程浅议工程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