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陶行知传》重温爱的教育

时间:2022-10-27 01:42:32

从《陶行知传》重温爱的教育

摘 要: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当务之急是要特别重视抓好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让教师对孩子的爱像亲人般温暖。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爱是力量的源泉,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不像农民只要耕耘就有收获,教师必须用心去滋润孩子们的心。

关键词:师爱;尊重;理解;爱心

读完《陶行知传》,心中激情澎湃、感慨万千:陶行知的一生是顽强战斗的一生,陶行知的一生是敢于担当的一生,陶行知的一生是无私博爱的一生。他爱祖国、爱农民、爱孤儿、爱工友、爱华侨子弟、爱进步青年、爱父母、爱妻儿、爱素不相识的任何一个生命……他走到哪里就像爱之神把爱的种子播撒。陶先生的“爱”具有很强大的辐射力,晓庄的教师、学生、工友、农友都具有这种爱。正如陶先生所说:“一个乡村小学里的教师有了这种爱,便是一百万个晓庄。”这正是陶先生心目中的理想境界,是啊,晓庄产生于爱,也唯有凭着爱的力量才能让教育生生不息。

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许多教育家都说: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生之心是一种伟大的感情,更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是教育取得成功的法宝,陶先生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关心他们的身体、思想、学问、工作,真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其实爱学生不是要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学生,陶先生在乡村师范教书时,一再提到“乡村教育之能否改造,最要紧的是要问我们肯不肯把整个人献给乡村。”

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陶先生十分反对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行为,他劝诫教师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先生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在尊重学生,学生是人,不是接受训练的动物,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但他们又不同于成人,所以要充分信任和理解他们,才能促进其发展。陶先生认为,要了解学生的能力,了解学生的环境,了解学生的需要,才能教育好学生。因此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学生打成一片。

陶先生十分反对体罚学生,他说:“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从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反而会将儿童撤下黑暗的深渊。”他还告诫老师们,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对学生的粗暴无理,意味着教师失去了起码的为师标准。

爱学生,就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小孩子有力量,他们能自我教育、自我保护、自谋生路,他们有创造的能力。陶先生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相对的,教师与学生不是上下级关系,教师不能事事凌驾于学生之上,要放下架子,拜学生为师,在晓庄师范,教师被称作指导员,道理就在于此。他还说:“不愿接受小朋友指导,不配指导小朋友。”教师要奉献自己,甘做学生前进的人梯,教师的成功就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爱学生,爱里有严,爱里有希望,偏爱和溺爱都不是真正的爱。陶先生对学生一向要求严格,一次他无意中听到两个学生吵架,就写了一首诗教育他们:“你骂我,我骂你,骂来骂去,还是借别人的口来骂自己。”这首小诗虽短,却蕴含着爱和责备。爱里有希望,我们从陶先生的每一件小事都看得出他对学生的爱带着强烈的希望,他希望学生自强自立,发愤图强,他希望学生追求真理,做一个有用的活人。

是啊,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爱是力量的源泉,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不像农民只要耕耘就有收获,教师必须用心去滋润孩子们的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成为孩子真正的教育者,就是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孩子们。”当前,形态各异的教育改革,加之教师劳动的艰辛,物质待遇与付出不成正比,这更需要教育工作者有一颗赤诚的爱心。

参考文献:

[1]陈浩莺.走向心理康:学校篇[M].华文出版社,2002-01.

[2]徐光兴.学校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6.

上一篇: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下一篇: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