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穿孔修补术57例诊治体会

时间:2022-10-27 12:57:50

胃肠穿孔修补术57例诊治体会

作者单位:419500 湖南省辰溪县中医院

通讯作者:谢献泽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将57例胃肠穿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术,另外一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传统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下床活动早及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胃肠穿孔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 传统开腹手术; 手术效果

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 脏器干扰少,腹腔冲洗方便、彻底,康复快等优点[1]。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57例胃肠穿孔修补术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腹腔镜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共收治胃肠穿孔患者57例,其中男41例,女16例,年龄24~73岁,平均(48.5±4.2)岁。发病时间:发病3 d 20例,24 h 11 例,1~24 h 26例。既往有嗳气、反酸、腹胀、间歇性呕吐病史48例,临床表现为突发上腹部剧烈痛,全部病例均有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消失或减弱,站立位腹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43例,站立位腹平片无异常14例;CT检查均有游离气体;B超检查有积液38例,发热29例,休克10例,胃十二指肠穿孔51例,回肠穿孔6例。全部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腹腔镜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腹腔镜组男21例,女8例,年龄24~70岁,平均(48.8±4.61)岁;对照组男20例,女8例,年龄25~73岁,平均(47.7±4.9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腹腔镜组 腹腔镜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术前行胃肠减压,留置导尿。在腹腔镜直视下观察腹腔全貌, 寻找病变部位。建立人工气腹压力为10~12 mm Hg(1 mm Hg0.133 KPa),于脐下缘开放置入10 mm Trocar行腹腔镜探查,明确诊断。以脐孔为等边三角形的点分别在左、右上腹部肋缘下2~3指处置入另2个0.5 cm Trocar作操作孔,胃穿孔者用活检钳于穿孔边缘取活检,用3-0无损伤可吸收线缝合穿孔处2~3针,穿孔大者外加大网膜覆盖包埋加固,用大量生理盐水、甲硝唑冲洗腹腔至清亮为止。胃小膜孔置腹腔引流管引流,于盆腔置腹腔引流管引流。术后行常规抗感染、禁饮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治疗,待胃肠功能恢复后,拔除胃管,进流质食物。出院后继续服用制酸、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铋剂)。

1.2.2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术前胃肠减压,留置导尿。逐层进腹,直视下用4号丝线缝合穿孔处。冲洗腹腔,置引流管引流,术后抗炎、禁饮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治疗,待胃肠功能恢复后,拔除胃管,进流质食物。出院后继续服用制酸、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铋剂)。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均顺利。腹腔镜组的患者较开腹组术后伤口疼痛轻、下床活动早且胃肠功能恢复快。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均未发生肺部感染、幽门梗阻、膈下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腹腔镜组术中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3 讨论

胃肠穿孔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空腹穿孔、腹腔积液较少、症状轻的患者。随着对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了解的深化和新治疗药物的不断出现,胃肠穿孔的手术治疗方法越来越倾向借助腹腔镜进行手术。其手术目的是闭合穿孔、清洁及引流腹腔[2]。传统开腹手术手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术后腹部手术瘢痕大。而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术能够弥补上述缺陷,且具有以下优点:(1)有助于明确诊断,尤其是术前症状不典型患者,以免因诊断不明而延误手术时机或盲目开腹。(2)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及年龄偏大者也能耐受。(3)手术直视探查范围广,可广泛冲洗腹腔,最大限度地清除膈下、肠间、盆腔等处的积液,减少术后腹腔残余感染、切口感染和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4)术后腹部无明显瘢痕,达到美观的要求,无需拆线,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住院费用。(5)术中应用可吸收线可以很好地避免术后手术缝线对组织的局部刺激,减少溃疡复发机会。(6)操作方便,外科医师容易掌握,虽然增加腹腔镜的使用费用,但住院时间减少, 可减少一部分的住院费,总住院费用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差不大,未增加患者负担,值得临床推广[3]。

本组治疗结果表明,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的手术适应证与传统开腹手术基本相似,且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下床活动早及胃肠功能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胃肠穿孔的有效方法。对能耐受人工气腹的几乎所有胃肠穿孔病例均适用于腹腔镜修补术;除外全身状况或某一系统器官功能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以及腹腔镜手术所共有的一些手术禁忌证,如严重肺气肿、明显的肠管扩张等,其他均可采取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所用时间,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注意事项:(1)胃穿孔行修补术要谨慎,对于胃穿孔直径较大、年龄大于40 岁的患者,应常规活检术中行冰冻切片检查,以免漏诊恶性病变[4]。(2)对于穿孔较大,且周围组织水肿明显,此类穿孔较难行单纯修补。(3)腹腔镜行胃肠穿孔修补术需要有熟练的腔镜缝合打结技术,可由穿孔处穿出后缝合对侧,全部缝合好后一起打结,真正做到全层缝合[5]。(4)须冲洗腹腔彻底, 脏器及腹膜上黏附的脓苔尽量擦去, 小网膜孔放置乳胶管引流, 如穿孔时间长, 腹腔污染严重, 可于盆腔再放置1根乳胶管引流,术中应常规放置引流管,保持术后引流通畅[6]。

综上所述,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等优点,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刘允怡.腹腔镜检查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1):10-12.

[2] 张启瑜,钱礼.腹部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6-172.

[3] 郑明华.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的消化道修复与重建.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9):525-527.

[4] 邹声泉.实用腔镜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82-384.

[5] 李远亮.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30例.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7(2):211-212.

[6] 易石坚,李兰兰,邓连兴,等.腹腔镜行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手术的临床研究.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6):559-561.

(收稿日期:2011-04-22)

上一篇:甘精胰岛素联合拜唐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47例疗... 下一篇:蒙脱石散辅助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