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行舞蹈”改编成课间操、韵律操的探索

时间:2022-10-27 12:39:52

对“流行舞蹈”改编成课间操、韵律操的探索

摘 要:目前我们学校的课间操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数学校课间操流于形式,导致学校旨在通过课间操让学生锻炼身体的初衷无法实现。本文从学生兴趣出发,通过改编流行舞蹈使课间操成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韵律操,以丰富课间操内容,激发学生对课间操的参与热情,真正落实“阳光体育”行动,增强学生身心健康。

关键词:流行舞蹈;改编;韵律操;课间操

校园广播体操,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它作为一种展示集体精神风貌并能够强身健体的运动,成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也在《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提出,各校应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而就当前学校课间操现状来说,由于传统运动结构内容的单一性,已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心理需求。

因此,如何将阳光体育行动与时代潮流元素以及学生的兴趣达成和谐统一;将加强实现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和谐校园紧密结合,成为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探索工作的重点之一。

一、改编流行舞蹈为韵律操的依据

在这个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当代学生作为信息接收的主要群体之一,无可厚非地被流行舞蹈深深吸引。从对流行舞蹈的分析来看,很多流行舞蹈虽能激发和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很多场景设计和舞蹈编排并不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尤其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其辨识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加之各种新鲜的元素冲击着他们懵懂的好奇心,使得他们盲目地接受和模仿“流行”。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份好奇心如若不能很好地进行引导,会适得其反。因此,与其被动地在学生接受之后去教育,不如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引导学生正确地去接受。如此一来,韵律操就应运而生了。

二、改编流行舞蹈为校园韵律操的实践

基于上述依据,我们尝试将“流行舞蹈”改编成韵律操并引进校园,在这一尝试中,教师力求取“流行”之精华为学生所用,去“流行”之糟粕于无形,将正确对待流行元素的德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体育运动中,把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通过激情澎湃的运动,深入到学生的思想里。以改编《江南style》为例,将其改编成一套具有学校特色的《江南民主风》,音乐用原曲,具体操作如下: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小学生年龄段的差别,我们将此曲分别改编成适合低段和高段的两套操,两套操的编排基本取材于小学生熟悉的校园吉尼斯运动项目。

低段韵律操以各年级校园吉尼斯项目为主体,保留原曲的骑马动作:

第一个动作(4×8):左右放松跳;

第二个动作(4×8):一年级校园吉尼斯项目――跳绳动作;

第三个动作(4×8):三年级校园基尼斯项目――左右脚踢毽子;

第四个动作(4×8):二年级校园基尼斯项目――左右手拍球;

间奏:自由快速跑(手臂也可随意摆动);

第五个动作(4×8):原曲的主体动作,骑马跳以及策马扬鞭;

第六个动作(4×8):调整放松。

高段韵律操以发展学生协调能力为主,配以熟悉的校园吉尼斯项目:

第一个动作(4×8):左右侧点地;

第二个动作(4×8):左右并步跳;

第三个动作(4×8):前四拍原地左右摆动,后四拍双手握拳做敲鼓动作 ;

第四个动作(4×8):(1×8左右并步跳 2×8左右移重心拍手)重复一次;

间奏:自由快速跑(手臂也可随意摆动);

第五个动作(4×8):原曲的主体动作,骑马跳以及策马扬鞭

第六个动作(4×8):(原地运球1×8,并步接投篮1×8)重复一次。

根据季节的变化,可通过对音乐时间的长短以及节奏快慢的调整来调节运动量。另外,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后,身心的放松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在每一套韵律操后,带领学生跳一套放松操,音乐以柔和的旋律为主,动作偏重于舒缓、柔美,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肌肉由紧张到放松的感觉,学生心理也由激情澎湃渐渐趋于平静,同时也期望通过这样的音乐和动作的变化,让学生感受不同的体态美和韵律美。

三、将流行舞蹈改编成韵律操的成效

1.提高了小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如预期的效果一样,当一首响彻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在校园里播放时,整个校园沸腾了,而当孩子们得知他们即将跟随这首欢快的歌曲扬鞭起舞时,更是欢天喜地,激情澎湃。一套《江南民主风》就这样闯入了孩子们以往枯燥的课间生活。最开始我们在低段试行,由于动作取材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元素,简单易学又符合他们兴趣的课间韵律操让孩子的参与度大幅提高,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时而跟随着音乐节奏一起呐喊,时而在领操老师的带动中充满欢声笑语。

2.有助于小学生个性的张扬

流行舞蹈的特性之一就是它随性,不受拘束,能充分展现参与者的个性。而在对流行舞蹈的动作改编过程中,我们也注重保留这一特性,不要求所有学生动作保持一致,而是引导学生在跳动过程中尽量展示出他们的个性,在这样轻松快乐的氛围下,学生们可以尽情地发挥。

3.有助于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的协调性

小学生的身体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时期,体内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将流行舞蹈改编成适合学生参与且符合学生兴趣的校园韵律操,对学生的生长发育、体质的增强和协调性的发展,都将带来积极的影响。

四、将流行舞蹈改编成韵律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动作的改编应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天真、纯洁而善于接受和模仿,因此,在改编流行舞蹈过程中,在注重其趣味性的同时,更应注意其动作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其内容取材应是积极向上的,而不是为了学生的兴趣将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动作也盲目地改编进韵律操中。

2.动作的改编节奏感要鲜明

鲜明的节奏感是提升学生兴趣,活跃课间氛围的一大因素,另外,它还便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识别音乐的节奏,使之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韵律操的过程中。

3.动作的改编应简单易学,贴近学生生活

韵律操所针对的是全校学生,因此,在改编韵律操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所改编的动作要以简单易学为基础,以大众化、生活化为指导,确保在参与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领操人的带领下跟上节拍。

参考文献:

[1] 杨加玲. 健美操的教育功能和艺术欣赏[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

[2]李 琳,季 浏.健美操运动对中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9(5).

[3]王长云.要重视中学生课间操的管理[J].现代教育教研,2011(6).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康市民主小学)

上一篇: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研究 下一篇:论如何发挥表象在中职生学习物理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