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有别,别无大异

时间:2022-10-26 10:38:59

男女有别,从我们很小的时候起就被无数次强调了,而现代教育的研究者们更试图用科学的研究来指导家长和学校正视、并利用这样的差别。但问题是,很难说,这是尊重科学,还是进一步屈服于社会成见

男孩和女孩在很多方面被认为存在差异,比如智力、情绪、性格和价值观等。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人们正在逐渐重视性别的差异,市面上性别教育的畅销书也层出不穷,比如《拯救男孩》、《男孩的脑子想什么》和《男孩随爸,女孩随妈》等。

但当我们在说“男女有别”时,首先要确定我们谈论的“别”是在哪个层面,至少,在男女认知能力上,这个“别”并不具有特别的指导意义。

性别相似性大过差异性

在认知能力的性别差异上,大量研究都已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果:平均来讲,女性在语言理解及语言产生、精细运动技能以及知觉速度上优于男性;而男性在视觉空间任务、有目标的运动技能(比如掷飞镖的准确性),以及数学和科学推理上强于女性。但要注意的是,差别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明显。

2005年,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心理学家Hyde对已有文献中的性别差异的效应大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虽然大部分文献都会报告男性女性在某一认知任务上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但实际的差别却很小。统计上的“显著”是指这些结果不是巧合,显然,这和我们普遍理解的“显著”不是一个意思。事实上,当我们把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任务成绩分布图画在一起时,就会发现分布图大部分是重合在一起的。性别差异只是群体水平的平均结果,不能在个体水平上做推论。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数学成绩的差异,很有可能小于两个男生的差异。Hyde据此提出了性别相似性理论,认为男性和女性在各个方面相似性大于差异性,如果过分强调差异,对儿童教育、异性关系的发展以及成年后的职业发展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大脑发育速度不同,

教育应区别对待

男性和女性的大脑在结构上确实有着不同的结构特点。有研究发现,男性的智力更多与灰质相关,女性的智力则更多与白质相关。男性皮层的灰质密度在很多地方大于女性,表明半球内的局部联系更紧密;而女性在白质的比率上大于男性,表明两半球间的远距联系更强。这提示了虽然男性和女性在整体智力水平上没有差异,但大脑采用了不同的加工策略――男性更依赖于局部信息的加工,而女性更依赖于整体的联系性。

整个大脑体积的发育,女孩在10.5岁达到顶峰,而男孩要到14.5岁才能达到峰值。在皮层灰质各个区域的发育上,女孩的峰值都要早男孩1到2年。男女大脑灰质发育的不同速度与男女青春期年龄的差异吻合。由于男孩大脑发育比女孩晚,在早期的很多认知能力可能会落后于女孩,因此对男孩在一定阶段的“落后”要持宽容态度。

男孩女孩不同的语言加工策略

不仅结构,大脑的功能组织也存在性别差异。1995年,耶鲁大学医学院的Shaywitz及同事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关于语言偏侧化的性别差异的论文。研究发现,在执行语音任务时,在主要负责语音加工的额叶下回,男性被试只激活了左侧区域,而女性则是双侧激活;与之相对的是负责字形加工的外纹状皮层,男性女性被试都显示了双侧的激活模式。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男孩女孩在语言加工时采用不了同的策略:男孩更依赖于感觉加工,而女孩则依赖于更抽象的加工。男孩在将视觉和听觉的信息传送到语言加工区的过程中似乎存在瓶颈,这可能与男孩大脑发育滞后有关。当成年后,语言加工的策略性差异可能会慢慢消失。

这项研究可以解释为何孙晓云会说“应试教育是男孩子成长中最凶猛的杀手”,因为在以语言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下,其学习内容、方法以及评价标准,要相对更有利于女孩。

社会习惯对认知能力影响巨大

但这些“先天因素”对男女在认知能力的差别上产生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是否大过后天的成长经历和社会暗示?由于无法模拟出完全不受后天因素影响的性别模型,所以无法得知。但至少有很多研究表明:后天接受的训练和对男女社会角色的预期对男女有别的认知能力作用巨大。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Subrahmany am和Greenfield对男孩和女孩玩动作类电子游戏进行了实验。虽然男孩的成绩一直高于女孩,但两组人受训后成绩增长的幅度是一样的。要预测认知能力的表现,教育是比性别差异更好的预测指标。

还有,人们的刻板印象通常认为女生的理科成绩比男生差,这也很可能是社会性别偏见的结果。2009年,在一个包含34个国家的大型在线内隐态度测试中,研究人员发现,对理科成绩性别偏见越低的国家,男女理科成绩的差别也越小。在一些性别偏见最低的国家,甚至不存在男女差别。

所谓性别偏见,也许只是一个心理暗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Spencer及合作者在1999年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在数学测验前,一半大学生受试者被告知这个测验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另一半则被告知该数学测验不存在性别差异。结果发现,在“平等组”,男性和女性被试测验成绩没有差别;而在另一组,女性被试者的测验成绩就会低于男性。

生理与社会影响的循环作用

男女之间认知能力以及脑结构的差异是由生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两个因素通常互相促进,使得性别差异被逐渐放大。比如,男孩和女孩空间认知能力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女孩比男孩更少参与空间活动,但究竟是社会规范导致她们的空间能力得不到发展呢?还是因为她们的空间能力本来较差,所以缺乏兴趣呢?

同样,对于性别偏见与理科成绩差异之间的关联,也很难确定其因果关系。如果抱有男性擅长理科的刻板印象,女性对理科课程的兴趣就会减小,并会避免选择理科专业;而当学理科的男生更多、成绩更好时,这样的刻板印象又被进一步强化――这样循环的影响只会导致成绩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教育者要首先需要防止学生产生性别刻板印象。(中山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博士邸新)

上一篇:“放养”的大脑才聪明 下一篇:一万小时诞生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