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来的“脑残”

时间:2022-10-23 04:16:37

虽然很多人还是愿意相信“天才论”,但现代脑科学已经用大量研究证明:这个世界没有天才;而且,爱因斯坦的脑子并不比普通人的重,更不比普通人的大;任何一项简单的技能都是后天学习而来的;孩子的智商高低与他日后成功与否无关……这些研究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笨人坏人,笨人坏人都是被后天教出来的。

一方面,人们似乎愿意消除误解,接受这些科学结论;但另一方面,在实际生活中,却依然执迷不悟,将科学研究的结论置之不顾、束之高阁,继续我行我素。

比如对孩子的教育。

7月2日,在清华大学与英特尔联合举办的创新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就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中国教育――“中国的教育目前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缺乏科学的方法”、“大脑的发育时间有20多年,脑的发育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但现在很多教育方法并不符合脑发育的规律,比如让孩子在3、4岁开始学英语、背古诗词都是对孩子创造力的伤害”。继而,她认为中国的教育学研究方法需要变革,教育界应该与科学界合作,应该在科学研究的指导下制定教育方法,不能再一厢情愿地以经验主义和功利主义为导向。

而就在不久前的广州,另一位教育者也发出了类似的感叹――6月26日,《广州讲坛》的现场座无虚席,主讲嘉宾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他在讲座中拉开了连环炮,毫不留情地指出他认为中国教育中不尊重大脑发育规律的错误方法:“在以语言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下,其学习内容、方法以及评价标准,都不利于男孩成长”、“ 应试教育是男孩子成长中最凶猛的杀手”、“ 学习奥数的过程,就是反复证明自己是一个傻瓜的过程”、“早期教育变成早期摧残,违反儿童天性”……

一个极有意思的事情是,这厢,专家们的话音未落;那厢,7月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就了《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规划(2011-2015)》(初稿),宣布将从幼儿园起开设英语课,也将新增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交往常识等内容。看来,真的像韦钰院士说的那样,在目前的教育方法下,“只有少数漏网之鱼能被培养成创新人才”,那些侥幸躲过一轮又一轮对大脑的残害、保住了自己脑子的孩子,才能逃出升天。

那么,目前国内最流行的教育方法中,有哪些正是“不符合脑发育的规律”的经典案例,以及怎样的教育方法才是尊重科学的方法呢?

上一篇:田国立:新信达之路 下一篇:“放养”的大脑才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