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西行漫记

时间:2022-10-26 10:28:57

去见想见的人,去看想看的风景。10月,我和你一起踏上一段非常规的西行漫记。避开喧嚣,在即将逝去的磁器口,盛满花朵的泸沽湖,清寂见雪山的白沙镇,就这样把自己轻轻地丢了进去。

我们一定有着相同的梦想,抛开世事繁杂,一旦想念远方,便收拾起行囊去旅行。

我们一定有着相同的癖好,不看攻略,甚至不带地图,只是想要把自己丢进一个梦想已久的地方,就这样走下去。

走进那些人声街巷,山水花草,田间村头,相信它们都是值得探寻和观察的风景,喜欢用自己的双眼去挖掘其背后的存在和意义,惟愿那些真正古老的,带着岁月雕琢的事物不要这么快消逝。

如果,我们都一样,不愿走寻常路,那就用自己的方式,来一段不一样的西行漫记。

千年磁器口

追寻即将消逝的古韵

千年古镇磁器口,先因名人扬,后因磁扬,现因美食扬。“白日千人拱手,夜里万盏明灯”。重庆磁器口由旧时盛产及转运瓷器得名,自明清以来便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一个热闹非凡的水陆交汇的商业码头。

这样热闹的地方,还会有惊喜吗?

随车沿江而行,左侧是郁郁葱葱的茂密山林,右边则是昏昏黄黄的滔滔江水,上坡下坡,拐弯抹角,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只见一片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

没关系,绕过谭木匠和张飞牛肉,走过陈氏麻花门口绵延不绝的队伍,不必理会桂花糖的叫卖声,避开如织的游人,便向南拾阶而上。

就是那么不可思议,仅仅20米过后,喧嚣便被抛在了身后,展现在面前的才是真正的磁器口古镇。许是那层层的台阶吓走了大部分的游客,但只有这时,才能让人有心情去细细品味老镇的建筑风貌,体会时光流逝的痕迹。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老街上的的建筑极具川东民居特色,石板路与民居相互依偎着,房屋以竹木结构为主。沿街的铺面大多是一进三间,铺面后房则是四合院。现今居住的大多是普通百姓,店面不过是老旧的钟表店、正在招收学徒的理发店、提供简单饮食的小吃店等等。

同店老板攀谈起来,得知古镇将要面临拆迁。青石板路上,几乎每隔几家,门前都会坐着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人,手中的健身球啪啪作响,身边的拐棍似乎只为彰显岁月而存在。脚边大多卧着猫或狗,陪伴老人一起看着夕阳再多一次洒在老镇老街老建筑上。

枕着泸沽湖

为在最美丽的时刻遇见你

提起泸沽湖,略微了解的人多会脱口而出:“母系社会!摩梭人!”或许还有暧昧而狎笑着跟一个词:“走婚”。

对,那是一个叫做杨二车娜姆的摩梭族女人告诉世界的地方,那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当你看倦了连篇累牍的照片,以为泸沽湖只是那片望不到边际的湖水时,不妨下次尝试走川境,自西昌,经宁蒗,过盐源,去草海那边看一看――尤其是草海与湖水交接处的洛洼码头附近,相信我,你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

泸沽湖的颜色,是会随着天气和日照的变化而不同的。清晨的湖水澈蓝,幽静,如一块蓝水晶静静躺在神山的怀抱之中。随着太阳渐渐从东方升起,你会发现湖面上逐渐冒起了白色的星星点点,这便是当地人口中的“”了。

一支花一根茎,斜斜插到水底,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渐绽放在水面上,三个白色的花瓣,簇拥着一朵鹅黄的花蕊,简单质朴,宁静素雅,像极了漫天星星缀满夜空。

这时候,穿着民族服饰的摩梭人开始起身劳动了。他们熟练地划着猪槽船,惊起藏在草甸子里的鸭子,船桨荡起水面,一路小星星,恍如穿梭在梦里。花朵随着船桨的微波起伏,一副波澜不惊的坦荡模样。贴着湖面飘来摩梭人的歌声,辨不清歌词的音符令人如痴如醉,恍若一曲母亲哼出的歌谣。

这时候的湖水已经由深邃的蓝色逐渐变浅,映照着碧蓝的天空,和天上大朵的白云。若非远方的群山提醒着边界的存在,水天早已融为一体,对湖水深情的凝视,胜过千言万语的诉说。天至午时,被绿色的草海环绕着的湖水显出了翡翠般的颜色,绿色环绕下的蓝,美得窒息,美得眩惑。当夕阳西下,大片金色洒在湖面,波光粼粼晃耀人眼,人便也困了,乏了,只想枕着这温暖入睡,如同睡在母亲的怀抱里。

川界的泸沽湖,像极了豆蔻年华的少女,身量并未完全展开,只是羞涩而自然的站在这里,只为在最美丽的时刻遇见你。

恋恋白沙镇

清寂悠闲见雪山

白天闲适而慵懒,在客栈喝着茶晒太阳,夜晚则去泡酒吧,体验一把艳遇的刺激和。

这似乎是去丽江旅游再熟悉不过的场景了。于是这一次的西行,我选择了避开热闹繁华的大研和束河,只为寻找心中最为安静和原始的风景。

一个念头蹦出来。走,去白沙。

白沙古镇甚至很少有人听说过――对不起,那是哪儿?从束河镇租辆脚踏车,一路骑行,半小时左右便可到达白沙镇。若时节正巧,道路两旁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开,华丽丽欢畅万分地灿烂着,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停下来游赏拍照。

嗅着空气中湿甜的味道,只觉仅仅这一路风景,便可让人把那些扰人的喧嚣抛在脑后。

真正的白沙镇是清爽而寂静的,连过往行人都不多见。街边摆着些惨淡的生意,摊主倒也悠然自得。沿着碎石土路的街道信步前行,道路两边都着沧桑的古老建筑。这些房子大多上了年岁,以两层为主,黛瓦复顶,且有小巷贯穿其间。

原生态的人居环境让白沙镇与众不同,白沙壁画则是这与众不同中的一抹亮色。

白沙壁画是明代纳西族社会大开放的产物,它的绘制从明初到清初,先后延续了300多年,被誉为滇西北少数民族艺术奇葩的宗教壁画。这些宗教壁画是明代木氏土司聘请汉、藏、纳西等族的画匠绘制的,画面用笔细腻,设色精丽,对比强烈,特点突出,然而国内的游客是极少来的。

白沙是最靠近玉龙雪山的古镇,抬头眺望便可看到玉龙雪山的挺拔身影。就这样悠闲随性地走在古镇的街道上,这里无关热闹,就像那些未被游人买走的石头雕刻一样,独自清寂而美丽着。 编辑 刘芳

上一篇:时尚香港 爱你永恒――乐享自由之旅 下一篇:高铁,旅行社的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