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医药高专《护理英语》教材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26 10:21:50

关于某医药高专《护理英语》教材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摘 要】在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大背景下,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专业英语课程和教材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分析现有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开发护理英语校本教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护理专业;英语校本教材;高职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成为今天高等教育事业大力发展的重点。作为高职学科教育之一的英语课程也同其它学科一样正在为迎合新的形势而进行着以教材建设为中心的全面改革与创新。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教学改革逐步面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就业为导向。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

高质量的英语教材应当同时展现教育和知识技能。教材的内容贴近社会实际,有现实意义,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唤起学习者的共鸣。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学习英语都是为了求职,学习动机单一,目标明确——学习 “有用”的英语。结合专业特点编写的校本教材,突出了实用性,无疑能够促进着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来看,目前的高职学生入学时英语学习普遍存在语音不过关、语法知识杂乱、缺乏学习英语的方法等弱点。编写结合专业特点的校本教材,能够最大限度地由此产生的影响,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熟悉和掌握未来工作所必备的词汇和表达。结合专业特点编写校本教材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一是发展的需要,二是应用的需要。发展的需要主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包括义务教育后学习的需要。应用的需要则包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在学习中的应用)。编写符合专业特点的校本教材减少了知识性学科性课程,学生可学到更多实用性的技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程度,遵循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本项调查旨在通过对某医药高专在校生英语教材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为校本教材编写提供有益的探索与参考。

一、调查设计

笔者就某校目前英语教材的使用情况做了分析调研,该校先后使用了《新职业英语—医护英语》、《专业英语》、《实用护理英语》和《医药英语》等教材。《医护英语》由外研社于2009年5月出版,主编为陈迎,副主编为孙秀兰等;《专业英语》由高教社于2004年12月出版,主编李敏;《实用护理英语》由重庆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7月出版,主编江晓东;《医药英语》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江晓东。其中,《实用护理英语》这本教材中的对话部分以护士实际工作经历为背景,以护理服务流程中常见情景为题材,句子实用易学,学习者可以根据这些对话,学会用英语准确流利地与患者沟通。《医护英语》教材中的Writing实用写作部分,根据单元主题和有关工作任务,选取了工作中的使用写作文体,如备忘录、出院小结、推荐信等。为学生以后工作场景中的应用写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指导作用。《医药英语》教材中的Warming-up单元主题的导入部分,通过图片、讨论等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入单元主题,并帮助学生了解单元的微工作过程和核心职业词汇。在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笔者思考如何将现有的这几种教材的优势做出有利的整合和优化。现将情况分析如下:

(一)调查对象:问卷调查所选择的对象是重庆三峡医药高专的在校生。被调查者分别为护理系一、二年级的学生。访谈中选择了经任课教师推荐的30名其它院系的学生,他们可以较好地代表好、中、差三个等级的学生。这样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出高职高专各个层次的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

(二)调查内容:本调查问卷设计10大项与英语教材内容和形式相关的问题,即包含定性分析的问题,也有定量分析的问题。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92份,成功收回292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100%。本调查采取发放问卷、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所调查问卷中,一年级学生188人,占64%,二年级学生104人,占36%。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目前教材的满意度。总体上讲,所调查的高职高专在校生对于现行教材认为非常合适的非常少,认为教材反映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占30%,认为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占17%,认为教材较难的占21%,认为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占17%,认为能够通过教材了解文化和启迪思想的占15%。说明大部分学生并不是很满意现阶段所使用的教材,高职高专教材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对教材内容的认知。本次调查还针对教材中适当加入人文社科内容和故事以及教材中突出实用性阅读和写作(如院内公告(Public Notice)、手术知情同意书(Informed Consent Form)、处方记录(Prescription)、说明书(Instructions)等。)对学生看法进行了调查,分析如下:设计了例如:高职高专在校生对教材中突出实用性阅读和写作有助于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看法;高职高专在校生对教材中适当加入人文社科内容和故事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的看法;高职高专在校生对现有教材中听说部分比例是否合理的看法。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非常希望教材中加入实用性强,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内容。这与高职高专学生自身特点是紧密相关的。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学生都会在一线从事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中用到的英语大多数都是如“预约挂号(Registration at the Hospital)”、“入院(Admission)”、“饮食宣传(Diet Instruction)”等应用性很强的英语。加入实用性英语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这也正符合文秋芳老师所提出的国内英语教材编写以功能主义大纲为本的思路。因此,我校校本教材编写应该加入实用性原则。

三、调查总结

(一)多加入口语练习和实用性写作。高职高专类学生由于本身的职业导向体现高职英语“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选材应注意结合高职高专学生专业特点加入口语练习和实用性写作(如病人入院(Admission)、巡房(Greeting the patient after operation)等,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就是要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和交流专业岗位所需要的信息,也是能力本位的具体体现和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应有之义。

(二)加入贴近生活和实际的多种材料。针对调查分析显示大多数学生感觉教材缺乏趣味性的结果掉正教材内容。教材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生动有趣的内容能够有效地消除情感屏障,增强语言输入的理解,吸收和内化。

(三)教材内容应注重综合性和整合性。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英语学习延展到课外,以主题模式增加讨论、辩论、模拟对话、讲演等有机地贯穿教学活动。具体措施为将《实用护理英语》中的对话(Conversation)部分、《医药英语》中的引入课前准备(Warm-up)部分、《新职业英语—医护英语》中写作(writing)部分进行优化整合。针对学生所反映的听说不足的情况调整教材内容。采用主题教学模式,把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融于一体。

四、结束语

英语教材要满足使用对象的需求。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护理英语》校本教材编写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评价,并得出结论:学生期望该英语教材应“有趣”、“实用”、“信息量大”、“难度适中”。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教材的编写应按照以职场活动为情景、基于能力本位和任务驱动的编写原则,紧扣岗位需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的教学体系。

一本优秀的教材不仅在内容上满足专业培养目标,在形式上也应体现出科学性和先进性。教材的编写必须加强与专业的融合,并通过考虑护理岗位的实际需求来设置学习情境。素质教育呼唤着教学模式的改革。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三大基本建设之一,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实用性是编写高职英语教材贯彻始终的原则,教学中不存在最好的教材,只有最合适的教材。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多元化,职业变化加速,高职特色教材的开发是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从言语行为角度看《白象似的群山》 下一篇:试论帮助行为的定性与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