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时间:2022-10-26 09:04:54

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摘要:路基工程是一项在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较为特殊的和复杂的工程。路基工程施工处于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路基工程包括路基(路床)本身及有关的土(石)方、沿线的涵洞、挡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线等项目,因此路基的施工区域内专业类型多、结构物多、各专业管线纵横交错;专业之间及社会之间配合工作多、干扰多,导致路基施工复杂多变,以机械为主,人工配合为辅,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

关键词: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路基施工是整个城市道路施工工程的关键所在,如果路基施工达不到规范要求,将给整个工程埋下质量隐患。例如遇到软基、井穴、墓穴等特殊路基,如果不进行处理处治,会引起施工后沉降或不均匀沉陷,路面纵横断裂,平整度下降,导致行车颠簸等,严重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缩短道路的使用年限,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因此,路基施工应根据施工当地地形、地质状况、道路等级、所在地区的气候、结合施工填挖方平衡等来选择施工方法。

一、路基填筑施工

⒈施工前的准备

首先,先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并做好图纸会审,进行现场情况核对和施工场地调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关键的一线施工人员了解工程的相关内容;确保施工所用测量仪器的精度,然后进行现场放线,复测场地的水准点;结合现场永久排水设施修建临时排水沟,保持路基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

其次,做好场地平整。根据道路的现状情况,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做好填挖方等场地整平工作。

最后,对于新建的地下管线施工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和“先深后浅”的原则,对既有地下管线等构筑物应进行拆改和加固保护等。

2 路基填压

道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材质及其压实的程度。从现有条件出发,改进填料材质和碾压密实度是路基施工中的重中之重。

2.1 路基填料

就填料而言,最合适的土是砂砾土、砾土及亚砂土。这些土的内摩阻力小,粘结力小,透水性强,容易压实,又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用这些土作填料不易引起路基沉陷。在施工前还要严格控制这些填料的含水率。以确定其能满足路基填筑的要求。

2.2 路基压实

当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于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起了很好的作用。根据规范规定,路面底面以下0cm-80cm的部分,其压实度根据道路等级要求来确定。随着我国城市道路的飞速发展,路基施工技术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对于特殊路基的处理技术也日渐成熟和完善。为确保路基压实顺利进行,应在正式进行路基压实前,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做试验段,以便取得路基或基层施工的相关技术参数。

(1)软基的处理及碾压;由淤泥、淤泥质土及天然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小的土层构成的路基统称为软基。这种路基都具有天然含水量较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差、强度低等特点,其破坏形式主要是沉降过大引起路基开裂、基层失稳,从而导致路面沉降。软基的填筑相对较简单,一般采用挖除、填筑砂砾垫层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处理效果较好。但路基的压实是相当困难的,规范对此作出了一些调整:一是压实度标准可根据试验资料确定适当降低一到两个百分点,如果软基是受地下水影响时,应在挖除后填水稳性优良、不易风化的砂石材料或用无机混合料(石灰、水泥等固化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使基底形成水稳性好的厚20 cm~30 cm的稳定层。

(2)黄土的回填及碾压;

黄土指的是在干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多孔性具有柱状节理的黄色粉性土,湿陷性黄土是黄土的一种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黄土具有在自重或外部荷重下,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发生突然下沉的性质。引起湿陷的原因是因为黄土以粉粒和亲水弱的矿物为主,具有大孔结构,天然含水量小,具有粘粒的强结合水连结和盐分的胶结连结,在干燥时可以承担一定荷重而变形不大,但浸湿后,土粒连结显著减弱,引起土结构破坏产生湿陷变形,可能产生的病害有路基变形、凹陷、开裂,道路边坡崩塌、剥落,道路结构内部易被水冲蚀成土洞和暗河。为保证路基稳定,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施工应注意采取特殊的加固措施减轻或消除其湿陷性。在施工过程中,除了采取防止地表水下渗的措施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如果黄土含水量过小,应均匀加水再行碾压;如含水量过大,可翻松晾晒至需要含水量再进行碾压,也可掺入适量石灰处理,降低含水量。掺灰后应将土、灰拌匀,其最大干密度应通过击实试验确定。

(3)石灰土的回填及碾压;对于天然含水量较大,低液限粘性土,对原土进行翻晒后,采用磨细生石灰处理,以降低过湿路基土的含水量,从而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另外灰土拌和均匀后,可以改变土的塑性,提高土路基强度、刚度特性和水稳定性。。在石灰土施工中,主要控制石灰材料的检测试验,氧化钙+氧化镁含量不符要求的一律不准使用,雨天不允许施工;按灰土比例掺加石灰,确保混合料拌和均匀;拌和过程中重点控制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控制碾压质量,养生期不得小于7d。

二、路基压实工艺及质量检测

⒈影响路基压实的因素分析

(1)回填路基的材料,由于不同填料的性质存在较大的差异,须根据要求因地制宜地选择。

(2)回填材料的含水量是影响路基压实的重要因素。在回填材料中,除回填级配砂石外,其它各种材料均与含水量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方可得到最大密实度。

(3)对于压路机不易压到的位置,如各个施工段的交界处及构筑物边角等压路机机无法达到的环节。在施工中一定要引起重视,在回填时,要选择适宜填料。一般采用小型设备进行压实,如平板振动夯实机、蛙式打夯机等,这些部位的回填厚度、填料含水率及压实系数一定要严格控制。

(4)碾压设备的选择及碾压方法是保证压实质量的重要因素。必须根据填料性质和要求达到的密实度,选用适当的碾压设备。然后根据要求选择适宜的松铺厚度。

总而言之,路基的压实作业要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压实机具、压实方法和压实厚度三者的关系,,同时要根据土的类型、湿度、设备及场地条件,选择合理有效的压实方式。当有地下管线时,路基的碾压施工应确认对管线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如果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不大于500mm时应进行加固保护,厚度在500mm-800mm时应对管道结构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

2. 土方路堤的压实和质量控制

施工时每层填料做一次土壤击实试验,准确控制最佳含水量。对于较干的填料事先进行洒水处理,如果原土较湿务必进行翻晒处理。

土的松铺厚度,在碾压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并将填料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重型击实实验确定),先静压一遍,然后振动碾压。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当压实度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填筑。

3. 石方及土石混填路堤的压实和质量控制

石料及土方混合料填筑时,必须严格控制石料的最大粒径及松铺厚度。混合料要用推土机和平地机混合均匀。石子之间空隙要用碎石及石屑回填严实,填料不得离析。论文参考。压路机碾压过程中,继续用小石料、石屑、土填补空隙,直至压路机压过后,石料不出现松动,表面均匀平整为止,视情况碾压相应便数。

4.加强碾压质量控制

碾压质量控制包括选择合适压路机型号及吨位、压实便数及压实方法,城市道路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和较高的压实系数,这就要求相应吨位的压路机与之相匹配,因为不同种类的压路机对不同土质的压实有不同的效果,振动压实对级配砂砾石碾压效果良好,而对粘性土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同一型号的压路机对不同土质的压实效果也不一样,所以同一压路机对不同土质也要选择不同的压实便数,此外,碾压一定要均匀,不能或密或稠,从边上向中间碾压。

5、路基压实质量检查

虽然经过施工过程的严格把关,路基施工的质量应该已经达到相关标准要求,但由于路基是露天施工作业的,受环境影响比较大,为确保下一道工序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以及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路基施工完成后需要对路基的施工质量进行最后的检查,主要检查的项目是检测路基的压实度和弯沉值,不符合质量标准时应采取措施改进;除此之外还需检测路基的平整度、坚实度,确保路基稳定、密实和平顺。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各种路基的施工技术,压实控制手段以及压实机具的选择及控制等方面,对路基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经验的欠缺,还是有些不足之处,本人会在今后工作中不断进步,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

[2]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44-91

[3]《市政道路及管线工程施工管理规程》

上一篇:地下结构的浮力计算与抗拔桩设计参数的合理选... 下一篇:园林绿地养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的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