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教学中的指导地位

时间:2022-10-26 08:18:11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教学中的指导地位

摘要:高等学校是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敏感中心和前沿阵地。坚持高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高校教学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培养的意义

高校是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思想阵地,因此在新的形势之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主导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从现实的人以及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揭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指明了任务。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种社会变革面前,正确的与错误的、先进的与落后的、主流的与非主流的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纠结。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念,并将其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才能真诈树立和践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高校教学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面临的问题

(一)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信息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在让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快捷和广泛的同时,也使得西方国家利用其优势地位进行文化扩张和文化殖民,竭力争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以实现其通过“和平演变”来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在这种背景下,在高校的不同场合,出现了一些反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论调,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新形势下,如何抵御西方的意识形态对高校大学生的渗透,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已经迫在眉睫。

(二)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高校师生思想活动也呈现出明显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市场经济刺激了人们对物质利益和个体价值的追求,也对高校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风气有所抬头。

(三)高校对于马克思主义学习的重视程度不足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高校中向大学生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在高校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高校对于马克思主义课程大多采用“灌输论”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只是死板教条地向学生传播理论方针,其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说服力、感染力不够,不但不能使处于思想激荡、自主意识强烈的大学生接受并学习,甚至引起他们的反感。这样一来,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的,也就无法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达到预期的成果。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教学中的指导地位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高校教育应当进一步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指导地位。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加强高校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

(二)加强网络阵地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管理

面对西方国家在网络信息方面的攻势,要大力加强网络阵地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关注网络平台发展的趋势和动向,主动研究网上信息传播的特点和方式,拓展信息传播的平台和载体,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和价值观念占领网络阵地。

(三)以人为本,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其宗旨、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以人为本,改变过去单纯知识灌输的旧观念,将学生关心的时事、热点、学生自身的未来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和教育,用通俗的语言和大学生熟悉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要根据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积极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思维方式,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让大学生参与其中,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的关系,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思考和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指明了中国意识形态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了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必须正视高校意识形态教学的重要性,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张志辉.略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

[2] 冯达成.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J].学术论坛,2007,30(8)

基金项目:

“新形势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计划,项目编号:12522311。

上一篇:浅谈小学生品德养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下一篇:浅析我国体育经济产业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