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香港服务业优势促进两地经济共同繁荣

时间:2022-10-26 08:03:50

发挥香港服务业优势促进两地经济共同繁荣

CEPA是内地与香港签署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性质的安排,实质是通过加大两地市场开放,特别是内地市场对香港“同等优先”开放,使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香港服务业与全球成长最快的内地制造业资源充分有效整合,从而实现两地优势互补,提升各自的市场竞争优势,促进两地经济共同繁荣,并提高两地经济在国际上的地位。2004年1月1日CEPA正式实施以来,CEPA的效果已逐步得到显现。作为CEPA重要实施内容的服务业,既是香港经济的优势所在,也是内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点。本文主要以香港服务业优势为切入点,着重分析CEPA实施以来,发挥香港服务业优势对两地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及对区域经济合作深化的积极影响。同时,指出目前在CEPA实施过程中应重视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发挥香港服务业优势,促进CEPA落实与完善的政策建议。一、香港服务业的国际比较优势分析1、香港服务业的主要特点20世纪50年代以来,香港经济经过两次大的转型后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服务经济社会,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已占绝对优势。从产值构成上看,2003年,香港服务业的产值在香港GDP中的比重已经超过88%。相比之下,香港制造业比重由1980年的23.56%下降到了2003年的4.06%。从香港服务业内部的行业构成看,金融、物流及专业服务等生产占主导地位。2003年,金融、物流及专业服务等生产占总体服务业的61%,成为香港服务经济的主导,并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服务中心之一,其主要特点:一是具有高度国际化的服务机构体系。二是具有现代化服务设施和很高的专业化服务程度。三是具有各类国际人才。四是具有健全的服务业制度。2、香港服务业的国际比较优势(1)服务贸易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2003年香港服务贸易进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进出口的比重分别为2.4%和1.4%,出口排在全球第10位,进口排在全球第20位,贸易总额排在全球第15位。从人均服务贸易额来看,香港更具有优势。2003年,香港服务贸易人均总额达10053美元。高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经济体,仅次于爱尔兰和奥地利。(2)金融、物流(运输)及专业服务在全球具有很强的国际比较优势。运用国际通行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方法和贸易竞争力指数方法计算并分析香港服务业的国际比较优势,共同结果是:香港在金融、物流(运输)及专业服务等行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优势。正因为这种国际竞争优势的存在,在中国内地WTO过渡期基本结束后,国际上大的服务企业进入内地时,将不会对香港服务业形成冲击。这也意味着,香港服务业优势将能在内地长期发挥其效用。(3)香港服务业对内地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从服务贸易总体看,香港总体上是顺差结构,内地是逆差结构,说明两地在服务贸易方面尽管存在互补性,但整体上香港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从服务业具体行业看,香港对内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主要集中在资本知识密集型行业,如运输业、金融业和专业服务。内地与香港在服务贸易行业中也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内地的优势集中在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如建筑)和资源密集型服务业(如旅游)。香港服务业具有的国际比较优势不仅是香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且也为发挥香港服务业优势,促进两地经济长期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二、CEPA实施以来,发挥香港服务业优势对两地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CEPA正式实施以来,香港服务业逐步进入内地,据香港工业贸易署提供的统计,到2004年10月31日为止,在服务贸易方面,共签发600份香港服务提供者证书,其中物流占40%,分销占30%,广告咨询占10%,其他占20%。据不完全估计,获得证书的香港服务提供者中约50%已进入到内地,进入内地的约80%都进入广东地区,其中约60%在珠三角,进入长三角及其他地区的约20%左右。从目前情况看,香港服务业进入内地并开始发挥其优势,已经并正在对推动两地结构转型与升级,促进两地经济质量与素质的全面提高开始产生积极影响,尽管目前效果是初步的、有限的,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其积极影响将是不可估量和深远的。1、对香港经济转型的积极影响(1)香港服务业发展出现新局面。一是由于内地市场开放,香港服务业出现了向内地转移的新趋势。二是服务业规模扩大。三是促进香港服务业资源整合。(2)香港的国际地位(中介服务地位)大大加强。一是外商看好香港,投资增加。二是离岸制造业地位加强。目前,内地制造企业的产品依托香港物流业的优势,通过香港渠道而进入国际市场的趋势增加。三是已成为内地企业“走出去”,特别是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通道。(3)香港经济第三次转型出现新的机遇与路径。在经济全球化与新科技革命发展与带动的新形势下,香港经济第三次转型的大方向总体上应是推动目前服务经济社会向知识技术经济社会转变。实现这种转变的途径从目前发展的趋势看初步有三个:一是推动服务业高信息技术化、高附加值化的升级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离岸制造业服务,与内地制造业合作形成服务与生产一体化产业链,打造新型的离岸服务中心。三是适时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强化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2、对内地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的积极影响(1)内地制造业与香港服务业对接,开始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有助于提高产业规模经营水平,降低制造业交易成本。从目前香港金融、物流及专业服务等进入珠三角地区后的情况看,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服务主体上,以为广大中小制造业企业服务为主的香港服务业进入,推动了国内服务业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有力地促进了珠三角地区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二是从产业链的形成看,目前香港服务业的进入,导致珠三角制造业可能嫁接一个国际化的香港服务业体系,有利于生产与服务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不仅能提高经营效率,降低制造业交易成本,而且有利于产业规模经营水平的提高。(2)促进内地服务业的大发展。CEPA实施后,香港服务业的进入,对内地服务业发展的积极影响:一是带动了内地服务领域的扩大。二是香港服务业进入对内地服务企业既带来发展的压力,又带来发展的经验及示范效应。三是促进香港服务业与内地服务业的合作。在金融方面,两地正在考虑在货币流通、跨境结算系统及内地中小企业到香港上市等方面积极开展深入的合作;在物流方面,粤港地区在交通运输、仓储、机场、港口、道路等方面加快了资源的整合;专业服务方面,随着内地大量中小企业的成长,其对非诉讼法律、会计、产品设计、品牌创造、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的需求已在大量增加。三、CEPA实施以来,发挥香港服务业优势对推动两地区域经济合作深化的积极影响CEPA的签署和实施引发了珠三角地区经济合作的热潮与升级,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合作机制出现新变化。1、珠三角地区区域合作的范围与领域不断深化(1)大珠三角经济初步形成。继香港与内地签署CEPA后,澳门也与内地签署了CEPA,内地市场对港澳地区的率先开放为这一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促使在原有珠三角地区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开始形成包括粤港澳三地在内的大珠三角经济合作。(2)适时启动了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CEPA实施后,2004年6月,粤、闽等9省区与港、澳在广州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构建了“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机制,在CEPA平台上进一步加强彼此在商贸、投资、基建、科技、旅游、卫生等10大领域的合作,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正式启动。

CEPA实施后形成的大珠三角与泛珠三角其他地区之间紧密的腹地关系,提升了整个区域在全球和国内经济分工中的地位。(3)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深化的示范效应逐步放大。一是香港服务业优势开始与内地大城市发展结合,共同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二是珠三角区域经济深化对密切我国与东盟、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具有独特优势和作用,内地与香港结合可大大增强两地与东南亚的对接能力和开拓市场的能力,这对两地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发展,扩大两地在东南亚乃至亚洲及世界的影响,以及为两地经济发展谋求稳定的周边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型制造基地升级出现新趋势(1)加工贸易型制造基地升级出现新趋势。由于两地市场全面开放,服务要素可自由流动,香港服务企业可直接到珠三角生产基地设立经营机构,这样就出现了多年没有的香港服务业转移的新趋势。珠三角地区单一加工产业链开始转向并最终形成加工生产与服务一体化的产业链。其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作用:一是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发展,大大降低了生产经营与交易成本,增加了获利空间,为产业技术提高创造了必要条件,同时,也大大改善珠三角区域经济环境,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二是香港服务业转移带动珠三角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加工贸易型生产对本地区产业发展带动性弱的局面,对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增加,并将促进目前已形成的产业集群朝更大规模和产业链更长的方向发展;三是大大改善了珠三角区域经济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的方式,不再单纯以加工环节方式参与国际分工,而是更多地以较完善的产业链方式参与国际分工,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2)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出现三种新途径。CEPA实施以来,以加工贸易型制造业基地为主要特点的珠三角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已开始出现了三种新途径:一是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链的整合延伸,产业配套能力增强;二是高技术对传统轻型加工业的技术改造升级;三是地区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这三种途径实质是在珠三角地区将香港的国际化服务优势、内地高成长的制造优势与跨国公司强有力的技术优势三者有效结合起来,将构成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旋律,并形成此地区多边国际合作的新模式与新特点。这种新趋势实际为珠三角地区进一步培育与加强技术研发能力,更多地创造国际品牌,从根本上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打下必要的基础。当然,这种趋势刚刚出现,还有待于在实践中继续发展。3、“前店后厂”分工合作模式出现新变化随着香港服务业的转移,由区域市场分割形成的以板块结合为特点的“前店后厂”模式,开始向消除市场分割、更能有效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店、厂有机结合”模式转变。随着市场开放,两地市场规则的逐步统一将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生产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服务一体化的进程,珠三角地区加工业的水平将会大大提高,导致原有基础上的以内地低附加值加工业与香港高增值服务业为特点的“前店后厂”垂直分工格局,将转向两地高附加值加工业与高增值服务业为特点的水平分工格局。四、充分发挥香港服务业优势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1、正确认识发挥香港服务业优势的作用目前,内地不少地方领导存在“制造业思维”,认为只有大力发展制造业或重化工业才是经济发展的正宗,因而对发展服务业重视不够,或对经济中已产生的服务业需求视而不见,导致在政策导向上仍注重制造项目布点,特别是引进外资方面仍热衷于重化工业,这实际是片面的。内地市场广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对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制造业已具有相当基础的东部地区,应首先将服务业发展放在重要地位,率先通过发展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香港服务业优势作用的主要范围:一是,从香港服务业对内地制造业发展的贡献看,其服务业优势的作用一定时期主要体现在珠三角地区。二是,从香港服务业优势对内地服务业发展的贡献看,其优势的作用将主要体现在珠三角地区与内地的大中城市。三是,香港服务业进入对内地服务业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有限。这是由于香港服务业辐射的区域范围有限,对内地服务业的竞争不可能是全方位的;后WTO国内市场完全开放,相对于更有实力的外资服务业的大举进入,香港服务业与内地同类企业更多地是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正确估计香港服务业优势的作用,减少盲目性,有助于增加与香港服务业合作的针对性,提高两地合作的有效性。2、保持两地“引进来”和“走出去”通道的顺畅目前CEPA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引不进来”和“走不出去”的问题,影响了CEPA顺利实施,阻碍了香港服务业优势发挥。究其原因:一是在认识上、观念上存在差异。二是制度存在差异,两地金融管理体制、法律制度和会计制度不同;服务文化理念不同;专业服务制度以及专业服务收费标准不同,甚至企业设立及运作规则不同,造成两地合作上的障碍。三是在市场准入的审批规则不同,包括审批部门、审批程序、审批内容、审批方式等都不同,特别是内地的审批程序较繁杂,时间较长,透明度低,审批不规范等,一定程度影响了香港服务业进入的速度。同时,内地企业也不了解香港市场的准入规则,对其到香港发展业务带来一定困难。3、应更加重视发挥香港金融业,特别是资本市场的优势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条件下,特别是内地加入WTO的过渡期将在2005年底基本结束,内地市场将全面对外开放的新环境下,内地遇到的最大问题将可能是金融问题。由于内地长期金融抑制和垄断体制带来的金融能力低下,银行不良资产比例高,资本市场运作规则不公平、不透明、监管能力差等问题将使内地金融风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加上市场监管力度与有效手段不多,市场开放也使一些“地下保单”和非法经营人民币业务、外汇等“地下钱庄”非法金融活动增多,直接威胁内地经济持续发展。因此,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体系,特别是资本市场体系及制度优势,注入“香港因素”,打破现有内地金融体系格局,推进内地金融体制改革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关系到CEPA的实施,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中国经济长远的持续健康发展。4、发挥香港服务业优势,进一步推动珠三角地区的技术研发能力建设目前,珠三角地区已出现了内地制造优势、香港服务优势与外国技术优势三结合的新型国际合作模式,为珠三角的加工贸易进一步升级转型打下基础,但真正完全实现此地区的升级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香港服务业优势,加大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大力培育自主品牌。(1)加强地区技术研发能力建设。一是创新技术研发组织体系,建立开放式的多边合作技术研发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内地制造基础的技术载体优势、香港技术服务优势和跨国公司技术能力优势等多种技术资源优势。二是加大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运作能力。可充分利用香港服务业在技术市场化推广能力优势,加大技术应用的市场化运作,不断满足全球市场多层次需求的提高与扩大。(2)大力培育自主品牌。可借助香港服务业优势,将珠三角的制造能力与香港资金实力、产品设计能力和品牌运作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加快培育自主品牌的速度,提升区域品牌竞争力。同时,也需要加大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培育和对自主品牌保护的力度。(3)培育新型的产业合作方式。随着香港服务业及外国公司更多地以独资方式进入,同珠三角内地企业的合作将由企业内部更多地转向企业间外部的合作。这种变化将为企业建立各类技术联盟,加强产业间合作提供条件。为此,应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各类多边合作,提高其国际化运作水平;另一方面,政府政策导向上也要为新型产业合作方式提供空间。

5、发挥香港服务业优势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加大内地体制改革力度从目前CEPA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看,尽管两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但内地体制方面的问题已成为阻碍CEPA顺利实施,影响香港服务业优势发挥的主要问题之一。第一,目前内地政府对于服务业市场准入和经营的行政审批和行政管理体制亟需改革。第二,市场规则亟需完善。第三,内地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解决这些问题要依靠大力综合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这不仅关系到CEPA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香港服务业优势,而且还有利于我国全面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从体制上为经济发展提供根本保证。五、政策建议1、提高对CEPA的认识,加强交流与沟通内地应加强对香港服务业优势与作用及“同等优先”对香港服务业开放意义的认识,特别是应提高发展服务业对内地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认识;香港则应加大发展服务业优势对推动香港经济转型作用的认识,同时增加对进入内地市场特点、投资环境与培育市场过程性的认识,减少盲目性,切忌急功近利,应放眼长期发展,并做好长期的部署。两地应积极推动和加强各个层次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各种宣传媒体、报刊宣传及交流渠道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更应率先提高认识程度,不断加深两地对CEPA带来的双赢效果及意义的认知度,为CEPA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2、大力推动内地市场环境的建设一是要继续推进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转变,加强内地法制建设,完善法规体系。二是要积极推进内地中介组织的市场化发展,使内地中介组织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三是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加强市场规范化运作的建设,加强市场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特别是金融监管体系与风险防范体系建设。3、进一步完善CEPA实施机制首先,要加快CEPA实施的配套措施的出台。其次,调整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针对目前香港服务业提供者大都首先选择广东的情况,建议除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审批权在中央外,其他项目的审批都下放到省一级。省一级政府部门主要具体执行政策,省一级的审批报中央有关部门备案。同时,简化香港投资内地服务业的审批手续,如可取消项目立项或前置审批。再次,适当转变审批方式。对于到内地办连锁企业或开分店的香港服务提供者,如分销业,如果在同一个省开办几家企业,可一次性审批其到内地设立企业经营的总体方案,包括开办的分店数、开办地区及所需的资信资料,而后分步实施。实施中该企业按审批方案具体设立的分店企业,不需再多次审批,只需报有关部门备案。4、积极推动CEPA的滚动发展CEPA是一个动态的协议,也就是要根据实际进展情况不断的补充、丰富、完善,目前CEPA第二阶段实施协议的签署已经完成,两地政府部门正在进行CEPA第三阶段实施协议的准备工作。建议在谈判CEPA第三阶段实施协议中应当:第一,提高内地企业的参与程度,提高企业参与CEPA谈判与实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第二,进一步降低香港服务企业进入内地市场的门槛,以利于众多中小服务企业进入内地。除金融领域外,其他开放的服务领域对企业资产与注册资本金的要求都应降低。第三,进一步增加开放领域。目前,CEPA对香港服务业开放已增加到26个行业,CEPA第三阶段实施协议应进一步考虑放开教育领域及培训。如香港有关大学可到内地与内地联合办学,一些培训机构,特别是许多有国际资质的香港培训机构可到内地进行各类专业培训活动,这对两地人才交流,特别是对内地一些专业人才的培养及推动内地人才的国际化都有积极作用。第四,适当放宽香港服务企业在内地经营的业务范围。如在金融领域,可考虑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推动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在专业服务方面,可考虑允许两地的律师事务所、中小会计事务所联营的方式,为香港中小型律师与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机会。在分销方面开放一些物品,如汽车的专营业务等。5、CEPA实施对后WTO开放的借鉴一是做好国内市场全面开放的准备。迎接后WTO的全面市场开放要做好四方面的准备:包括政策体系准备、法规体系准备、管理准备、人才准备。二是加强对市场垄断的控制能力。CEPA的开放主要引进的是香港的中小企业,对内地市场的冲击从企业实力与地域方面都很有限。后WTO进入内地的外资将会都是具有很强垄断竞争能力的“航空母舰”式企业,将对国内市场及企业造成较大的冲击。因此,要考虑国内市场的反垄断的问题。应着手建立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与管理机制。三是继续推动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改革将涉及到调整现行审批机构的设置、重构中央与地方省级政府审批职能与事权的划分、审批程序进一步简化、审批内容及审批方式的转变等多方面。行政审批体制改革也将进一步促进内地行政管理体系更加深化的调整与完善,并为内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奠定必要而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大力提升涪陵产业竞争力 下一篇:科技竞争力源于自主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