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开设小学体育素质教学活动

时间:2022-10-26 07:59:23

浅议如何开设小学体育素质教学活动

摘要:新课标指出,小学素质教育体育应该在注重培养、强化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强调爱国情操,意志品质以及道德情怀的培养,掌握好素质教育教学的方法和力度。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教学素养的同时吃透小学素质教育的概念,鞭辟入里,把握其真正内涵,即通过科学有效积极体育教学输出,达到全面发挥体育教育的效能。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08-01

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作为体育教学的一个分支有其特殊性,受众普遍年龄较低,身体、思想尚未成熟、身体素质、接受能力强弱不同等,作为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继而确保小学素质教育体育课程的顺利开展。所以我们更应提高自身体育教学水平,教学素养的同时深刻把握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容精髓,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导作用确定发展目标,以科学高效的方式向小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常识方面的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期在增强小学生个人体质的同时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希望自己琢磨出的以下教学概念能够为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一些参考。

一、寓教于乐,以兴趣为知识的桥梁

孩子们天性多动,所以单纯式填鸭教育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厌学情绪,所以在平时的体育教学方案设计中我们就应注意以丰富多彩的方式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笔者建议以学生为主体,鼓励他们多参与课堂活动。毕竟,重复性的单一体能训练会失去体育在学生心目中的魅力,寓教于乐则能告诉同学们一个“要我练变成我要练。”的道理,这有助于升华课堂效果。

首先,教师应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积极拓宽教学思路,丰盈教学内容,给孩子们以参与的乐趣与斗志。如跳远比赛,踢毽子比赛,投球比赛,小组接力等等我们都可以采取做游戏或相互竞赛的方式完成,这样原先单一枯燥的体育课堂任务就不会让孩子们感到畏惧很厌恶了。当每一场游戏或者竞赛结束,我们可以倾听民心,鼓励学生选出他们认为本领最强、动作最标准的同学,进行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长此以往,不仅能够极大地锻炼学生们的意志品质(比如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等),进一步的提高班级凝聚力,体育教师们营造激烈活跃的教学场景还可以给每个同学以自我展示的舞台,在积极参与的同时培养起个人的自信心和团队责任感,这对个人的素质拓展和班级的长远发展都是积极有益的。

其次,教师应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积极考虑运动场地的选取与布置,学生队列队型的设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尽量以生动活泼新鲜的外界环境想方设法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尽量使学生融入课堂活动中来。同时,小学体育教师自身还需注重个人的肢体语言是否丰富,示范动作是否规范等,要以饱满向上的精神状态带动学生们的精神状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从而在活动中达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二、寓教于学,以多媒体拓宽教学空间

小学体育的教学受众十分特殊,但其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传递信息、交换信息、储存信息、处理有效信息的过程。在数字化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应充分利用好各类资源,以多媒体手段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以多媒体手段辅助学生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教学设计更应结合新课标要求的标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体育图片、动态表格、励志音乐、有关奥林匹克运动会介绍等文字等充盈体育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而不能单纯受限于课本,进行重复填鸭式的灌输。要善于结合多媒体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由浅入深、鞭辟入里,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势,学会举一反三,从而拓宽眼界,拓展眼界,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鼻等感官,从而锻炼综合的空间思维能力以及综合运动能力。如此以往,寓教于乐,我们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上有效时间内的信息容量,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从而开发学生智力、创造力,并有效地培养其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理解力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平衡能力和全身协调能力。

三、寓教于严,科学手段规范学习态度

古语云:天道酬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保持严肃活泼的教学气氛,一张一弛的同时要严格要求学生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发掘自身的潜能。在小学体育教学课改实践过程中,笔者看到部分缺乏教学经验的体育教师,由于未能把握住小学体育素质教育的精髓,断章取义,盲目设计教学活动,只重视表面的追求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了从素质教育的深层次上追求学生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同时,由于他们断章取义,将避免单一的填鸭式教学理解为忽视运动技能的传授,将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与学科本身的设置目的、素质教育的目的对立至冲突的层面了,这样,不仅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亦不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所以,我们更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要寓教于严,以科学手段严谨的规范学习态度,在体育课堂评价中不仅要量化评价,更需要质性评价。

总而言之,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只用运用清晰地教学思路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才能发展素质教育,展现教学亮点,发扬教师风格,引导学生兴趣,从而受到师生满意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素质教育辅助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2]钟启泉、张华.现代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0.

上一篇:浅议小学体育的“内外兼修” 下一篇:海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