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栏跑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其克服

时间:2022-10-26 06:54:28

跨栏跑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其克服

摘要:跨栏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技术性较强,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所以从事跨栏者不但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心理方面也有特殊要求,恐惧心理是影响学生掌握跨栏跑技术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收集大量文献资料,探索恐惧心理的产生原因和相应的克服手段,对提高跨栏技术和效果,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跨栏跑教学;恐惧心理;克服;心理障碍

Abstract:Acrossing the column is an item that athletics inside technique compare the complicacy, the technique is stronger, request to be higher to the body character, so be engaged in to across the column not only have the good body character, but also also have the special request to the mental state aspect, fear the mental state is a creation to affect student control to across column run the one of the technical factors, this text pass to collect the large quantity cultural heritage data, investigate to fear the mental state reason with overcome the means homologously, acrossing the column technique to the exaltation with the result, have the actual meaning.

Keyword:Acrossing the column runs the teaching; Fear the mental state;

Overcome; Mental state obstacle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204-01

1.前言

跨栏跑属于短跑项目之一,不同的在于它是克服水平障碍的短跑项目,也是田径项目中技术较复杂,动作难度大,节奏性比较强的项目,对速度、力量、灵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强调全身协调配合,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它因技术本身固有的复杂性和对身体素质要求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学生常常出现“怕栏”的恐惧心理,不少学生对跨栏跑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导致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提高心理素质,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跨栏跑教学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2.恐惧心理和跨栏跑的内在联系

经调查发现,跨栏跑成绩优良者和成绩较差者,对栏的恐惧心态有关联,这种心理变化与跨栏成绩之间的内在相互联系,良好的心理状态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有助于技术、技能的掌握,并获得较高的学习成绩,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学习的良性循环,然而,如果具有不良的心理状态,则会使学习积极性下降,从而影响技术、技能的掌握,使学生成绩下降,这种相互作用会导致学习上的恶性循环。

3.跨栏跑教学中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

在跨栏跑教学中,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师教法不当的因素,还有其他方面如教学环境等的因素;我认为,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有其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

3.1 主观原因:①学生的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弱。②部分学生过于爱面子,害怕同学讥笑,担心碰栏、倒栏以致摔倒,担心动作失败等原因以致产生压力过大,从而产生自卑紧张心理。③学生意志品质差,缺乏自信心;不敢大胆练习,这样就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

3.2 客观原因:①教师的教法欠妥,内容枯燥以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示范动作不规范或者勉强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过重;过多的批评学生、保护帮助不得力等都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 ②因病假或者其他原因缺课,致使前后的跨栏技术衔接不上,在练习中出现无法过栏的情形等等,也会产生恐惧心理。③场地器材等安全措施不当或设置不够完备;此外,还有气候、环境等外部条件的影响。④跨栏跑的器材特点:跨栏跑要求人体在快速跑进的过程中连续跨越有一定高度的障碍,因此运动有一定的危险性,心理方面会对栏架容易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

4.克服学生“恐惧心理”的方法

恐惧心理在学生学习跨栏跑中带有一定的规律性、普遍性,使不少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如果在跨栏跑教学中,总是按照教学的一般模式进行教学,学生易感到内容单调或枯燥无味,所以,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动作规律等把感性的东西变成理性的东西,尽力使学生消除“恐惧心理”。

4.1 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完成动作的必要前提,也为学生克服恐惧提供了必要条件。由于跨栏跑在径赛项目中技术较为复杂,因此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可以从提高协调性,发展速度、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提高踝关节的支撑力量,有目的发展那些比较薄弱的跨栏跑的专项素质,逐步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学生对跨栏的信心。

4.2 合理运用教学方法:①正确优美的示范和生动的语言讲解;引起学生的兴趣,简要讲解动作技术要领,这些都能给学生信心完成动作练习,对学习跨栏产生兴趣,对一部分学生可建立良好的心态,减少对跨栏的恐惧心理程度。②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采用表扬的语言,对暂时完成不了任务或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少批评指责,更不能讽刺、挖苦。

4.3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改进教学器材和练习条件。例如在教学的开始阶段采用橡皮代替栏板的方法;另外,适当降低练习条件,例如缩短栏间距离和降低栏架高度的方法。

4.4 动作节奏感与栏感的培养:①动作的节奏感的培养;节奏感强或弱对跨栏跑成绩的好坏影响较大,因为能保证跨栏跑运动员肌肉长久工作能力的就是节奏。110米栏的栏间跑节奏用三步跑完,教学中也应训练三步节奏,步长分别是小,大,中。②不断强化栏感,克服“惧栏”心理;所谓“栏感”,就是对栏的所有特点与属性的精细感觉,其目的在于使练习者准确感受人与栏之间的关系,逐渐消除害怕心理。

5.小结

5.1 跨栏跑教学中,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等心理障碍是正常的反应,因为跨栏跑特有的器材特点、技术难度以及练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伤害事故等都是产生恐惧心理的主要原因;通过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手段,克服或减少恐惧心理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5.2 在教学开始阶段,为了让学生建立信心,就要在教学手段上选择,从实际出发,灵活多样,适当降底栏架的高度、栏距等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都应认真学习和利用心理学理论去指导教学,有效的消除学生恐惧心理,达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5.3 我感受到心理训练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应对这一项目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该项目时所产生的心理恐惧感,把技术和心理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对克服学生的"恐栏"心理,提高教学效果,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牟晓君.简析女生跨栏教学中恐惧心理的消除.四川体育科学.2001.12

[2] 李晴云.彭文杰.论跨栏跑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产生与克服.贵州体育科技2000.2

[3] 钱杰.用跨栏跑发展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体育师友. 2000.5

[4] 钟宁.浅谈跨栏跑运动员的心理特点. 体育科技.1993.4

[5] 沈钧毅.试论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障碍.福建体育科技.2002.2

上一篇:氛围.模式.方法 下一篇:论体育教学与学生的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