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聚焦:中学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时间:2022-10-26 05:33:58

本月聚焦:中学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事件:2007年11月19日―21日,第二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在广州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教育学会、广东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出席了开幕式。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全国政协委员王瑞璞以及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吴惟粤分别作了专题报告。来自全国的400多位中学校长共同探讨“中学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要安安静静的

针对目前一些中学存在的浮躁风气,陈小娅强调“要安安静静的办学”,要按照教育的规律办学。对于学校的发展,陈小娅提出了几个问题供校长们思考:一是示范性高中示范什么?她指出,“到目前为止,教育部没有评过部级示范性高中,但是不反对各地以这个牌子推动高中教育发展”。只是各地在评选创建示范性高中时,应该思考“示范性高中示范什么”这个问题。二是校长们要思考学校的特色是什么?有历史底蕴的学校则要思考如何传承学校的传统。三是创新型的人才如何培养,才能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四是在改革与发展中,学校如何进一步坚持教育公益性?学校的社会责任感如何体现?她认为校长们要做教育的引领者,要引领社会的发展,而非盲从社会俗念。

高中办学要避免千校一面

许嘉璐在讲话中说,高中办学要避免千校一面。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相互促进。

陈小娅认为,目前国内各级示范性高中总的来说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表率,但具体示范什么则要“因校而异”。每个学校应有不同的具体任务,如果都按同一模式和标准打造,将失去示范性高中的丰富内涵。陈小娅指出,每所名校都必须了解自己的特色是什么时候,优势是什么,不能人云亦云,“而是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陶西平也指出,学校之间有特色差别,教育才有活力。他认为,特色是学校价值取向

要有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

许嘉璐指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其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习惯,抑制他们的冲动的欲望,同时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而我们的中学教育多年来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却忽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践的能力。他提出,中学应减少教育内容和放慢教育速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

陶西平则对教育公平发表了新的看法。他认为,教育公平归根结底是要有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教育公平是“有教无类”的机会公平,是“因材施教”的过程公平,是“人尽其才”的结果公平。“人尽其才”是要重视不同类型学生智能结构的差别,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既要帮助学习潜力大的学生开发潜能,也要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水平,还要注重学生兴趣、爱好和优质潜能的发展。

(陈昭庆郑蔼娴)

上一篇:海外教育动态:英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等 下一篇:拳拳赤子心,殷殷华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