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扫地奶奶”蒋香兰点个赞

时间:2022-10-26 05:27:44

为“扫地奶奶”蒋香兰点个赞

浙江永嘉岩头镇南崖山是永嘉楠溪江著名旅游风景区的中心腹地,由于南崖森林公园林木茂盛,空气清新,山清水秀,为此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虽然景区不卖门票,没钱雇请专门的清洁工,可管理却不差,全长9000米的南崖古道总是干干净净的。每个经过那里的人,都会看到一位老人躬着身子,利索地清扫着台阶。当游客们得知自己脚下踩过的每一级干净石阶都是这位老人义务扫出来的,不禁纷纷竖起大拇指。

这位义务扫地的老人名叫蒋香兰,出生于1925年,今年已是91岁的高龄。若把整条步行道清扫完,她一般需要3天时间。为此,她平均一个月至少要扫坏六七把扫帚,每天在山路上行走扫地,一年也要磨坏近10双鞋。干旱时,山上水源严重不足,为方便游客用水,老人还自掏腰包,花费1.54万元在山上建起了一座水塔,其中不少钱还是跟亲友借的。儿子们给她的生活费,她从不买鱼肉,只买油盐,买扫把和除草剂成了主要的支出。

20年前,南崖山上村里还有少数人耕田种地,但通往山上的南崖古道,由于年代久远,部分石级路不再平整,两旁杂草更是把古道淹没得只剩下5 0厘米的宽度,路人行走十分不便。老伴儿过世后,蒋香兰决定着手修复古道。

“从阴历八月十五修到十二月十五,先把路两边的柴砍了,太窄的地方就挖路,坍塌的部分请砌墙的师傅来修。”蒋香兰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工钱一天25元,修路花光了她为数不多的所有积蓄。

古道修缮后,大量掉落的树叶易堆积,担心路人不好走,蒋香兰每天去清扫的时间更多了。随着3个儿子都外出经商或打工,为了便于扫地,老人索性搬到了南崖山顶居住。起初,子女并不理解,但因为母亲的坚持,也不再阻拦。

每隔一段时间,蒋香兰都会对步行道两侧的杂草和荆棘进行清理,一年她要除4次草。山路上没有水,她把喷药桶装得满满的,瘦小的双肩背着30多斤的喷药桶,洒完全程需要15桶药水,一年要用一百多瓶除草剂。一次,蒋香兰为了喷洒药水,走得离住处较远,打算回住处时,天已经黑了。她黑夜里走错了路,只得饿着肚子在草丛中度过一夜,第二天天亮才回到住处吃上饭。

景区对外开放后,来的游客多了,时常会丢下果皮塑料等垃圾,蒋香兰对步行道的保洁也更加用心了。塑料瓶、袋子,老人搜集好,转交村里的一位孤苦老人去卖钱。刮风下雨天,蒋香兰也会准时出门扫地,来爬山的年轻人都亲切地叫她“扫地奶奶”。

“下雨的时候,树叶会黏在地上,槐树叶尤其不好扫。”每次下雨刮风后都是蒋香兰最忙的时候。单调却不简单的扫地活儿,在她心里已成一桩“大事”,千万不能马虎!

蒋香兰20年如一日当义务清洁工,只因内心有个最朴实的想法:“见不得脏,不扫扫不舒坦。”她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她就会继续做景区的义务“环卫工”。

上一篇:论英语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下一篇:浅析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