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44例观察

时间:2022-10-26 05:15:44

资料与方法

选择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符合统计要求的144例患者,随机分为清肺止咳胶囊观察组72例,神奇枇杷止咳胶囊对照组72例,参与统计分析观察组64例,对照组67例。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和《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治疗方法:观察组服用清肺止咳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服用神奇枇杷止咳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在观察期间,禁止服用其他任何抗感染药物及止咳平喘药物。

观察指标:胸部X线测定、肺功能检查、安全性指标,血、尿、便常规及心、肝、肾功能等。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①临床控制:咳、痰及肺部音消失或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客观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积分值减少≥90%。②显效:咳、痰及肺部音明显减轻,但未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客观检查指标接近正常,积分值减少≥60%,但

统计学方法: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结 果

治疗前对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进行了统计分析,P>0.01,具有可比性。疗效结果见表1、2。从表1可见,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具有显著性差异,P

安全性评价:两组三大常规及心、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表明清肺止咳胶囊稳定性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讨 论

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变化。老年人中发病率甚高,占老年人总数的10%~15%。

慢支归属中医“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五常证治大论》云:“金不及……其发咳喘,其脏肺……其病喘。”指出了咳喘之疾,其病在肺,而肺之虚实皆可导致咳喘。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病疾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并创制了苓桂术甘汤、肾气丸、苓甘五味姜辛汤等方剂。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对本病的病因病机、防治等方面也有较详细的阐述,并有所发挥,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一整套中医中药防治慢支的临床经验。

20世纪80年代辨证分型渐趋规范,处方用药日臻成熟。临床观察中除内服中药外,还对针灸、敷贴等作了大量观察,并提出了各种冬病夏治方法。实验研究除了继续进行药理研究外,还涉及更多的方面。如肺气肿与肺血流图的关系,发现应用活血化瘀法,能改善肺的微循环,增加肺血流量的作用。又如对慢支虚证者的血浆环核苷酸含量的测定,观察到气虚和阳虚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在临床疗效上,据对几千例慢支资料分析、比较,表明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疗效是肯定的。

慢性支气管炎多数起病很隐蔽,开始症状除轻咳之外并无特殊,故不易被病人所注意。部分患者起病之前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喉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病史,且起初多在寒冷季节发病,以后症状即持续,反复发作。本病早期多无特殊体征,在多数病人的肺底部可以听到少许湿性或干性音,有时在咳嗽或咳痰后可暂时消失。喘息性慢支炎发作时,可听到广泛的哮鸣音,喘息缓解后又消失。长期发作的病例可发现有肺气肿的征象。

清肺止咳胶囊由北沙参、柯子、川楝子、茜草、栀子、紫草等组成,具有镇咳、祛痰、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功效。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清肺止咳胶囊能明显咳嗽、咳痰、心烦等症状及舌象、脉象,在改善肺功能、提高肺活量方面,两组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药新药治疗支气管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2 陈颖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上一篇:试论中医治疗法则 下一篇:痰饮证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