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局安全体系建设试点总结

时间:2022-10-26 05:09:29

粮食局安全体系建设试点总结

为确保大米质量安全,营造粮食行业大米加工经营质量安全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我县大米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根据《*县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实施意见》和《*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精神,我局于20*年5月份在全系统的18家大米加工企业进行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工作中各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进行了必要的投入,且责任落实,任务落实,整个工作开展良好,效果明显,通过考核评定,有10家企业*到了A级标准,8家企业*到了B级标准,为其它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广大群众吃上了放心的大米面粉,同时自开展信用体系创建工作以来,全系统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也未接到一起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举报投诉,粮食加工流通各环节以及各经营业主能够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生产和经营,无违法违纪违犯管理的现象发生,粮食流通领域购销秩序井然,整个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各粮食加工企业共有19家(10月份新成立一家),均属个体私营加工户,主要分布在全县各乡镇,加工能力一般在日产XX吨至XX吨之间,所加工的大米主要销售本地市场,少部分销往成都、重庆、广东等城市。

二、完善工作措施,确保工作落实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我局于5月6日以*粮[20*]100号文《关于制定大米加工经营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对该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县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加强了与相关单位的协作共事,县局组织召开了试点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动员大会,提出要求,落实了工作的具体任务。

2.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为具体落实工作措施,县

局制定了《大米加工经营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信用体系建设的原则,即:利用现有大米加工经营企业的基本优势,充分依靠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加强管理,规范运作,全面提高大米加工经营消费的安全信用水平。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即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有效规范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行为,规范流通环节的经营销售行为,建立健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销售记录,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应急体系建设,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等,使该项工作任务得到了逐项分解,层层落实,保证了责任到位。

3.建立考核制度。为了使信用体系建设能够*到预期的目的,县局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了专项目标考核,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加大了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督查督办力度,年底按百分制实行考核评定,凡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评比资格。

4.树立典范,联动整体。在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我局把基础条件较好,有辐射带动能力的十家加工企业作为重点,开展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工作,同时又将其余企业纳入了信用体系建设行列,取得了较好成效。

5.加大投入,确保成效。为了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局领导对工作中应开支的费用十分支持,特别是宣传工作,教育培训工作,专项整治工作等,先后投入资金*5000余元。

三、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监管机制

1.县局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了信用体系建设的协调机制,修订完善了食品安全管理的有关制度,制订了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职责,专项整治、监管工作职责,宣传教育制度,督查检查制度,举报投诉处理制度,信息报告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质量检验登记制度,经营主体准入制度,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等职责制度。

2.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机制。县局将各加工企业全部纳入了监管对象,局机关各股室为监管主体,并将职责任务分解到各股室,进一步强化落实了主管单位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责任,并要求企业安排一人作为信息员,与县局随时保持联系,报告工作情况及相关信息,形成了以企业为基础的全方位广泛覆盖的监管网络。

3.积极配合工商、卫生、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搞好大米加工经营的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对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市场管理,质量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我局都与相关单位密切协作,确保工作有效进行。

4.强化宣传教育。制定了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并上墙,在宣传教育工作中全面落实预案内容,同时配合县食安委组织的食品安全进农村宣传活动,开展了食品安全知识下乡宣传,在迎奥运法制宣传中同时宣传食品安全的有关知识,此外,还利用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提高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了群众的消费信心,提高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

四、注重监管环节,强化整治

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环节,是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我局以各企业为依托,加大机关各职能股室的监督管理职责,积极配合相关的职能部门,实现对企业的日常监管。

一是加强平时的日常管理。县局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为搞好日常监管,首先是对各企业建立了监管档案,设置了监管登记簿,举报投诉登记簿,食品安全事故登记簿,投诉及事故处理登记簿等簿册。其次是建立了日常监管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逗硬兑现。再次是实行量化考核评比以确定信用等级,同时实行动态管理,按照信用奖惩制度对大米加工企业实行分类监管,初步建立起了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体系。10月份,按照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县局对19家企业进行了考核,并评定了等级,其中A级企业10家,B级企业8家。

二是抓好粮食的常规检测,按照县食安委统一下*的检测计划,由河市大库和麻柳粮站两个化验室进行对粮食的常规检测,并定期向县食安委报告检测情况。

三是抓好专项整治,强化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我局主要是在重要的节日和重大的政治活动期间,进行重点的整治。如今年7—9月,为抓好奥运期间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我局专门印发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对生产加工流通销售进行了集中整治,使企业完善了相关的生产经营证照,提高了生产加工场地的各项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法人的食品安全意识,在整治期间无任何大小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我们的贡献。

以上是我局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简要工作情况,不妥之处请指正。

上一篇:粮食局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的总结 下一篇:粮食局防汛抗旱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