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时间:2022-10-26 05:07:48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摘 要:在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中,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当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具体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相应解决的对策。

关键字: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问题 对策

一 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现状分析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综合分析与衡量,结合时代特点,根据本身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发展路线。

对大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的前提下,在认真分析当前环境形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从事的工作所做的方向性的计划安排。所以在人才培养与职业规划工作过程中,大学生本身才是实施的主体,而学校应该在软件、硬件的建设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并在实施过程中给予全面的辅导与保障。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情况下,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许多职位招不到人。可见,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因是大学生没有对自身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职业目标模糊

大学生处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职业规划既要有较高的奋斗目标,又要对自身体力、智力、能力做充分的考虑。在这一阶段,个人将认真地探索各种可能的职业选择,对自己的天资和能力进行现实的评价,做出相应的职业决策,并最终实现初次就业。但是大学生的知识储备、社会阅历以及对自身的了解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导致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往往暴露出很多问题,走入误区。在调查中发现,几乎一半以上的毕业生对于想要进入的行业发展前景没有仔细研究过,他们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公司的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等等,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有的大学生就业目标定位过高过于理想化。许多同学目标缺失,没有发展方向,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追求,学习工作也会缺乏动力。由于目标缺失,也导致了社会实践的方向不够明确。

2. 自我评估不够客观

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决定职业生涯选择的重要因素,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在科学的自我认知基础上进行的。自我认知是对个体本身的一些特质进行的客观分析,即发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为进行职业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自我认知主要从兴趣、需要、价值观、能力、气质和性格几个方面入手。不少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比较片面,缺乏综合性,多数学生在就业时没有关注到自己的性格适合哪一职业,只关注能否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在上大学选专业时也没有考虑到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基本上考虑哪个专业比较热门且容易就业。在自我认知的方法上主要从主观的角度或者是朋友、同学的评价中获得反馈信息认识自己,缺乏具体量化的评价,很少人掌握并使用标准化的职业测评工具认识自我。

3. 规划意识比较薄弱

目前,很多大多数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和内容,也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不了解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步骤,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技巧和方法。于是,很多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根据自己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做出判断,缺乏对自己的正确定位和就业环境的分析,没有长远合理的目标规划。

4. 价值取向有失偏颇

目前,很多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判断标准,正在由以往的理想主义变为明显的务实主义,即过分看重经济因素。择业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追求实惠和功利化倾向,更注重职业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职业的理想价值。由于过多地考虑经济因素,而使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走入歧途,降低了就业的成功率。

三 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水平的对策探讨

1.大学生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大学生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学生阶段就要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首先,大学生要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个性特质,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全面分析,并且在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劣势的基础上,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目标,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措施,实现职业理想和目标。通过参加学校职业生涯课程的学习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和主要内容;积极参加大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兼职活动等了解潜在的职业机会;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竞赛,培养自己的规划能力和意识。

2. 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国外,生涯教育从小学阶段就已开始,而在我国,则是由于近年来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才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问题。时代在变,我们当前需要讨论的已经不是要不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而是如何引导和支持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当前特别要教育大学生的是树立以下四个重要观念:一是自我负责的观念。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前途,不要指望别人来对你负责;二是切合实际的观念。职业生涯规划既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是理想和现实妥协的产物,不要追求所谓的最好,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能马上实现时,要学会采取变通的方法;三是互相配合的观念。不要仅仅考虑到行业、企业和职业如何匹配自己,更要考虑自己如何匹配对方;四是终身探索的观念。职业生涯规划是过程,不是结果,没有一次就能规划好的职业,必须学会适应变化,及时采取应变措施。

3. 学生方面应当尽快提升自我评估与定位的能力

自我评估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只有清楚地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识,才能对自己的职业方向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因此,开展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必须提升自我评估和定位的能力。

4. 建设专业化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

首先,针对当前缺乏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状况,学校应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长期、系统、专业的业务培训,培养专门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就业指导工作者,使就业指导人员形成一个专家型、学习型的管理团队,是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其次,要加强不同层次的教师队伍,增加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人才交流,让学校更了解企业,让企业更贴近学生,逐步建立专职指导教师、兼职培训人员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组成专业水平由高到低的多层级、纵深型的教学队伍。

参考文献:

[1] 李伟威. 浅析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J].教育园地.2012(1). 99-101.

[2] 梁 明.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校园建设. 2011(7). 240.

[3] 高 云.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院报.2011. (12).113

[4] 王 帅.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1(16).235

[5] 石建新. 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论坛. 2011(7). 157-158.

作者简介:李睿(1984-),陕西咸阳人,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西安邮电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功能探讨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现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