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10-26 04:58:58

关于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问题的探讨

摘要:县乡公路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我国纳入统计范围的公路构成中,县乡公路一般是指县级公路和乡镇级公路,又叫农村公路,不包括村级公路。公路建设资金短缺特别是县乡公路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是一直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公路建设的主要问题。根据国家现行的政策,实施收费经营管理的公路只能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实施收费还贷政策的公路,其技术等级最低也必须是二级和二级以上,更何况目前这一政策还有技术等级上调的趋势。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

1 农村公路建设推进中主要存在问题

1.1规划性缺乏,随意性大。

县乡道路以及通村公路的路线中都有这个问题。农村公路线路规划应该以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布置,以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前提,以服从于生产力布局,城镇体系规划和综合运输格局为宗旨,构建“承上启下、集散疏解、内联外接、运行可靠”的公路网络体系。然而在具体实施中,新建和改建道路大多根据以往的道路基础修建而成,缺乏整体规划,随意性较大,线路的走向、线型、结构和功能不尽合理,技术性能差。线路线型技术等级的确定往往不经过专家论证,综合评价,常常行政领导说了算。结果是导致一些线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差,道路的技术性不强,规范执行不严,安全性、舒适性差。

1.2工程存在标准执行不够严格、施工操作不规范、重主体轻附属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路肩宽度不够、不密实、不成坡,不利于排水;有些路段的护坡不处理,以致局部冲刷严重,板块下掏空,影响道路正常使用;路肩宽度不够,又不设会车道,车辆不能交会;路面板块旁直接做排水沟,行人行车都有安全隐患;混凝土路面不设胀缝或施工缝处理不规范,盛夏时板块膨胀拱起,发生行车事故;混凝土路面伸缩缝不进行灌缝处理,雨水下灌,产生唧泥、啃边、乃至断板;混凝土路面压纹深度不够,抗滑性能差;不设交通安全设施,或设置不合理不规范,存在通行安全隐患等。

1.3全保障配套措施不到位,交通安全事故频发。

由于多数农村公路是在自然形成的毛路基础上改造建设,很少或者没有考虑通车安全质量。线形条件差、急弯多、视距不良;缺少路肩,又未设汇车道,会车困难;依沟傍河而建,高填土路段多,没有防护措施;靠近城乡人流集散地,行人行车频繁,人流车流混杂;是普遍现象。而另一方面,路面质量的改善,交通机动化水平提高速度快,导致运营车速显著提高、交通参与者更为复杂,在道路的结构、线形等技术指标都没有得到改善,又末配置足够的安全设施的情况下,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交通安全形势严峻,大大降低了农村公路的使用效率。

2 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养护资金来源的难题

农村公路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形成线路多、里程长、分布广、密度大等特点,传统的县乡公路养护办法和政策远远落后于新的公路发展形势。长期以来,农村公路建设重建轻养是个普遍的问题,固然是由于对养护重要性认识不足,但究其根本问题还是由于养护资金没有来源。建设资金的筹措已是十分困难,养护资金的筹措再无潜力可挖。如果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跟不上,必将导致农村公路失管失养,群众集资修路的血汗钱就会付之东流。不能搞好养护工作,势必造成农村公路前修后坏,发挥不了其应有作用,老百姓得不到实惠,修路的积极性也会被挫伤。

2.2建设技术低水平带来的养护问题。

农村公路的等级一般较低,参加施工的队伍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机械化程度低,土技术、低水平的施工队伍占农村公路施工的大多数。加之农村公路本身的勘测、设计水平不高,建设质量很难保证,势必也增加了养护的难度和投入。

2.3养护专业化、机械化难以实现。

专业化养护,不仅指的是队伍的专业化,而且还包括养护作业内容上的专业化。随着国家养护运行机制“退事改企”改革改策出台后,道路的养护管理和生产相剥离,实行养护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现在的养护公司为生存不能不追求经济效益,在“重建轻养”偏颇指导思想仍然得不到纠正的今天,更多承接建设工程不失为养护公司一项明智的选择。施工一旦紧张,技术人员紧缺,直接削弱了养护工程的技术管理力量。

通过这几年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已是面广、线长、量大,县道上现有的路政管理机构已难以及时处理路障和损坏道路行为。一些载重车辆为了逃避收费站,从农村公路上绕道行驶,对农村低等级的公路,尤其是四级公路的损害是巨大的,而县级公路路政管理覆盖不到这些道路。因为此类情况较多,有当地群众自行组织上路拦截行驶的重车,或设置路障,既不安全又不合法。

3 应对的措施及办法。

3.1坚持农村公路的建设标准,有序推进建设进程。

农村公路建设目前主要靠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投入,县、乡镇、村财力较弱。筹资能力有限,基本无力投入的现象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和贫困地区尤为突出。农村公路又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必须要综合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捷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等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路线方案和路桥技术指标。农村公路建设仅由交通一家来做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力量,科学规划,分布实施,坚持量力而行、持续有序地推进。

3.2 建立完善的养护机制,推行专业化养护。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公路养护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公路投入运营里程的增多,需要养护的路面养护工程。多年来公路养护改革一直在进行,一直在摸索,现在农村公路建设的新形势,又带来了新课题。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所产生的地域影响,对等级低、自然条件特殊等难以通过市场竞争进行养护的农村公路,可以采用干支搭配、建设、改造养护一体化捆绑招标。在统一管理体制下实现管理模式多样化。

3.3 要重视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完善农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

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的死亡率和特大事故的发生率,为保障行车安全提供良好的公路环境。农村公路安保工程是一项有着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民心工程,深入开展农村公路安全保障技术研究,针对农村公路的特点,依据交通事故易发或多发地点、类型及危害程度,以现场交通安全诊断和典型交通事故成因分析为基础,结合线路段的实际情况,形成适合农村公路特点的节约型有选择的设防安全技术标准以及系统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体系,采用交通工程全技术措施,治理交通安全环境,以达到预防事故、降低事故率、减少死亡率、提升农村公路安全可靠性与服务水平。同时必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在环保、景观灯方面的协调,真正达到安全、节约、环保、优化、美观的效果。

结语: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制定的新的政策、方针,还要靠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更要靠广大的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完善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管养、安全运营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信息体系、培训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具有可持续、和谐、通达功能的农村公路系统。

参考文献:

[1]周毅;县乡公路养护体制改革[D];长安大学;2005年

[2]秦晓丽;陕西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政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3]田芙蓉;我国县乡公路建设资金筹集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

上一篇: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设计的运用 下一篇:浅谈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