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研究

时间:2022-08-21 09:02:01

关于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研究

摘要:本人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研究了筑施工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控制建筑施工成本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研究

1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现实意义

1.1 加强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施工企业摆脱困境,增加收入的需要。目前施工施工企业已推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将面临着严峻的市场考验。现在建筑市场放开,实行招投标制,并且标底压得都非常低,要想创造效益唯一的出路就是强化内部管理,苦练内功,向内部挖潜要效益。因此,加强项目成本控制是目前一条非常现实的途径。

1.2 加强项目成本控制是适应市场竞争形势,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需要。随着施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今后一段时期,施工施工企业将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挑战,施工企业的经营环境难有大的改善。增收提效,强化成本控制与索赔将是今后加强经营管理的重点。这就要求施工施工企业要把各方面的工作统一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上。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钻研、调整和完善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将企业管理从实物管理转向价值管理,从而使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

2 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经营管理不善而导致的成本浪费

在管理上还处于初级、粗放,经验管理的层面上,缺乏一套有效的约束管理体制,其具体表现在成本控制的定位不清,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和企业经营者没有认识到成本控制的确切定位,比如不知道成本控制的准确数字,而导致成本的支出过多。其次就是职责不明确,各个部门之间没有划分具体而导致责任不到位,成本的控制也就没有做出明确的划分,从而也就会出现粗放的现象,再次就是控制的程序环节缺乏系统化,成本的计算方式、方法不科学,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2.2 建筑材料的选择不当以及建造过程中造成浪费

建筑材料的控制对成本的节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材料的控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材料的订购、材料的价格和材料的用量控制,然而有的企业在选材上不注重价格质量的对比,选择一些价格较昂贵的材料增加了预测的成本,购入较多的材料货物,加大储备,从而使材料积压,占用大量的资金,还有的一些材料的质量不好,在建造中无法使用从而导致浪费。

2.3 机械的不合理运转造成的浪费

在施工中,机器的使用不当造成浪费,例如多台机器同时大量的运转,有的机器没有施工作业,而干运转,不仅造成电量的浪费,而且也会造成机器的磨损,增加不必要的机器维修费用。并且有时较小机器就可能完成的任务却租用了较大的机器,有时机器也可能会长时间的闲置,增加租用的费用。在机器保护中管理不当造成浪费,如下雨天不对机器进行遮盖,造成机器零部件的生锈损坏,就得找施工人员的维修,增加成本。

2.4 工作人员的不合理引进和窝工现象的存在

有时企业刚招标成功,就引进了技术建造人员,而工地尚未施工,一些工作人员已经到场,这样就不得不增加员工的工资费用。例如2010年上海某建筑企业,招投标刚刚落实,但一些施工的技术人员早已进入场地,使得老总不得不承担这批人员的工资费用。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力度不够一些工作人员进行窝工,本来可以一天完成的工作量,却拖到用两天三天甚至更多天来完成,造成多余的人工费用支出。

3 控制建筑施工成本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所谓的成本控制就是基本的设计,施工材料选择,施工过程中等一系列的管理控制。使成本处在预算规划的范围当中。那么在企业成本的控制策略当中也要根据成本控制的内容来进行,否则就会徒劳无功,达不到成本的控制目的。当前的各个施工企业已经认识到在建筑施工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在施工中,各个企业的成本控制还处在弱化的阶段,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关成本控制制度,推行了责任成本控制,但在落实上还是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成本的控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国现在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是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仍处于算账,报账型向经营型转变,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在一些承包体制不健全,成本控制的规章制度不完善,比较简单、粗糙的控制成本控制,这样的成本控制现状势必会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建筑施工领域就要对我国企业在施工成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控制好企业的施工成本,促进新形势下建筑行业的发展。

3.1加强管理,做好对企业成本的估算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预算管理,改变以前粗放的现象,明确成本控制的比例,明确责任,施工的管理人员要进行实地考察,监督生产的过程,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作出预算,控制管理的程序必须得系统化,成本的计算方法要科学化,应对施工各个过程中的施工方案进行比选,选择最优方案,并且也要加强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现场的管理。这些都影响着成本的控制,而且也属于管理的范畴,因此要做好管理工作,在管理上进行控制,尽量减少浪费,从而达到保护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3.2 科学合理的控制材料费用

在材料的订购方面,要选择优秀的采购员,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首先要货比三家,看谁家的价格合理,再做决定,并不是价格昂贵就意味着质量就好。在材料的储备上,要尽量的减少占用资金,要掌握进料的批量和数量,在材料质量的监督上要严格把关,一些采购员可能会隐藏私心,选择一些质量较次的产品,耽误施工,造成麻烦,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浪费。还可以不同类的材料采用不同的采购原则、采购制度,结合材料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3 减少机械的成本浪费

要充分利用机器,不能造成机器的过度开放运转,也不能让机器闲置不工作,要提高机器的利用效率,一台机器可以多用,这样就不会出现大量机器运转而出现损坏,增加机械维修的费用。每天也要做好机械工作的记录,比如是否存在停电现象,是否有质量改进情况,做好维修人员的安排,尽量减少维修人员工作不到位耽误工程的现象,对一些施工长使用时间长的机器可以采用购买方式,而对于一些使用时间较短,购买起来价格又昂贵的机械可以采用租用的方式,尽量租用一些小型实用的机械,少租一些大型机械,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3.4 控制人工费用的支出

控制人员费用支出,在这里可以根据施工的进度制定工期,避免一些施工人员拖延工时的现象,提高工作人员控制成本的意识,尽量减少工作人员不必要的浪费,还有做好建设落成之前人员的引进工作,不要出现还没有开工,一些施工人员已经到场,导致人工的浪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也可以采用包干的办法,利用这一办法进行成本控制,将工作任务落实到位,提高工作效率,并对每天用工数量进行连续记录,完成项目后与报价清单进行对比,找出成本控制出现的问题,然后再对其进行调整修正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4 结束语

企业成本的控制应该是全方位的,上到项目工程管理者和企业经营者,下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都应有控制成本的意识,全面的投入,将施工中的成本控制好,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核心和根本。在新形势下,建筑施工成本的控制同样关系到建筑行业的发展,积极有效的利用资源,合理的控制建造成本,对于一个建造企业来讲具有建设性的现实意义,只有加强成本的控制才能使企业具有优势,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使得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郑阳关,张永福.论民用建筑施工成本控制[J].工程管理,2012,(08).

[2] 张书明.关于网络募捐的监管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05).

[3] 刘巧娣.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途径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12,(06).

上一篇:多塔复杂高层结构设计 下一篇:城市规划中城市设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