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心跳和译家的心跳

时间:2022-10-26 04:12:41

作家的心跳和译家的心跳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各种舆论涟漪波波荡漾,至今余波未平。不过,虽有争议,主流声音相对一致,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的赞许之言堪称代表:“莫言得奖,太棒了!莫言是人民的文学家,一个中国土地里长出来的人民文学家。我希望他的得奖是为中国打开一扇门……”可不是,一夜之间,莫言的书,不但国内洛阳纸贵,国外也是一纸风行。遥远北欧瑞典文学殿堂的那扇白色的门乍看似窄,但它确确实实是通向广袤世界的宽敞之门。

很久以来,人们似乎达成普遍“共识”:诺奖离中国十分遥远。如今莫言获奖,似乎又听到了新的“共识”:早就该得,与莫言比肩者何止几位。不错,获奖决不意味莫言乃“中国作家之最”,倘若把诺奖颁给实、贾平凹、余华等,相信舆论也是一片“实至名归”之声。因此,我们关心的是,既然莫言不是当代“硕果仅存”的作家,为何偏偏他能独占鳌头,获此偏爱?由此,就绕不过“译者,是人类文明的邮差”之命题。

倘若没有葛浩文,没有陈安娜,也许莫言走出国门的步伐没有那么矫健。译家的居功至伟,显然无可讳言。由于“中国作家没找到好翻译”,长期以来,世界文坛对中国文学的关注,缺位多多。但“找到好翻译”,谈何容易?首先是老外汉学家屈指可数,而有高水准的更是凤毛麟角。其次是此活儿非老外莫属,国人用异邦母语翻译者,失败居多。如何让外国译家怦然心动?《收获》杂志执行主编程永新的一个简单判断非常传神地道出了个中三昧:一部好的翻译作品,不仅能听到原作者的心跳,还能听到翻译家的心跳!换个角度说,正是由于译家看到原作时的“心跳”,才让他有兴致和耐心着手翻译,甚至不计报酬,乐此不疲。那么,吸引译家“心跳”的元素,又是哪些呢?值得玩味。

莫言的译家葛浩文功不可没,他采用的译法“非常巧妙”。怎么个巧妙法?用德国汉学家顾彬的话说,“他不是逐字、逐句、逐段翻译,他翻的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葛浩文对作者的弱点知道得一清二楚。他把一切都整理好,然后翻译成英文,语言比原来的中文更好。他多年来一直这样做,因而在翻译市场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因为如此,这些中国作家的作品是被从英文翻译成德文,而不是从中文翻译成德文。”对于这样的“巧妙”,译界多有微词,认为违背“信雅达”基本原则。不过,顾彬此话中有一句值得再三推敲,即“语言比原来的中文更好”,也就是说,译家由于知道本土读者的口味,就把作家说不到位或者读者无法理解的语言,技术性或艺术性处理了,甚至比原文更好。当然,对于真正的大师作品,或许必须严密紧扣字眼,尽量避免任何的疏漏。可是大师级的译家也不能小觑,他极有可能在掌控整体的基础上锦上添花。好的译家,必然纵横捭阖融会贯通,通过其译笔,你不但能看到作家的心跳,也能看到译家的心跳——这样的翻译文字,才是上乘的,才能击中灵魂。

愿乘着莫言获奖的东风,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理想夯实到具体举措中。愿更多的形形的“译家”,感受到中国文学艺术家的美妙心跳,并将此心跳化为他们的心跳。

【原载2012年12月17日《今晚报·肝胆篇》】

上一篇:鲁迅的生死观 下一篇:“王教授”与中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