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教材功能 彰显课堂魅力

时间:2022-10-26 04:02:25

发挥教材功能 彰显课堂魅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师要成为教材的真正主人,从教学目标出发,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加工处理,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充分发挥例文的功能,以课堂为载体,构建既扎实有效又富有魅力的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有机重组——道是无晴却有晴

作为比较定型的教材,其编排顺序、文类组合、单元结构均是较为固定的,利于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但是,教学过程中,如果未能根据学情灵活地处理,就容易使教学程序化、刻板化。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文本特点、教学需要等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机重组,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例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教材紧紧围绕“月是故乡明”这个主题选用了四篇课文(精读课文《古诗词三首》《梅花魂》和略读课文《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整组教材从导读到课文再到回顾拓展的各项内容,都是紧紧围绕“乡思”这一专题来安排的,且这些内容前后都有联系、有照应。根据这一编排特点,在本单元教材处理中,我进行了有机重组:一是把回顾拓展中的“日积月累”安排在《古诗词三首》教学的后面,因为《古诗词三首》中的《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思乡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之情。而“日积月累”中的内容也都是表达乡思的诗句,学完古诗词再让学生背诵“日积月累”的内容,这是对课文学习的有效拓展。二是把“交流平台”的教学安排在这几篇课文都学完之后,而在习作教学之前。因为教学“交流平台”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抒发感情的方法,即领悟表达方法。在课文都学完之后,引导学生归纳、梳理表达方法,这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基础,符合学生由读到写,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在教学中,对整组教材的有机重组,便于学生有层次地学习、理解知识,课堂教学过程节奏也会更为紧凑,从而激活了语文课堂,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恰当取舍——只留清气满乾坤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课文篇幅长,教时少,这就构成了一对矛盾。如何在有效的时空里,消化大篇幅的阅读量,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呢?这就要体现在教者对教材的驾驭上。教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课标的学段要求等对教材内容进行恰当的取舍,从而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如《将相和》这篇课文十分冗长,写了三个小故事,每个故事又都有自己的起因、经过、结果。如果不分主次,从头道来,不仅浪费时间,也不符合学习规律。三个故事比较,第三个故事是主要的,它既体现了题意,又是全文发展的高潮。我把它作为重点读议的内容,力争读深议透。前两个故事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和铺垫。读议时只需抓住最能突出人物品质的章节,其他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己解决,让其自学自悟。这样对教材进行“删”的处理,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又使课堂更加精炼简洁,节约了大量时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增补空白——柳暗花明又一村

课文中有些内容跳跃性强,留白处多,学生接受起来有困难,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难免会使学生似懂非懂,一头雾水。因此,在教学这类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文中的“空白”处,发挥想象,合理地填补一些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种教法,可以达到开辟学生思维的另一方天地的效果。

例如,有一位教师执教《白鹅》一课。教师抓住“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品味白鹅的高傲,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写法。

师:作者用“高傲”来形容白鹅,到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生: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师:你知道作者丰子恺为什么这么喜欢白鹅吗?

生:因为这白鹅太有趣了,会看家,让人喜欢。

生:它是一位朋友在远行前送的,是友谊的象征,看到它就想起了朋友。

师:大家说得都有道理,还有别的原因吗?(没有学生举手)同学们有所不知啊,(教师投影出示一段资料并朗读)这篇文章写于1946年的战争时期。当时,作者一家搬到重庆郊外的荒村生活,条件艰苦,内心苦闷。作者在读书作画之余,种菜、养鹅,排遣苦闷的心情,始终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作者后来回忆说:“正是这只高傲的、有个性的白鹅打破了寂寞,使死气沉沉的生活有了一点生气,使我苦闷的心灵得到一丝安慰。”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们再来欣赏丰子恺老人这两幅看似简单的画时(投影出示课文插图),我们仿佛听到了老人的心声,他在对白鹅说什么呢?

生:白鹅,我真喜欢你的高傲,有个性。

生:你陪伴我走过了那段艰苦的时光,真是感谢你!

生:每当回忆起那段日子,就特别地想念白鹅,是它在我苦闷的时候安慰我。

师:听得出来,既有喜爱之情,也有感谢、思念之意啊!

这个环节的精彩之处就在于适时地增补教学内容,增补了一段文字(描述丰子恺先生的一段经历)和两幅画(丰子恺先生的《白鹅》),将文本内容和课外资源联系沟通,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延伸,帮助学生走进了作者丰子恺,走进了文本,使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产生了深刻的共鸣。这便是增补教学内容的魅力。

总之,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成为教材的主动使用者,立足教材,挖掘文本的优势,弥补文本的不足,灵活地使用教材,让教材发挥更大的功能,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熠熠生辉,彰显无限的魅力。

上一篇:紧贴心灵 牵动情感 下一篇:让语文课堂成为最近人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