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的价值评估

时间:2022-10-26 04:01:42

SEA的价值评估

摘 要:战略环境的价值评价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有力手段。环境价值内涵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遗传价值、存在价值,而这些价值的实现有赖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调节气候、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净化环境和保持水土等功能的发挥。SEA价值评价,切入点是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结合目前生态学前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内涵和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思考战略环境价值评价的方法,在SEA价值的定量评价上做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战略评价;环境价值;生态系统服务;指标;方法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016-03

所谓SEA的价值评价,就是在SEA影响评价的基础上融入环境价值评价的因素,在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更加注重环境资源价值因素,更加注重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在SEA的价值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通过目的、方法和标准作用于客体,从而发挥主导作用,相应的,环境随主体的作用方式不同而呈现不同状态。

一、环境价值及其评价意义

SEA的价值评价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有力手段。对于环境价值,主要包括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部分,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包括选择价值、遗传价值和存在价值,它们的联系(如下图所示):

直接使用价值即物质生产价值。比如,有的植物群落的生长为了给城市提供苗木,可用苗木价格衡量。间接使用价值包括生态环境功能价值(包括碳氧平衡、吸滞粉尘、净化空气、降温增湿、防洪避灾、营养物质循环、土壤养分积累)和社会效益价值。这些功能和效益不能用直接的货币形式表现出来,但可用间接的方法计算。选择价值,指人们为了保存或保护某一环境资源,以便将来做各种用途所愿支付的数额。遗传价值,是为后代人保留的使用价值或非使用价值的价值。存在价值,这部分价值包括由于环境资源的存在而给外界带来的发展机会。比如说,公司周围有绿地,良好的厂区环境可以加强对外形象宣传,吸引更多投资等。

对环境价值进行战略评价,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从环评角度来看,在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自1979年建立以来,一直为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保驾护航。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持续保持的高速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应该从源头抓起。在政策、规划、计划制定之初就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把环境保护的目标融入到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去,以保证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中国规划环评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现状描述性指标多,预测性指标少;对生态系统和经济联系的综合性指标缺乏,而现代生态系统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综合体,人类的活动使全球生态系统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到损害,导致全球的生态环境危机,进而使人类的发展受到威胁。不难看出人类社会的活动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相互协调的方法,以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的破坏,同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又能作为一个衡量标准来约束人类活动,将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人们对自然界进行利用和改造的过程,不但要注重自然资源的直接消费价值和市场价值,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及其价值。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更重要的是支持与维持了对人类文明至关重要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作为生态学的前沿课题之一,不仅可以评估对于现存生态系统的价值,也可以反映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带来的价值变化,因此,在SEA的评价指标中纳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指标,可把环境与经济价值直接相连,为SEA价值评估的定量分析开辟了途径。

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测量方法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在西方兴起的标志性著作《自然服务:人类社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Daily等,1997)中对生态系统服务给出如下定义:Ecosystem services are the conditions and processes through which natural ecosystem and the species that make them up sustain and fulfil human life(生态系统服务是支持和满足人类生存的自然系统及其组成物种的状况和过程)。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国内学者定义生态系统服务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维持会生产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支持和满足作用的产品、资源和环境,称为生态系统服务。”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的产品生产、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气候气象的调节和稳定、旱涝灾害的减缓、土壤的保持和肥力的更新、空气和水的净化以及废物的分解、物质循环的维持和稳定、农作物和自然植被的授粉及其种子的传播、病虫害爆发的控制、人类感官心理和精神的益处和人类文化的源泉。

针对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的内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对以上指标进行定量的测量,目前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替代市场技术,它以影子价格和消费者剩余来表达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测算方法多种多样,有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旅行费用法和享乐价格法。二是模拟市场技术法,以支付意愿和净支付意愿来表达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测算方法主要是条件价值法。

Costanza在1997年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估算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来完成的。其技术路线为:首先,根据一定的标准,如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方式或生态系统的自然状况,将研究区域内的生态系统进行分类;其次,根据不同的测算方法,计算各种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单位面积资本;最后,计算总资本,汇总得到总资本结构表。因此,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

Vt=∑SI*PI

式中,Vt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Si代表第i类生态系统的面积,Pi是第i类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n为区域内生态系统的类型。

三、融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战略环境评价

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融合进战略环境评价的各项指标,是SEA价值评价的核心。在方法上,引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可以针对各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服务功能体系,在定量范围内,来分别考察规划对其造成的影响。比如说:

第一,调节气候功能评价。城市林地在夏季的降温作用可直接减少城市空调的使用,故而这项功能可用替代成本法即减少空调的耗电费用来衡量。比如,一株大树蒸发一昼夜的调温效果等于1.046 kJ,相当于10台空调机工作20 h,以室内空调机耗电0.186度/台,电费按0.140元/度计,则为0.1344元/台。以林地树木100株/hm2,每年按60 d使用空调器计,则生态系统调节气候功能的经济价值可计算。

第二,固碳释氧功能评价。目前对于生态系统调节碳氧平衡的价值,有三种不同的认识。欧阳志云等认为固定二氧化碳与释放氧气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将两者价值相加作为其价值。陈光清等却认为固碳与释氧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取两者较大值作为维持碳氧平衡的价值。薛达远等则认为固碳与释氧为同一过程,为不重复计算,则略去释放O2价值的评估,直接将固定CO2的价值作为维持碳氧平衡的价值。由于目前尚缺乏公认的评估生态系统固定CO2经济价值的方法,参考前人工作经验,比较运用造林成本法及碳税法评价生态系统固定CO2的间接经济价值;而生态系统释放氧气的价值用释放的氧气量与氧气价格的乘积衡量。

第三,保持土壤功能评价。首先确定每年减少的土壤侵蚀量,然后再评价减轻表土损失、肥力损失和泥沙淤积灾害三方面的价值。

第四,涵养水源功能评价。根据水量平衡评估水域涵养水量。涵养水源价值为年涵养水量乘以水价。

第五,减弱噪声功能评价。目前对森林生态系统降低噪声价值的估算是以造林成本的15%计。

根据以上方法,在SEA价值评价程序中,应在清楚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基础上,对环境进行价格核算,并对目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分析规划造成的服务功能变化,并拟定方案。

四、SEA价值评价中的主体要求

纵观环境历史,造成污染和破坏的主要能动力量是人类,而人类最有力的武器是科技。在环境尚没有作为问题被人类意识的时候,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如何运用科学技术创造出巨大的经济财富。从哲学层面讲,即更侧重于工具理性。科学技术成为工具理性的手段是因为科学技术所采取的技术路线对自然、社会改造的力量巨大,从而获得人类追求物的效用最大。在论及科学技术作用时,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这个科学论断有力阐明了科学技术作为工具手段对人类社会的重大作用。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工具手段的作用,是从科学技术的技术路线对物质资料与自然界改造开始的。在科学技术尚处在萌芽时,科技的工具理性的张扬是无可厚非的,它体现了科技和人类的强大征服能力。但在工具理性的驱使下,理性由解放的工具退化为统治自然和人的工具,导致环境困境,而要解决这些困境,就必须由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让度,在价值理性视野中,关注的是生态文明,重在可持续发展。

在SEA的价值评价中,作为评价主体的“人”必须考虑战略的生态保护,即“通过对战略所引致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环境后果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或战略修改、调整建议,以避免或尽可能降低由于决策失误带来的消极环境影响,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

总之,SEA价值评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力手段。只有在政策制定、规划设计中有效融入环境价值评价要素,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才不会遭遇挫折。同时,要加强SEA价值评价的方法与工具的研究和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 包存宽,尚金城.战略环境评价的工作程序[J].上海环境科学,1999,(5).

[2] 恽晓雪,包存宽,欧阳丽.中国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探讨[J].四川环境,2009,(2).

[3] 王胜利.中国规划环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商业时代,2009,(20).

[4] 朱祉熹.中国战略环境评价中的情景分析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0.

[5] 于洋.绿色、效率、公平的城市愿景——美国西雅图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09,(6).

[6] 胡慧华.价值理性的重建及其当代意义[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7] The 1999 Cabinet Directive on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Policy.Plan and Program Proposal.1999.

[8] Ma Chunbo,Stern.D.China’s Changing Energy Intensity Trend:A Decomposition Analysis.Energy Economics.2008.

[9] Alexandra Jiricka,Ulrike Probstl.SEA in local land use planning-first experience in the Alpine State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2008.

[10] 尚金城,包存宽.战略环境评价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8.

[11] 王祥荣.城市生态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60.[责任编辑 吴高君]

上一篇:土地托管: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的探索与启示 下一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及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