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评价体系探索

时间:2022-10-26 03:56:35

宁波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评价体系探索

【摘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事关民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本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及其范围界定出发,探索构建一套既能满足宁波市政府评价需要,又能客观评估且简单易行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评价体系。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评价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事关民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本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关键所在。根据宁波市“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宁波市要在“十一五”的基础上显著提高全市基本公共服务业均等化程度。但如何评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目前无论理论界还是各级政府都未形成统一意见。本文从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及其范围界定出发,探索构建一套既能满足宁波市政府评价需要,又能客观评估且简单易行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评价体系。

二、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及范围界定

(一)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

基本公共服务中的“基本”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或者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政府和社会可以承担的公共服务;二是指人们必需的、直接关系最基本人权、保护公民个人最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公共服务。由此本文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是在一定发展阶段、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公共服务应该覆盖的最小范围和边界,因此它是一个动态概念,不同地区在不同发展阶段所涵盖的范围有所不同。此外,本文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等于完全平均,它必须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不能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搞成计划经济时代的配给制。

(二)范围界定

宁波市作为人均GDP超1万美元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先行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理应走在全国前列。本文从宁波当前实际出发,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与居民发展需求,将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划分为四大领域:

一是基本生存服务,保障居民的生存权,包括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居住服务;二是基本发展服务,保障居民的发展权,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和体育;三是基本环境服务,保障居民起码的日常生活和人居环境,包括公共交通、信息通信、公用设施和环境保护;四是基本安全服务,保障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包括社会治安、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和出行安全。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思路与指标选择:

根据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及范围界定,结合指标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本文从基本生存、发展、环境和安全服务四大领域选取了41项指标,构建宁波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评价指标体系。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的评价方法

(一)确定标准值

标准值是衡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程度的重要依据,本文选取了四种标准值的确定方法:

一是全覆盖目标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让不同群体享受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实现全民覆盖,因此,对覆盖面、覆盖率等类型的指标,用全覆盖即100%或满分值作为标准值。

二是参考借鉴法。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已接近中上发达国家标准,因此,部分指标标准值的确定参考发达国家相同指标数据。另外,部分指标借鉴了已有的其他评价体系或发展规划的目标值,如全面小康、统筹城乡、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标准、宁波市“十二五”规划、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等。

三是趋势外推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较强的阶段性特征,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要求。我市提出到2015年要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因此,部分稳定性较好的指标可以把2015年的目标值作为标准值,由近几年数据趋势外推得出。

四是综合确定法。部分指标如万人治安案件受理数、万人交通事故发生数、意外死亡人口比率等指标,没有相关评价体系或国家标准可参考,也不适用全覆盖目标法或趋势外推法,只能在参考全市平均值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调查综合确定。

(二)数据标准化

(三)指数综合

指数综合是把各指标单项得分汇总成为基本公共服务综合指数的过程,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法。鉴于基本公共服务各领域具有同等重要性,因此本文采用平均赋权法,以减少认为影响因素。

五、实例应用

近年来,宁波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与此同时,通过不断加大社会事业建设力度,公共服务创新步伐得以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得到不断健全,均等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基本权益相应得到有效保障。评估结果基本能够反映近年来宁波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发改委课题组.加快浙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EB/OL].2008,.

[2]周鸿飞.浙江基本公共服务的区域差距[J].浙江经济,2008(13).

[3]王新民.南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基于我国31个省域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1(7).

作者简介:王聪,供职于宁波市统计局,浙江省宁波市,硕士研究生,统计师。

上一篇:浅议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管理 下一篇:论我国投资银行的风险投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