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大学上了

时间:2022-10-26 02:26:08

别被大学上了

摘 要:大学学习应该是中国学生的学习起点,或者说是转型点。每位大学生应该清醒的重新审视大学,结合自己所在大学的资源条件,确立自己的人生规划,并且应该在大学为自己的人生规划做好铺垫,坚定不移地追寻自己真心需要,一生所热爱的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活;人生规划;学习转型

一、认识大学

经历过高考的洗礼后,一群稚嫩的孩子趋于成熟,当收到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虽然不像范进中举那样夸张,但也少不了欣喜若狂。当你拿着录取通知书走进大学校园,你便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当你还在穿梭在美丽的校园,对大学的生活充满着各种好奇时,不知你是否认真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大学是什么?读大学与不读大学有什么区别?我该怎样读我的大学?笔者认为这样的问题值得每一个大学生思考,当有了自己的答案才是真正的进入大学。

大学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或者说是转型点,它不是我们学习的终点。中国学生寒窗十年,唯一的目标就是考大学,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至少说是大多数学生,逢年过节,祭祀祖先,都会说到保佑我考上大学。那么大学就是我们学习的终点吗?。大学作为高等院校,它与中学的填鸭式,应试教育截然不同,大学课堂不再就每个知识点一一细讲,课堂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室,甚至学校。大学有更多丰富的资源,大学生有自己更多的个人时间,这将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养成终生学习习惯的绝佳时机。

一个机电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操作、维护一台机器,但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熟练技工也照样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学生操作得更好;一个外语系毕业的大学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能够将长篇的外文资料翻译成中文,可是,一个跑到外国卖了几年烤红薯的人也能说外语,甚至比大学生说得更地道……那么读大学与不读大学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句话引用到当代的大学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操,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修养,锻炼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将理论付储与实践的能力。这正与大学具有的三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相呼应。没有经过接受大学理论性教育的技工不具备系统的地析问题的能力,不能将理论移至实践,也不能将实践移至书本。而真正的大学教育下的学生,可以将问题分析得更深入,能创新改进技术,更好的传授大众,服务于社会。

二、确立人生规划

面对大学这样一个综合性平台,我们也难免需要做出一个自己的人生选择。学术,仕途,商界,在这样的人生三叉路口你将何去何从,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马不停蹄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在我遇到过的大学新生中,不乏盲目加入各种学生组织,参加各种活动,拉近老师关系等的大学生,在这样不坚定的目标中南辕北辙,最终到了大四,发现自己什么也没有坚持下去,于是感叹道:大学把我上了,真想重新读一次大学。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河流。”试想,我们的人生能有多少个重来。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确定一个自己的目标?首先,我们得对自己的大学有一个摸底,我相信大多数大学生还没进入到自己大学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大学,只是凭借一些官方的信息,别人的一些整体的评价来了解大学。而我们在确定自己目标的时候,应该将这一个摸底工作了解的更具体更真实,比如该大学的资源平台,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学校的对外平台等等一些信息都应有所了解。要有整体上的把握,还要有针对性的了解。古人云“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当做到这一点后我们才能让我们选择的目标更有效。

通过第一步的摸底工作,我们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规划了,我们是要读研,还是出国留学,或者走其他任何路径,但是一定是一个自己所热爱的人生方向。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大学生活绝不仅仅是停留在课堂上,甚至说他是讨厌大学的课堂。这里我也不得不说大学的有些课程设置是不合理的,有些大学老师上课质量确实很差劲。他有一个爱好就是骑着他的摩托车到处游玩,学校周边区县好玩的地方都去过。他对朋友说,你要去本市的哪个旅游景点,直接咨询我,我就是一个活地图。这个朋友在讲述他这骑行生活时滔滔不绝,里面充满了各种有趣更有意义的故事。他的目标就很简单明了:在顺利毕业的前提下,然后把本市的所有能骑摩托车去到的旅游景点都去一遍。我很支持他的这种观点,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相信在他毕业之际绝不会对大学生活留有遗憾,因为他过得很快乐,很充实,他是在按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当然,我不是在推崇他的目标就是每位大学生应设立的目标。每个人目标都是结合自己和所在的环境来确立的,就像前面那朋友,他讨厌大学那枯燥的课堂,与其将自己痛苦的局限于课堂上,不如释放自己,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好好享受生活,行走也是一门学问。当然,我们走在人生道路上,并不仅仅是快乐,还掺和着痛苦和挫折,我们每经历一次痛苦与挫折便又获得一次新生的喜悦,就像喜欢骑行的那位朋友,看似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但在骑行途中也会遇到车子抛锚的困难,但更多的是要享受学会独立解决困难后带来的喜悦。

三、践行人生规划

有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后,就应该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践行。当今时代,是一个浮躁的社会,这种功利的氛围也染指到了我们神圣的大学校园。现在的大学已经少有了19世纪后期的读书氛围,在校园里看到的更多的是低头族,宅男宅女。不少大学的学术研究也变得肮脏。“疏瀹五脏,澡雪精神”逐渐流失。大学充满了各种诱惑,要想让自己按着目标奋进,就要学会扫清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国家奖学金,入党,名誉,权利等等,想要满载而归,那么我想大学生活就会丢失很多快乐,失去很多大学应有的本质。在我们的人生规划中就应该对这样的一些诱惑做出选择,它们是否真的对自己的成长有必要关系,还是仅仅是看到别人得到了嫉妒眼红而已,其实在你放弃这些并不是你真正需要的东西的时候,其实你得到了更多,快乐,学会了拒绝诱惑,懂得了做出选择。那些日夜挖空心思去获得一堆证书的人反而是到了大学毕业后发现自己是什么也没有得到的人。拥有最多的人其实什么也没有。

四、结语

切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自己追梦的旅途中,不要盲目追风,不要让别人暂时的成功阻碍了自己的步伐,好好享受自己道路上的风景。这也是对大学生的一条忠实的建议,千万不要在大四毕业的时候发现:大学把我上了。(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参考文献:

[1] 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1―20.

[2] 张威.读大学,读什么?[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1―23.

[3] 苏启表.王雪丁.读大学应该读什么?[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0―221

上一篇:景观建筑学的发展状况与思考 下一篇: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超等长力量及其训练手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