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档案的管理

时间:2022-10-26 01:31:07

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档案的管理

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档案管理仍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会计核算中心不具有保管各单位会计档案的权利。会计核算中心不是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不具有保管会计档案的权利;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是通过会计业务考试招用的,没有专业会计档案管理人员;会计核算中心的办公场所大多是租用或主管部门分配的,没有专门的档案室。

其二,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磁性介质保存的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会计核算中心一般都实行会计电算化,每年都形成大量的磁盘、光盘等磁介档案。《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第7条明确规定,电算化会计档案,包括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书面形成的会计数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45条规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有关电子数据、会计软件资料等应作为会计档案进行管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12条规定,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具备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条件的,由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并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备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大量的磁介质会计档案都保存在会计核算中心,即便是定期向委托单位移交会计档案,也只移交纸质会计档案,对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磁性介质会计档案怎样科学、安全的保存没有明确的规定。

其三,会计工作与会计档案管理脱节。会计档案是会计人员将会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类、加工、核算出来的产成品的技术成果,它产生于会计业务工作中,是会计工作的延伸,也是会计工作的终结,因此会计档案的管理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会计核算中心的人员还是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非常熟练,经常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和学习,但对档案知识,特别是对会计档案规范化整理标准知之甚少。此外,各单位普遍轻视会计档案的管理。在各单位制定的会计制度中突出强调了会计业务,却忽视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没有把会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纳入会计人员岗位职责中。造成会计档案整理质量不高,封面内容填写不全,装订不整齐等情况的出现。

其四,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监管。由于会计集中核算是会计制度改革的新形式,其业务接受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管。然而无论是财政部门还是档案部门都没有对纳入集中核算后会计档案的管理作出具体的要求和规定,档案部门也没有介入其中进行业务指导与监督。财政部门注重会计业务质量,而对会计档案规范与否重视不够,使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监督。

其五,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不健全必然导致管理无章可循。不少会计核算中心没有制定较为完善的会计档案立卷、归档、保管等制度。对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时间,整理标准、移交等问题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也没有配备专人管理会计档案。而是由各分管会计管理自己的会计档案,造成会计核算中心内部形成的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会计资料的整理、装订不一致,没有做到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

鉴于以上原因,为了规范会计档案的管理,保证资料、档案的安全、完整,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首先,应明确会计档案管理的主体,理顺会计档案管理体制。对纳入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的单位,应根据财务管理自不变、资产所有权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债权债务不变、会计核算主体不变的五项原则,明确会计档案管理的主体是各行政、事业单位而不是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6条明确指出,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会计核算中心应严格按照《档案法》、《会计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将各单位会计档案整理规范,在核算中心保管一年,期满后编制会计档案的案卷目录,连同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和存储会计数据的磁介质会计档案,向核算单位的档案机构或会计机构移交。

其次,应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会计档案的案卷质量。会计人员是会计档案整理的第一责任人。会计人员对会计档案规范化整理的熟练程度,决定会计档案案卷质量的高低。因此核算中心应对中心人员和报账会计进行会计档案管理和操作的培训,从原始单据的折叠、粘贴、装订、档案封面的填写、会计资料的分类等基础性工作学起,从源头上做好会计档案的整理规范工作。

再次,应加强会计档案的监管。业务主管部门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共同制定出会计制度改革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会计档案的分类、组卷、排列、编页、案卷目录、装订、移交等操作规程。在各项业务工作检查中,将会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纳入其中,加大对会计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检查与监督。

最后,应完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手续。会计核算中心除了建立会计档案立卷、归档、安全、保密等管理制度外,还应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制定出会计档案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分类大纲、保管期限表、移交时间等,确保会计档案收集的完整性。在向各单位移交档案时,交接双方的监交人、会计、档案管理员应同时办理交接手续,加盖公章,清点会计档案是否齐全完整、账目相符,案卷整理质量是否规范。交接凭据应一式三份,双方单位各保留一份,存档一份。

上一篇:会计法下会计监督体系简析 下一篇: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内涵的认识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