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34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6 01:19:06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5-0713-02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

急性肺水肿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病。病情紧急凶险,可迅速出现呼吸、循环衰竭以及严重低氧血症导致患者死亡。我们在2004年2月~2006年7月,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P)治疗急性肺水肿34例,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34例病人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32~73岁。其中冠心病17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高血压心脏病4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肺源性心脏病5例。非心源性肺水肿包括中毒、感染等共5例。所有患者心功能NYHA评分为Ⅳ级,均有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及胸闷等表现,查体发现两肺布满湿音及哮鸣音,胸片示肺水肿或间质水肿,均符合急性肺水肿诊断标准[1]。 进行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前,入选患者符合下列条件:(1)神志清楚;(2)血压>90/60 mmHg;(3)呼吸频率>30次/分;(4)PaO250 mmHg; (5)无口咽部畸形,无血气胸及心包填塞等无创机械通气禁忌证。

1.2 方法:全部患者分为BiPP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强心、利尿、血管活性药物应用,镇静,解痉平喘,激素等药物综合治疗,并给予面罩吸氧,流量为5~8 L/min。BiPP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均采用美国伟康公司BiPP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通气模式自触发/时间(S/T),根据病情需要,呼吸频率设定为12~8次/分,吸气相压力(IPAP) 由8 cmH2O开始逐渐增加到12~16 cmH2O,呼气相压力(EPAP)常为2~5 cmH2O,可视病情增至10 cmH2O,一般不超过15 cmH2O,本组1例达到18 cmH2O。所有患者通气时间持续在4小时以上,据病情需要确定通气时间,直至呼吸困难缓解。如果缺氧未能改善,意识障碍加深或出现休克症状,改用有创机械通气直到生命体征平稳,顺利撤机。

1.3 观察项目:动态观察并监测患者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压(BP),心电图及手指脉氧饱和度(SpO2)等变化。监测治疗4小时前后动脉血气情况,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等改善程度及肺部湿音变化。

1.4 疗效评价:病情好转标准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或消失,HR和BP恢复正常,RR减低,心功能由IV级降为II或III级,(2)肺部湿音明显减少或消失,(3)胸片提示肺水肿表现明显好转或消失,(4)动脉血气分析正常。

1.5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 P

2 结果

所有患者在进行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前均进行心理疏导,均未见低血压及其他不良反应。BiPP组病例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均改善,肺部湿音减少或消失,病情好转14例(82.3%)。治疗组病情好转9例(52.9%)。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急性肺水肿是多种病因引起肺组织血管外液体积聚过多,肺泡充满液体,严重影响气体交换。以急性呼吸困难和严重缺氧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肺水肿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是一种急危重症,迅速有效给予纠正缺氧,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并发症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氧疗是治疗肺水肿的一个重要环节;常规给予吸氧、镇静、强心、利尿、平喘、扩血管及基础病治疗,可部分缓解。严重肺水肿时,机械通气是治疗严重缺氧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创机械通气时,由于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增加患者痛苦、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也因气道开放,引起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临床上合理应用,减少了气管插管的一系列并发症。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机制可能为:(1)正压通气造成胸内正压,可减少回心血量,减少心脏前负荷,缓解肺淤血,肺毛细血管压力下降;(2)肺泡内压增加对肺间质有加压作用,减少血液渗出,利于肺间质水肿消退;(3)吸气时正压通气有利于克服通气阻力,呼气末正压(PEEP)可扩张呼吸道及肺泡,防止肺泡和小气道萎陷,增加呼气末肺容量,改善血流通气比例,增加肺氧合,有效提高PaO2[2];(4)可避免呼吸肌疲劳,减轻氧耗和酸中毒。

我们体会是:使用面罩及治疗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解释指导,消除患者心理恐惧,使之与呼吸机协调同步,有效配合,必要时适当镇静。治疗期间加强血气监测;经积极有效治疗,HR、RR等生命体征参数明显好转,趋向正常。在对急性肺水肿早期,积极合理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改善患者缺氧症状,纠正呼吸困难,避免气管插管,保证患者语言交流、进食及咳嗽、咳痰功能,安全且经济实用,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本组治疗结果显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快速、安全,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收稿日期:2006-10-30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 下一篇: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