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比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26 01:11:10

浅议比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比较是一种逻辑思维的方法,“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应用比较法,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较法是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多方比较,区别异同,弄清其既相互关联又各具特点,从而收到排除干扰、把握好实质的教学效果。运用比较法对于加强基础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比较在概念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中概念描述较抽象,小学生学习概念普遍存在一定难度,而且许多概念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学生理解起来容易混淆,若在概念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可以使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好数学概念,为学好数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倍数、因数》时,里面涉及的概念非常多,从自然数开始,分别出现了“倍数、因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等等,这些内容是比较容易混淆的。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弄清这些概念,很重要的一点是多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图,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知识点的混串。其结构图可以这样整理:

概念教学中的比较有:引入概念时的比较;巩固概念时的比较;深化、应用概念时的比较。在各个概念教学时,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加深对各个概念的理解及区分,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2. 比较在计算教学中的作用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计算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是贯穿始终的。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计算能力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计算题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有很大份量,许多题目都是为了计算而计算的式题,学生对方法单一、内容枯燥的计算题缺乏兴趣,因此学生在做计算题时,常常会张冠李戴,计算错误率非常高。例如:计算“175×25÷175×25”时,很多学生会把结果计算为“1”,把“200-35+65”计算为“100”等。这时,只有再出现“(175×25)÷(175×25)”和“200-(35+65)”与上面两题进行比较,才能使学生明白错其所在。所以计算题教学同样需要进行比较,只有经过了充分的比较,学生才能在比较中找出错误的原因,真正掌握所学到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以后,教师要及时地与刚刚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比较。如下面两个题目:(1)(25+12)×4 ,(2)(25×12)×4,这两个题目看起来相似,但所依据的运算定律是不一样的。再如: + 和 × 的比较,学生通过比较很容易发现两者的异同。

计算教学中的比较有:运用法则的比较;运用定律的比较;计算顺序的比较。通过比较,找出问题所在,克服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使计算更准确,技巧更熟练。

3. 比较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作用 解决问题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也决定着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形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运用比较法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比较中拓宽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例如:在复习倍数问题的时候,可能某些学生对出现倍数问题的理解比较肤浅,往往认为只要出现“几倍”就乘以几,因此教师可以进行大量的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练习中感悟倍数的意义。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今年植树节,同学们参加植树,一组植树40棵,二组植树的棵数是一组的2倍,二组植树多少棵?”问题以后,又设计另一个情境题:“今年植树节,同学们参加植树,二组植树40棵,是一组的2倍,一组植树多少棵?”,在此基础上逐步深入:“今年植树节,同学们参加植树,一组植树40棵,二组植树的棵数比一组的2倍多4棵,二组植树多少棵?”接着,又出现:“今年植树节,同学们参加植树,二组植树40棵,比一组的2倍多4棵,一组植树多少棵?”,学生通过这样的对比练习,能够真正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或“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规律。

解决问题教学中的比较有:简单问题与复合问题比较;互逆关系问题的比较;变式问题的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的思维在比较中活跃起来,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能使学生找出最佳的解题方法,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总之,比较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辨是非能力。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色彩的感觉及其在地图中的应用 下一篇:如何优化物理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