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量词的小类看其内部的连续性

时间:2022-10-26 11:27:04

从名量词的小类看其内部的连续性

摘要:很多资料对名量词小类的划分不一,主要是对于临时名量词和借用名量词的差异以及范围存有争议,本文在梳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原型范畴理论的角度加以分析,主要把个体名量词分别与借用名量词、临时名量词进行比较,认为争议反映了名量词内部的连续性,进而说明专有名量词和临时名量词是一个连续统。

关键词:名量词 原型 连续统

量词丰富是汉语的一大特征,对此学界有众多的论述。人们普遍把它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但对于名量词小类的划分不一。在所分的类别里,人们的共同点是都有个体名量词的类别。但在借用名量词和临时名量词的划分确立上有较多不同观点。对于临时名量词和借用名量词的差异以及范围学界争议的原因何在,本文从原型范畴的角度加以考察,主要把个体名量词分别与借用名量词、临时名量词进行比较说明,认为这正反映了名量词内部的连续性,进而证明专有名词和临时名词是一个连续统。下文所说的量词都是指名量词。

对来自名词的量词类型的争执

人们所说的借用量词、临时量词、容器量词,其实质都是其他词类的词(多数是名词)在特定语境里做量词使用。学界对这些量词的归类有不同意见。

把来自名词的量词归为一类。熙《语法讲义》里把借名词当量词用的归为临时量词。熙所说的临时量词的范围包括两种:一种是“一碗饭、一口袋面”中的“碗、口袋”,另一种是“一桌子菜、一脸汗、一脚泥”中的“桌子、脸、脚”,认为它们在语义、语法上有不同之处。一些教材也是这样处理的,比如黄伯荣、廖旭东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先把物量词分为专用的和临时借用的,又把临时借用的物量词细分为两类,有借自名词的,有借自动词的。张斌的《新编现代汉语》也把物量词分为专用的和临时借用的,借用的物量词又分为借名词的和借动词的。这两种资料对来自名词的临时名量词的意见与熙的一致,不同的是临时名量词还包括借自动词的。这两种资料都是把从名词借用的量词归为一类,但名称略有不同,黄伯荣、廖旭东把它叫做临时借用的物量词,张斌把它叫做借用的物量词。谭景春(2001)把来自名词的量词也归为一类,叫临时量词,不同的是谭景春从名词语义的角度再次划分类别,认为这些名词从语义上可以分为三种:表示容器的名词;表示人体器官、处所的名词;表示一般事物的名词。谭景春所说的临时量词与熙的观点比较,谭景春的前两类就是熙所说的临时量词,第三类是熙没有的,也就是谭的临时量词的范围较大。

把来自名词的物量词分为两类。赵元任把来自名词的量词分为容器量词和临时量词。他认为,容器量词和临时量词一样,基本上是名词,是开放的类。临时量词较多地用范围或幅度来量度,并指出了临时量词与容器量词的区别。这里的容器量词与熙所说的临时量词的第一种是一样的,是谭景春所说的第一类,可见赵元任把这类量词排除在临时量词之外,临时量词只有熙所说的临时量词的第二种和谭景春所说的第二类。

何杰在《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中,把来自名词的名量词根据语法差异分为借用量词和临时量词。借用量词是多表容器、容积的名词,认为临时量词多借自人体器官名词。何杰的观点基本与赵元任的相同,只是范围更小,把来自处所名词的量词也排除掉了。

郭锐在《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中也认为,有些名词有名量词的性质,这些名词主要是表示具有承载功能的事物的词,这种名量词分为两种:一种是容纳量词,如“一桶水、两碗饭、三车煤、一瓶子酱油、两书架书”;另一种是满纳量词,如“一头白发、一脸汗、一院子人、一桌子灰”。他把有名量词性质的名词,“按优先同型策略”处理成了名词,同时又把容纳量词和满纳量词归入专职名量词,显然这里有矛盾存在。

各种资料中,对于来自名词的量词,不管是处理为一类,还是两分法,虽然都不无道理,但都有一种倾向,即想对名量词的类型,尤其是来自名词的名量词的小类做出非此即彼的界定,但这种界定是困难的。由于语言本身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名词到量词的过程是语法化的过程,名词演变为量词是渐变的,所以来自名词的名量词内部是一个连续统。这种不定的范围,多样的名称正是这种名量词内部连续性的表现。

从名量词小类的比较,看名量词的连续性

从认知的角度看,范畴化是人类高级认知活动中最基本的一种。张敏认为,语言的范畴化有两层含义:一是语言使用者通过语言把非语言的世界作为客体进行分类,二是语言学家把语言本身作为客体进行分类。量词、名量词都是范畴化的结果。范畴化的原型理论认为,范畴内部成员地位并不平等,其中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分,最典型成员最具有原型性,某范畴中原型成员是较集中地享有了特征,最大限度地区别于其他范畴的原型成员。名量词范畴中也有典型成员与非典型成员之分,典型成员就是名量词的原型,集中地享有量词的语法特征。名量词中的个体量词是以计量对象的自然个体为计量单位。个体量词与名词的搭配是特定的,而且在词典里都有标注。个体量词的语义比较虚化,由此,我们把个体量词看做是名量词的原型,个体量词的句法特征主要有以下五点:(1)个体量词能和任意数词组合修饰名词性成分。可以说一本书、两本书、十本书……N本书。(2)个体量词只能和可数名词搭配,不能和抽象名词、不可数名词搭配(“个”除外,一个希望)。(3)个体量词能够重叠。比如:本本书、件件衣服、个个苹果。(4)个体量词和名词之间一般不能加“的”。例如:“一本的书、一个的苹果、一匹的马”,这样的搭配不能成立。(5)个体量词之前不能有其他的修饰词语。

我们把来自容器名词的量词和来自人体器官、处所名词的量词与量词原型――个体量词比较,看看三者在享有量词的特征上的差异。(为了表述方便,我们把来自容器名词的量词叫A类量词,把来自人体器官、处所名词的量词叫B类量词。)

A类量词,其语法框架是“用X(容器名词)盛/装Y”。A类量词是所修饰的名词的计量单位。它的语法特点与个体量词句法特征中的(1)(3)(4)相同,与(2)(5)相反。

B类量词,其语法框架是“X(物体或处所名词)上/里尽是Y”。量词是所修饰的名词的计量单位。它的语法特点与个体量词句法特征中的(4)(5)相同,与(2)(3)相反,与(1)略有不同,B类量词前数词仅限于“一”。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A类量词较多地具有典型量词的语法特征,B类量词较少地具有了典型量词的语法特征。但是A类量词与B类量词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共同享有与原型量词不同的特征,都可以搭配不可数的物质名词、不以个数来计量的固体事物的名词,也就是说两类来自名词的量词在语法特征上有交集重合,它们之间的语法特征是连续的。

从专有名量词和临时名量词的多角度比较,看名量词的连续性

对于名量词内部的连续性,我们还可以对专有名量词和临时名量词进行多角度的比较,证明专有名量词和临时名量词不是非此即彼的划分,名量词是一个连续统。

从认知的角度看,所谓专有名量词指某一词频繁地作量词使用,专门与某一名词匹配,其稳定性强,如条、个、只等;临时名量词,指某一词偶尔或较少地作量词使用,而较多的时候是作为其他的词类来使用的,或者由于某一词作量词的稳定性弱,可以临时借来修饰别的词的。如“碗、车、船、桌”等,当单独出现时是指称事物的名词,在数词后名词前才是量词。如“线、丝”等,由于作量词时还保留一些名词的意义,意义没有完全虚化,可以临时借用修饰不常修饰的名词。如:

例1:过此便是康庄,忽然降下到一片广漠的平原,回望八达岭上远远起伏的一线长城,如在天上!(冰心《平绥沿线旅行记》)

例2:前面那一线马路,分外注目。(转引李生信《古今汉语语法流变》)

在例1和例2两个例子中,“线”在数词后作量词时保留了它作名词的“细长”的语义特征, 在特定的情景下,“长城”、“马路”也具有“细长”这一语义特征, 所以“线”可以临时修饰“长城”、“马路”。

从语法化的角度看,将实词演化为抽象语法概念的过程就是语法化过程。量词是名词和动词经过语法化而来,语法化的过程是连续的、渐进的。学界认为量词不是一个先在的语法范畴,而是经历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量词都是由表示指称意义的名词和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经历语法化而得来。在量词语法化过程中有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些词的语法化程度强,意义虚化,基本失去指称意义,只表示语法意义,成为常用量词专门与某些名词匹配。如:“个”《说文》注:“(个),竹杖也。”如今成为一个通用量词,它的“竹杖”之义全然无存,只表示语法意义,几乎可以和任何可数名词匹配。“位”《说文》注:“列中庭之左右谓之位。”意指在朝廷中站立的位置,作为量词只有称量人的语法意义,与名词的本义有明显差异。

另一种情况是有些词的语法化程度稍弱,意义没有完全虚化,还保留一部分实词意义,在表示量词语法意义的时候又可以带有一些指称的意义,与名词的匹配不像上一种有严格的要求,相对自由些。如:“线”在表示量词的语法意义的时候还带有名词所指的“细、长”的一些意义,它还和具有这些语义的词语搭配,可以说“一线长城”、“一线马路”、“一线希望”等,只要中心名词具有与“线”相同的特征(现实的或者认知心理中的相同)就可以与量词“线”匹配。

第三种情况是有些词本身还是名词或动词,偶尔被用作量词,临时与某一个名词匹配。如:

例3:月初的一镰月撒下淡淡的余辉。(刘剑桦《独坐江亭》载《散文》1995年2期)。

例4:此时的京城球场,不但秋高气爽,天气宜人且风景独特,让我们趁着秋色正浓时,寻找球场最浓的一抹秋色。(互联网)

例3中的“镰”是名词,临时作量词和“月”匹配。例4里的“抹”是动词,临时作量词和“秋色”匹配。

在上述三种情况中第一种是专职量词,第三种是临时量词,第二种是叫专职量词还是临时量词呢,学界有不同看法,因为它处于一个过渡的阶段。

从运用变换分析的方法看,我们还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名量词内部的连续性。陈会兵在《现代汉语名量词的再确定》一文中,对“数+量+名”的结构进行删除移位,把“数+量+名”结构中“数”删除,“量+名”颠倒位置,如一袋米米袋、一桶水水桶、一枝花花枝、一把壶壶把、一只船船只、一匹马马匹、一个人人个*、一棵树 树棵*” (带*号的表示此种说法不成立)。通过变换发现:一部分用作量词的还是名词,如“袋、桶”等,应视为临时借用为量词;一部分词经常既用作名词也用作量词,处于名词向量词的转化过程之中,兼有名词和量词两个词,呈现出一种中间状态,如“一枝花、一尾鱼、一扇门”等;一部分量词已经完全由名词转化过来,不能再用作其他实词,成为专职的量词,如“一个人人个*、一支笔笔支*”。

结语

综上所述,临时名量词来自名词、动词、形容词,多数来自名词。名词的所指是客观世界的无穷无尽、难以计算的事物,因此是不计其数的。从这个角度看,临时名量词是一个开放的集合,名量词也是一个开放的集合。而集合内部的次类的量词性不是均衡的,表现出连续性。对于名量词内部的连续性可以这样表示:专有名量词 ――临时名量词(A类 ――B类)且从右到左量词性特征渐强。[本文得到2009年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09JY015]

参考文献:

1.谭景春:《从临时量词看词类的转变与词性标注》,《中国语文》,2001(4)。

2.金福芬、陈国华:《汉语量词的语法化》,《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增1期。

3.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编校:赵 亮

上一篇:对大学生上网目的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