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应对循环经济的策略思索

时间:2022-10-26 10:59:40

乡村应对循环经济的策略思索

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农民短期利益思想严重由于过去长期贫困和落后,农民非常关心如何能够在短期内解决温饱问题,再加上祖祖辈辈形成的习惯,因此,农民从短期的经济利益出发,不愿意支持和接受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农民往往是看农业生产活动是否能快速使他们增加收入和生活改善,如果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多注意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短期内经济效益比较低,农民就不会积极支持和参与。由于农民对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不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循环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去。那么,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就失去了有力而又广泛的社会基础。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循环经济的思想和行为在农村的普及和实施需要政府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由于我国农村发展循环经济还处于起始阶段,存在着产生废弃物的单位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农民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以及农民与农村循环型企业之间利益不一致性,这些都间接甚至直接地影响着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有些政策法规即使制订了,也不能够保证其有效实施。目前,我国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除了国家为扶持试点地区和单位发展循环经济所投入的大量人、财、物外,其他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投入人、财、物的政策法规也没有完善的制订和落实。农民对发展循环经济缺乏正确的认识循环经济在我国农村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缺乏技术农村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有农民的广泛参与支持、政府政策法规的有力保障,还要有适用的先进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由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刚起步,从事研发循环经济的技术工艺的单位对有关废弃物信息的认识掌握不全面,这势必影响到发展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与攻关,所有这些必然影响到循环经济技术工艺的开发与创新,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循环经济在农村有效、健康、快速的发展。

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思考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认识,转变农民观念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过去那种粗放式农业增长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制约,没有竞争力,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目前和长远的关系。地方政府部门特别是环保部门要利用好各种公告媒体和宣传手段,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农民树立起环保意识,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自觉地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对企业领导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使他们树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观念,增强企业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政府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发挥环保部门倡导、先行和推动作用的前提下,在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各个部门都要积极参与。有了地方政府强而有力的领导,各部门协调一致的努力和广大农民的支持和行动,循环经济在农村发展才能健康、快速、有效地发展[5]。完善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将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因此,我们在推进循环经济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按照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依法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乡镇企业和广大农民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地方政府要采取多种措施引导、支持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法规、行政、经济等杠杆的调节作用,通过各种渠道筹措发展循环经济的人、财、物。通过立法使地方政府和乡镇企业重视自身的资本和经验积累,每年留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研发循环经济技术工艺。通过政府、企业、农民的共同努力,促使循环经济在农村的快速健康发展[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意义重大。便利的交通设施、快捷的通讯设施以及良好的水利、能源和市场交易设施,是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加大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的力度,建设良好的道路和通讯网络、健全的水利和能源运输系统以及便利的市场交易设施等,尤其是要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技术与垃圾净化处理系统,增加农村沼气、太阳能建设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农村循环经济技术工艺培训推广网络,为农民提供优质、低廉、有效的学习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工艺服务。对农民进行文化科技技能培训,增强农民正确使用新技术的技能。在农民中逐步推广精准施肥和精细灌溉等农业生产方法,打造产业、产品循环链接,降低产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市场的竞争力。为此,要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积极推广循环经济的沼气池建设和管理、沼气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农业等知识技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能源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来源,完善科技服务体系。要继续开展好农村能源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沼气池施工建设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实行持证上岗,确保建池安全和建池质量。要切实强化对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搞好各个环节的技术指导,加快技术推广步伐,提高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科学管理和生产。抓好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示范推广工作在农村大力支持和推广沼气建设,并建设利用太阳能的新型温室,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通过发展循环型农业基地吸引创办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拓展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渠道,提高低毒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农产品生产中的比重,细化节水、节地和农药化肥使用量指标,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建设节约型农业。

作者:曹明贵 单位:河南信阳师范学院

上一篇:婚内财产瓜分法律问题刍议 下一篇:农林经济管控类能力培育调查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