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课堂有效提问的对策

时间:2022-10-26 10:53:39

中学生物课堂有效提问的对策

摘要:当前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课堂提问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从传统的中学生物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新课标对生物课堂的要求,从重新认识课堂提问的功能、提高提问的有效度、优化课堂提问方式、进行合理评价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学生物课堂有效提问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物课堂 有效提问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一般会提出一些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完整的思维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提问至关重要,本文从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新课标对生物课堂的要求,从重新认识课堂的提问功能、提高提问的有效度、优化课堂提问方式、进行合理评价四个方面来探讨课堂有效提问的对策。

一、中学生物课堂提问现状

我们通过调查榆林市各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发现当前课堂提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师对新课标下课堂提问的功能认识不足;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效度不高;提问方式简单,不能充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提问的评价不合理。

二、中学生物课堂有效提问的对策

(一)重新认识课堂提问的功能

通过课堂提问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必要的,但过分强调知识检测,就会使学生认为学习就是记住教师要求掌握的书本上的知识,使得课堂提问失去了对思维的启发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重新认识新课标下课堂提问的功能。

新课标提倡的提问不仅是为了检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所学知识,通过独学、对学、群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问的功能就成为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进而把教材内容转变为自己的知识。

现代教学理论提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交流”。课堂上师生交往,相互传递着有关当前学习活动和彼此的观点、期望、态度和情感的大量信息。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或集体讨论后回答,是知识共享的活动。通过课堂提问和回答,可以实现师生间、生生间信息交流,从而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共同进步。

(二)提高问题设置的有效度

所谓问题设置的有效度,是指所设置问题的内容能否促进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学的标准是看学生有无发展。要提高问题设置的有效度,教师就要优化问题的内容,需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问题”要有启发性。教师设置问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联系生活,巧设悬疑,使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被调动,思维得到发展,主动去探究所学知识。

2.“问题”要有全面性。设置问题时要照顾到全体学生,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因此,中学生物课堂上提问不能只针对优秀学生,还要兼顾到中等生、后进生。所以,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要能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回答。

3.“问题”要有趣味性。心理学认为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其自身,受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内在动机作用持久,并且具有主动性。所以,教师要设置生动有趣的问题,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4.“问题”要有难易区分度。要依照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设置有区分度的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设置的问题必须在学生认真思考后能完成,达到满足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信心的目的。

(三)优化提问的方式

科学合理的提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引导其思考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对提问进行优化,这就涉及提问的方式了。目前,新课标倡导的提问方式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应用。

1.直接式发问:在授课过程中对一些简单问题边讲述边提问。例如,“对或错”“有或无”等。

2.引趣式发问:在新课导入时通过一些学生熟悉的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遗传规律”前,教师可先设问:父母都为双眼皮,孩子可不可能是单眼皮,父母与孩子的性状表现遵不遵循一定规律呢?

3.比较式发问: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以清晰掌握各自的本质。例如,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有何异同?

4.连环式发问:对所学内容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到深,分层次,逐步发问。例如,在学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时,教师可提问:孟德尔是通过研究几对相对性状发现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每一对相对性状间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F1能形成几种配子?F2有几种基因型、表现型?比例分别是多少?

5.质疑式发问:鼓励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质疑。例如,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发问:克隆这一项技术可能带来哪些负面效应?转基因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吗?

(四)进行合理评价

新课标要求侧重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过程的评价。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提问中,教师应及时、合理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表扬、鼓励为主;若批评,要以教育、激励为目的。

2.鼓励求同存异,激励学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见解。

3.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问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三、总结

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在进行中学生物教学时,教师要在深入认识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交流、互动,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教学手段的前提下,根据学习内容和自己的教学设计,提出有效的问题;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在鼓励的气氛中提出问题,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尽量引导更多的学生思考与讨论;要对勇于回答的同学予以中肯的表扬,评价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保护其自尊心。课堂有效提问,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而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杨敏艳.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2):110-111.

(责编 张敬亚)

上一篇:“先学后教”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初... 下一篇:提高唐诗宋词选修教学效益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