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岂是法宝,男孩“拔苗助长”悔不当初

时间:2022-10-26 10:18:36

为长高不惜倾家荡产

2010年2月的一天,17岁的高二学生赵辉怯怯地跟父母提出:“爸、妈,能不能带我去打生长激素?”

出生于1993年的赵辉,个子一直很矮。为此,他不止一次萌生过去看医生的想法,尤其是13岁那年,同班一个矮小男生在一家社区诊所注射生长激素后,个头蹭蹭往上长,很快撵上了正常身高,他也想去那家诊所打针。父亲赵志却说:“人的个头有早长晚长的,你刚13岁,没准过两年就长高了呢。”他15岁时重提看医生的要求,母亲林红却劝他:“23蹿一蹿25还鼓一鼓呢,你肯定是后长个的,现在还小,不用看。”

赵辉心里的失望无以复加。其实,父母比他还着急,得知他的同学用药后效果特别好,他们赶紧去诊所咨询,却被告知:生长激素需要每天注射一支,每支110元,要连续注射三个月以上才有效果,根据需要,有的人注射时间要长达一年、二年。

每月三千多元的治疗费惊得赵志和林红目瞪口呆。他们夫妻俩下岗多年,靠在街头揽零活儿为生,有时站一天也碰不上一个雇主,收入最好时每月也不过三千元,不吃不喝,也凑不够药费啊。其实赵志身高1米7,林红也有1米57,他们不相信儿子会连父辈都赶不上,于是想尽办法给儿子增加营养,日夜盼着他快快长高。

后来,眼见种种努力都不见效,赵辉17岁了还没妈妈高,赵志和林红越来越发愁,两人省吃俭用攒下了两万多块钱,加上赵志在干零活儿的过程中学会了瓦匠手艺,不断有装修房屋的活计可做,收入渐渐增多,若其他花销俭省些,给儿子打增高针也不再是幻想,所以,赵辉的话音刚落,赵志便满口答应:“行。明天就让你妈带你去那家诊所打针。”

赵辉喜出望外。按照同学的指引,他和妈妈一起找到了那家“兰亭社区第二卫生服务站”,找到了给同学治病的张蕾医生,只看了赵辉一眼,张蕾就埋怨道:“既然知道你同学在我这治好了,怎么不早来找我啊?”

林红急切地问:“大夫,我儿子现在用药,晚不晚?还能不能再长高了?”

张蕾说:“赵辉只有17岁,还在生长发育期,现在用药还不晚。”至于能长多高,她回答得含糊其辞:“这个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的人长得很快,有的人就很慢,有人只用三个月就效果特别好,有的人用一二年也没长多少。”

万一用了药不见效怎么办?赵辉忧心忡忡,尤其得知他需要一天注射10个单位的生长素,价位是每支240元,不由惊讶万分:“我同学用的是100多元一支,怎么现在这么贵了?”

张蕾解释:“你同学13岁时用药,用的大概是6单位一支的粉剂,你需要增加药量,且现在是水剂,价格自然贵一些。”

每月七千多元药费,岂不要倾家荡产?效果又不给保证,赵辉犹豫了,林红也六神无主,拿出手机,想跟丈夫商量一下怎么办。张蕾见状,游说道:“能不能长个儿,总得试试才知道,长高了更好,长不高,起码你给孩子尽心了,将来不后悔,也省得孩子埋怨。”

林红一咬牙:“那就先开一个月的药,试一试!”张蕾说:“一个月能看出什么效果啊?要用药,就必须是一个疗程的,三个月。”“这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啊?”林红又问。“放心吧,没有任何副作用。”

二万多元积蓄花出去,母子俩捧回一堆名为“赛增”的注射液。张蕾还送了一支皮下注射笔,告诉赵辉头几针可以去诊所注射,等学会了操作,在家打针就可以了。

父母早出晚归,有时会忙到深更半夜才收工,不能指望他们帮忙。赵辉聪明伶俐,仅仅在诊所注射了两次,就掌握了注射笔的用法,自己给自己打针。

用药前,他把身高量了又量,不仅记下了数值,还在卧室墙上做了身高标记。

面容丑竟是激素惹祸

从那天起,赵辉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跑进卧室贴墙站在标记线下,对着小镜子查看自己长没长高。可一个月过去,他的身高仍停留在1.56米,他急哭了:“这样下去,这么多钱不白花了吗?”

药物不起作用,夫妻俩也是心急如焚,但为了减轻儿子的心理压力,林红强忍焦虑安慰道:“你别太心急,张蕾都说了,有人用了一个疗程都没起作用,但第二个疗程再用,就长高了。”赵志说:“既然药都买了,不管怎样,先把这些用完再说。”

还是父母说得对,半个月后,赵辉站在身高线下揽镜自照,不由欣喜若狂:那道标记看不见了!自己的个头,终于超过它了!赵辉赶紧给妈妈打电话报喜,林红和赵志听到儿子长高了,也激动不已。

当晚,夫妻俩回家后又给儿子反复测量,确认长高了将近1厘米,三个人高兴地抱作一团。

至一个疗程结束,赵辉长高了2厘米。虽然比他预期的差了很多,但总算是看出效果了。张蕾说:“这时候你不能停药,停药就前功尽弃了,最好再用两个疗程。”

然而,又一个疗程过去,赵辉再没有长高的迹象。咬牙又用了一个疗程的药,依然没有任何变化。父母还在心存幻想,想让他接着用药,没准药物蓄积起来的能量会“后返劲儿”,赵辉却已经绝望得无以复加,为了供他用药,家里已经欠下一万元的债,他说什么也不肯继续治疗了。

难得的是,这一次,张蕾盯着赵辉的脸看了好久,没再像以往那样游说他继续用药。

9个月,七万多元,只有2厘米的增长,却弄得家里一贫如洗,赵辉万分后悔。他心犹不甘地质问张蕾:“这药是不是假冒伪劣产品?”他才17岁,即使不用这药,一年也有可能长高2厘米。

张蕾很气愤:“你怎么能这样说话?用药前我就告诉你有个体差异的。再说你16岁时一年没长个,今年用药后长了2厘米,怎么能说没效果?”

两人正言来语往,诊所里来了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张蕾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你快问问他吧,他跟你差不多同时用同样的药,两个疗程,长了6厘米。若是假药,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效果?”

那个孩子腼腆地点头证实:他确实半年内长了6厘米。

既然是自己“不争气”,赵辉无话可说。

虽然停了药,赵辉却依然心存长高的幻想,每天站在身高线下对着镜子打量自己,然而,头顶盖过标记的惊喜再没出现过,他却发现自己的面容在改变:脸变长了,额头上还起了褶皱,鼻翼增厚,嘴唇有些外翻,颧骨也有些突出,原本很英俊的一张脸,不知什么时候变丑了。他惊恐地问爸妈:“你们感觉没感觉我有啥变化?”

赵志和林红每天忙着挣钱,回家已是疲惫不堪,很少留心儿子的脸,这一细看,心里不由“咯噔”一下:“好像是变了。”他们没敢说变丑了,儿子本已因个矮闹心,总算眉清目秀的还弥补些缺陷,若说变丑,岂不更让他伤心?林红安慰儿子:“变就变呗,都说女大十八变,其实男大也十八变呢。”

难道男大十八变是越变越丑?赵辉心里充满了恐惧,可是越怕越出鬼,镜子里的他,真的是越来越丑,就连他的手脚也在变厚变大,跟以前相比,看起来粗笨不堪。

每每揽镜自照都心情压抑,赵辉都不敢照镜子了,长成什么样自己说了不算,难过又有什么用?眼看要高考了,紧张的复习冲淡了心里的悲哀。

2011年9月,赵辉考上了哈尔滨一所大学。已经是大学生的他身高依然不到1.6米。开学没多久,他身上的皮肤有变粗增厚的迹象,肌肉酸痛,睡觉开始打呼噜。年末的一天,他因为头疼去校医院看病,医生说他血压高,赵辉这才开始警觉:自己会不会是病态?

在哈医大二院,医生经过详细问诊,怀疑他患的是“肢端肥大症”,通常只有垂体瘤患者会有这种临床表现,他的各项检查却很正常。“你有没有注射过生长激素?”医生问,“骨骺闭合之后注射生长素,很容易出现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没听过此病的赵辉赶紧询问医生,更得知此病的可怕不仅仅是面貌变丑,控制不好的话,至衰退期很可能出现心脏、肝脏等脏器增大、衰竭,累及全身器官和组织越多,死亡风险越大。

赵辉只觉得五雷轰顶:九个月的针刺之苦,七万元的巨额花费,只给自己买来了一个相貌变丑、健康受损的肢端肥大症!

勇维权无奈健康不在

心烦意乱地熬完期末考试,2012年1月7日,赵辉归心似箭往家赶。他恨不得马上揪住张蕾跟她算账。然而面对质疑,张蕾一口咬定:“你也知道17岁的男孩大都还在长个儿,我给你用药有什么错?”

“可是你当时并没有告诉我注射生长激素有可能引起肢端肥大症,我母亲问你,你为什么说没有任何副作用?”赵辉气愤地问。

张蕾却避重就轻:“可我跟你讲明白用药反应是有个体差异的呀,同样的药,用在不同的身上会有不同的效果。你选择用药,就表明接受了这一点啊。”

赵辉气得脸红脖子粗:“我若知道这药用下去有可能变丑还要被病痛折磨,我会愚蠢地拿自己的相貌和身体开玩笑?根本就是你没讲清楚!”他要求张蕾退还所有的医药费,补偿他今后治疗肢端肥大症所需要的费用。

张蕾拒绝得理直气壮:“怎么可能?”

两人吵来吵去,赵辉肺都要气炸了,却根本吵不来一个结果。回到家,他躲在房间里暗自垂泪,怕父母知道这样的窝囊事着急上火,他始终没敢把自己看病的事告诉他们。

一夜难眠,赵辉辗转反侧,越想,越觉得怒不可遏。他决定到法院,靠法律为自己讨个公道!

第二天,赵辉来到律师事务所咨询,接待他的王律师听清缘由,指点他说:“你这种情况,应该先到医疗卫生管理机构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等鉴定有了结果,如果协商解决不了,再走法律程序。”

按照律师的指点,赵辉去了市卫生局医政科,被告知要向市医学会提交医疗事故鉴定申请书。

写申请书时,赵辉越想越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张蕾不告诉他生长激素的副作用肯定是错误的,应该是侵犯了他的知情权,可即便她交代清楚了,没有医疗知识的患者懂什么呀?用不用药,医生总该有个标准吧?

为了弄清楚自己到底该不该注射生长激素,赵辉去了市内最大的一家医院,通过导诊护士指引,他挂了内分泌科专家的号,就诊时,谎称自己只有17岁,为了长个儿,要求注射生长激素。医生给他开了一大堆检查单,其中有血生长激素测定、生长素激发试验、生长介质结合蛋白、肝功能全项、X线骨龄测评等,赵辉惊讶地问:“我就想打个生长激素,为什么要做这么多检查?”

医生慢条斯理地解释:“生长激素的应用一定要慎之又慎,只有确定患者是生长激素缺乏,并且骨骺线没有闭合的人才可使用。”

赵辉故意哀求:“医生,求求你给我打针吧,我同学什么检查也没做,用药半年就长了6厘米!”

医生断然拒绝:“生长激素有严格用药指征,不做检查绝对不行!”

赵辉痛断肝肠悔泪长流:二年前若在正规医院就医,接受正常程序的检查诊断,怎么可能遭受这样的无妄之灾?倾家荡产治“病”,却换来面貌丑陋,病痛缠身的结局!怪都怪自己和父母缺乏医疗知识。那个用药效果很好的同学,碰巧是生长激素缺乏的矮小症患者,又在骨骺线闭合之前用了药而已!

不久,赵辉通过网络咨询了“赛增”生产厂家,得知10单位一支的水剂注射液出厂价仅仅是160元,一支就有80元的利润!仅在他一个人身上,张蕾就赚了二万一千多元!这样一算,他更加义愤填膺!

2012年3月21日,赵辉病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听证会在易达宾馆会议室召开,在鉴定组专家的主持下,赵辉凭借自己一段时间咨询和查阅资料获得的相关知识,就兰亭社区第二卫生服务站法人代表张蕾的诊疗行为进行质疑,张蕾在答辩中强词夺理,否认自己诱导患者用药,声称曾建议患者去市医院做相关检查,是赵辉拒绝检查,执意要求用药。赵辉当场驳斥她的谎言,并气愤地质问:“你说我拒绝检查,执意用药,可有证据?就算果真如此,患者要求,难道就是用药指征吗?作为一名具有临床执业资格的医生,你难道不知道生长激素的使用有严格的适用范围?”

听证会结束后第二天,赵辉拿到了市医学会一纸《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书》,张蕾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提出协商解决纠纷,考虑到走法律程序耗时费力,自己异地上大学来回奔波终有不便,赵辉同意由市医学会主持调解纠纷。最终,两人达成协议:张蕾退赔赵辉7万余元药费,另付后期治疗费用20万元。

兰亭社区第二卫生服务站,不仅因为违反诊疗常规造成医疗事故,还涉嫌超范围执业,经查,张蕾并不具备内分泌专业诊疗资格,却受利益驱使违规收治患者造成严重后果,事后,被卫生局医政科按规定查封诊所,吊销了营业执照。

得知儿子的变丑和病痛竟是因为注射生长激素引起,赵志和林红悔恨交加。虽然儿子维权成功,但多少钱也买不来健康的身体啊,他们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千不该,万不该,咱们也不该心急乱投医!”

上一篇:幸福的第二个台阶 下一篇:重温记忆深处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