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壮士断腕”之局

时间:2022-10-26 10:09:41

债务缠身的TCL公司最终还是选择了将其PC业务的大部分股权出售,有人认为,这是TCL为求自救而开始“忍痛割爱”的表现,但更多人相信,TCL的此次出售仅为一时权宜之计,它更像是TCL早已设置妥当的一次“布局”。

缘起“国际路”

半年多来,坊间关于TCL将变卖旗下PC业务的猜测一直未曾停止过。2005年在欧洲市场的失败,让TCL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举步维艰。电脑业务作为TCL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不仅没有在这风雨飘摇之际给予TCL强有力的支撑,反而表现得愈发低迷。在各大PC厂商大举拼杀笔记本市场时,TCL电脑即使在台式机方面也没有取得任何突破性进展。

2007年7月,TCL电脑又爆发了严重的人事变革,原总经理杨伟强和众多公司骨干成员纷纷离任,此后接替杨伟强的是财务出身的杨建荣,这被认为是TCL开始清理电脑业务资产、寻求变卖的标志。但TCL公司却对此予以了坚决的否认,现任TCL电脑董事长赵忠尧曾不止一次地对外宣称:“TCL集团发展电脑业务的决心从来没有改变过。”而一向以强硬姿态示人的TCL掌门李东生也信誓旦旦地表示:“TCL电脑是我们的‘非卖品’!”但不想仅仅3个月之后,李东生就让自己戴上了“食言者”的标签。

李东生“食言而肥”的形象并没有让外界感到过多惊讶,在不少人看来,TCL清除电脑业务只是时间问题。TCL集团2007年的财务报表上,就透露出了它们不得不“断腕求生”的隐情。

2006年,TCL巨亏19.32亿元,然而到2007年第一季度却突然赢利1387万元,而到了9月30日,TCL的2007年第三季度财报,净利润又变为19050.94万元,同比增126.47%,TCL财报中的赢利速度之快,令人迷惑。其实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只不过是TCL巧妙运用财务处理技巧而做出的一本“漂亮账”。它是把2007年所有的应收账款算入2006年度亏损,把2006年的亏损尽可能放大,为2007年撇出了一个相对干净的TCL。这样的情况下,TCL电脑的出售计划就变得势在必行。

有分析人士指出:“TCL集团现在迫切需要整体扭亏摘帽,现在TCL已经成为ST股,如果继续亏损,就面临退市的风险,这不仅对公司品牌形象不好,也失去了一个‘发电机’。”其实,TCL这样的自救方式并非初见,几乎是两年前的同一时间,TCL集团以15亿元的价格将旗下的电工照明业务整体转让给法国罗格朗,以期弥补财报巨亏。此次TCL电脑被当年的电工照明业务“灵魂附体”,只不过是TCL集团“割肉补疮”行为的情景重现。

另外,TCL集团内部对TCL电脑的容让也到了一定的极限。之前,原TCL电脑总经理杨伟强与集团高层“谈崩”的主要原因,就是认为集团对于TCL电脑的支持不够,但在集团高层的眼里,这却是TCL电脑“糊不上墙”的表现。“9年了,电脑业务不能养活自己还要伸手向集团要钱,集团有增资能力可以给你,现在亏损严重怎么给你输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TCL内部人士愤愤不平地如此评价了TCL电脑的“不支持论”。

看来,既失天时,又失人和,TCL电脑还怎能留得住?

“小事件”引发“大谜题”

此次TCL电脑的出售,其实仅是一个公司内部进行资产重组的正常战略,本不至于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但在具体的出售细则和TCL电脑未来的走向上,TCL集团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暧昧情绪却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2007年11月30日,TCL披露了出售电脑业务的细节,一家名为昌达实业的公司将向TCL实业支付现金4000万元并增资2000万元入股,以达到持股82%。交易完成后,TCL集团还将保留TCL电脑科技18%的股权。同时,昌达仍可继续使用TCL品牌从事电脑业务,免费使用期为3年,3年后按收入的0.75%向TCL集团缴纳品牌使用费。TCL集团也将继续为TCL电脑公司提供包括贷款、担保等融资支持,在双方交割完成两年后,昌达科技若未能履约,则TCL电脑科技需就其未清偿债务(资金及担保)向TCL集团发行可转换债,以置换卖方所提供的财务支持。

昌达这一新任东家上台后即做出承诺,TCL电脑现有的管理层将不会有任何变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中国古训并没有在此刻如期上演。

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购买TCL电脑的昌达实业是个成立不足一年的小公司,它的所有者――此次TCL电脑的神秘买家也终于在媒体记者们的刨根问底之下身份曝光,此人名叫王道涵,目前担任TCL通信科技控股公司的董事。消息传出,引起舆论一片哗然,一时间议论者纷纷表态,认为此次出售只不过是TCL集团为了打好“退市保卫战”而事先布好的一个精巧的“局”:先找好一个与自己渊源颇深的“托”,将PC业务顺利过渡后,对于TCL集团来说,等于是将其从“左口袋”装进了“右口袋”,一旦TCL顺利度过这一段“扭亏保壳”的关键时期,便可以随时将其赎回到自己怀抱。

TCL集团马上站出来澄清:此次出售,虽然接盘一方与TCL有些渊源,但并不构成公司间的关联关系。但这样的话语总让人感觉有些“不尽不实”的意味,越来越多的人相信,TCL变卖自己的电脑业务,只是为了今后“重整旗鼓”而做出的权宜之策。

退一步而言,即使TCL真的打算放弃电脑业务,昌达实业也很可能只是TCL集团为电脑业务找到的一个财务杠杆或是转手平台,此前联想、戴尔、惠普等多家PC巨头都曾传出有向TCL电脑进行战略性投资的意向,TCL选择在这时“换个口袋装电脑”,既能腾出手来“保壳”,又能避免在困难时期公司业务遭遇低价并购,相反还能够赢得时间“待价而沽”。

还不完的债,剪不断的情

尽管外界一再揣测TCL最终是否会赎回自己的PC业务,但至少有一点人们不会表示怀疑,那就是TCL掌门李东生对这一部分业务倾注了相当多的感情,做出出售TCL电脑的决定,对他而言无比艰难。

据统计,2006~2007年间,TCL电脑的亏损达到了20亿元,严重地拖累了TCL集团的财务状况,但即使是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李东生依然力挺TCL电脑,对外界从来都是宣称“绝不会出售PC业务”,直到TCL集团已到了将被勒令退市的边缘,才在无奈之下“顺应民意”,选择了出售。

但这样的行为也招致了很多人的不解,如今正是一个讲求“3C融合”的时代,许多其他家电厂商如海尔、联想等都在分兵多路,多元化地拓宽自己的业务领域,李东生选择在此时出售TCL电脑,即使可以拯救TCL集团于退市前夕,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一笔再明显不过的“赔钱账”,对TCL未来的战略发展极为不利――不仅因为电脑的行业平均毛利润率相对较高,并且“3C融合”的趋势,没有电脑也势必不可。精明如李东生,难道还算不明白这笔账?

李东生当然不至于糊涂至此,日前,TCL集团某负责人私下表示,电脑业务如果出售给曾被热炒的海尔、宏基等企业,便丧失了重操旧业的机会。而TCL集团新闻发言人梁启春也表示,TCL仍将坚持3C融合路线,不会放弃电脑业务。他指出,目前电脑公司的业务调整已经取得了积极效果。而对于集团来说,在保持“3C”战略完整性的前提下,将优势资源聚焦于更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符合集团的整体利益,同时,引入新股东的资金支持,能为电脑业务注入新鲜血液,除了有利于TCL电脑获得新的经营动力之外,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也将分散集团在电脑业务上的经营压力。看来,TCL是想玩上一着“借鸡生蛋”的险棋,但能否玩得成功,就需要TCL投入更多的智慧了。

闯荡江湖多年的TCL,曾在国人心中搏出了一个“最勇敢公司”的名号,此次出售完PC业务,“痛定思痛”的TCL将所有的资源和赌注全部押向了TCL多媒体业务。这块业务曾经是TCL得以安身立命的本钱,如今,它再次马力全开,承担起重振TCL的重担,不知道这一次,它还能否续写新的传奇。

上一篇:职业经理人的MQ提升法则 下一篇:Google Android:剑走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