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丽淡雅, 婉约真挚

时间:2022-10-26 10:07:56

摘 要: 苏轼的词向来以豪放著称,而其婉约词作也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他“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题材,开拓了词的意境,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就苏轼婉约词作所表现的淡雅真挚的情感和所创造的“以雅为美”的意境来探讨苏轼婉约词的特点。

关键词: “以雅为美” 苏轼婉约词 特点

宋代的胡寅在《酒边集序》中提到苏轼时说:“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在苏轼词中,我们既可感受到“大江东去”的磅礴气势,又能领略到农村风光的恬静和谐;既有“致君尧舜”的报国壮志,又有“江海寄余生”的低沉歌吟。苏轼“以诗为词”,将诗新运动的精神推广到词的领域,冲破“词为艳科”的藩篱,扩大词的题材,开拓词的意境,提高词的格调。词到苏轼可谓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如果说苏轼的豪放词如奔涌的大海震人心魄,那么他的婉约词则如细雨绵绵,润物无声,洗尽人间纤尘。

一、移情于物,物中有我的情思

苏轼的婉约词特别是他的咏物词将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情思感受“移情”对象物中,使物中有我,我中有物,达到咏物词的新境界。[1]同时,苏词中的寄托,往往令读者不只是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首词以生动的笔墨描绘杨花的形象,以杨花比拟自己的飘零沦落,隐约寄托词人对个人身世的感慨,既是在写杨花,又是在写人。词人巧妙地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对不幸遭遇的感叹,都融入杨花的形象之中。从杨花的飘零沦落、无人珍惜似乎可以感受到词人的不幸命运,形中有神,形神并茂。[2]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说:“东坡《水龙吟》起云:‘似花还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王国维云:“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对此词也是推崇备至。

再如《贺新郎》一词采用双重寄托的手法,用榴花喻佳人,又用佳人象征作者自身。凄清幽冷、冰清玉洁的环境暗示着主人的高洁静雅、不流于俗的精神特质,读来看更有一番意境。

二、清丽淡雅,真挚细腻的情感

苏轼的婉约词在清丽淡雅之中蕴含着真挚细腻的情感,《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一首千古传颂的悼亡词,是苏轼写给原配王弗的。词人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整首词文笔细腻绵密、凄清幽独,情感自然深挚、哀婉缠绵,堪称婉约词中一绝。读来不禁黯然神伤,回味无穷,亦能感受到孤绝而又荡气回肠的阳刚之美。

文章开篇便点出了“十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将生死并提,为的是强调生者的悲思,于是,便有了“不思量,自难忘”的直接抒情。以退为进,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死者“凄凉”,生者心伤,“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空之中,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界限,词人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

词的下片转入梦境,“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看貌似一种欢愉的场面,整首词真情浓厚、沉痛悲凉,这一句却似乎悲中见喜,“词情的发展,在极度悲苦的氛围中突然转向惊喜,给人以曲折跌宕、委曲婉转的审美感受”,[3]这种写法产生的效果,正如王夫之所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梦境之虚幻,使词境也不免有些迷离恍惚,这反而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

以词悼念亡妻,是苏轼的首创,苏轼舍弃传统的抽象思维的表达手法,采用质朴自然的白描手法,来表达对伉俪的思念,使情绪有了载体。显得真挚亲切,结尾“明月夜,短松冈”,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更给人以无尽惆怅失落之感。

三、以雅为美,韵味无穷的意境

意境是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境中蕴涵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便是“韵味”,它包括物色、情感、风格等多种因素。苏轼的词作将这些和谐地统一起来,营造出诗情画意的美的意境。花间词“以艳为美”、柳永词“以俗为美”,而苏轼的婉约词则呈现出“以雅为美”的特点。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从“把酒问青天”,到“欲乘风归去”,再到“起舞弄清影”,可谓空灵蕴藉,不知身在人间。进而写月照无眠之人,抒发中秋之夜对弟弟的怀念和人世的感慨。天上人间,虚实并写,以浪漫主义手法展示了开阔的胸怀和对生活的坚定信念。他视野高远,气势恢宏,感情喷薄而出,显示出一种积极乐观、苍凉悲壮的格调。同样是写世间人情,苏轼却能把我们带入由俗念升华为精神和理性思考的审美境界。

《点绛唇・红杏飘香》一词,写红杏更写其香,杏花的香味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写翠柳,将其比作含烟、拖轻缕之状,既写出了其轻如烟之态,又写出了垂枝轻拂之姿。词人用词典雅、精炼,描绘出如画般的春色。红杏香柳,属相思中的境界,如画般的春色之美令人神往。

《阮朗归・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这几句描画出一番园池夏季的景象,小荷刚刚长成,小而娇嫩,一阵细雨过后,轻风把荷叶吹翻;石榴花色本来就鲜红,经过雨水的清洗更加如火一般的红。一个“翻”字,一个“燃”字,给人一种动态而又优雅的美的感受,充分体现了苏轼婉约词“以雅为美”的特点。

纵观苏轼的婉约词,清丽淡雅之中渗透着真挚执着,其深刻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情熔铸出其深远的词境,词品如人品,在这些词作中我们也看到了苏轼的智慧、旷达、自由和乐观。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敏孝.苏轼《水龙吟・次韵张质夫杨花词》赏析.

[3]朱靖华.苏轼新评.中国文学出版社,1993.

上一篇:凋零的南方玫瑰 下一篇: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