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小龙虾养殖成败的关键技术研究

时间:2022-10-26 09:44:21

淡水小龙虾养殖成败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养殖业不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其中淡水小龙虾受到消费者的热捧,促进了淡水小龙虾的养殖不断的发展,小龙虾的供应经常在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这就使得了淡水小龙虾的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技术不断提高。本文介绍淡水小龙虾养殖中的虾种放养、水草种植、饵料投喂、水质调控等几个养殖中的关键环节。简要的说明了淡水小龙虾养殖成败的关键技术研究,最后通过分析在淡水小龙虾养殖中出现的一些病害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求更好的促进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关键环节

1前言

淡水小龙虾是一种经济型的淡水龙虾,它具有很强的抗病性和适应性,在当前的池塘养殖中淡水小龙虾中出现大规模的病害现象很少,因此近几年来,淡水小龙虾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也就导致在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促进了大部分的人投入小龙虾的养殖中。但是小龙虾的养殖看似简单易行,其实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这是由于一些养殖户冲动的养殖,而不知道养殖技术,因此在养殖中出现很多的风险。并且由于近几年的小龙虾的池塘养殖密度过大,对小龙虾的抗病性和适应性会产生相应的影响,所以要合理的养殖小龙虾,首先要掌握养殖的关键技术,重视对小龙虾病害的治理措施。

2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的关键环节

2.1虾种放养

首先在虾种放养之前,要做的准备主要是:(1)清池,在对虾种进行放养之前20到30天时,要做一些活动如把池塘的水排干,消毒暴晒,整理池埂,清除池塘中的淤泥可使用漂白粉等药物,彻底的对池塘消毒。(2)施肥,在第一次施肥之后,要根据pH值、水色、透明度的变化等条件,追加化肥,保持池塘水的水色保持在淡绿色和茶褐色中,pH保持在7.5到8.5之间,透明度在20到30厘米之间。(3)种草,在虾种放养之前要在池塘周围和池底种植水草,面积在三分之一左右,多选用伊乐藻、苦草等,水草可作为食物和栖息场所,也可作为隐蔽、蜕壳的场所。(4)安装过滤网和防鸟网,一般在进水口安装过滤网,防止敌害生物混入,安装防鸟网防止水禽侵害小龙虾。

进行虾种放养的时候,注意控制虾种的数量,由于当前的虾苗没有达到产业化的程度,因此亩放在50-100公斤内,规格大约是100-200只每公斤,如果要放大种虾的规格,那么亩放就要保持在80公斤左右,要合理的控制好虾种放养的数量。

除了虾种的放养数量需要控制之外,对于虾种的放养,还有一些注意事项:(1)夏季和秋季放养虾种时,要选择阴雨天和晴天早晨进行,防止阳光的暴晒,而冬季放养要注意在晴天进行,而且要在上午。(2)在一个池塘内放养的时候,要保持虾种的规格一致,补大的留下小的,而且虾苗的种类要附肢健全,体制强壮的。(3)虾种在放养之前要在用3%-5%的食盐水浸洗10分钟,杀灭致病菌和寄生虫。要注意这些注意事项,保证虾种放养的合理性。

2.2 水草种植

淡水小龙虾的养殖和河蟹的养殖一样,需要注重池塘中水草的养殖,如果想养好虾就一定要先种好水草。池塘中有丰富的水草,能够维持池塘中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小龙虾养殖的成功率。池塘中的水草是小龙虾的栖息和隐蔽的场所,能够减少小龙虾之间相互伤害的几几率,还可以净化水质,为小龙虾的生存提供新鲜干净的饵料。好多养殖户养殖小龙虾失败的原因都在水草养殖上,在水草养殖中不要怕水草过多造成伤害,水草是越多越好的,其中水草的覆盖率可以在60%到70%之间。因此平时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确保池塘中水草的资源量,随时注意水草的添加和移栽,保持池塘中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水草的合理数量,确保促进小龙虾养殖的成功。

2.3 水质调控

水草的种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水质的好坏。虽然小龙虾的适应和生存能力很强,但是如果水质过低,也会影响小龙虾的产量,因此要去的高产量的小龙虾,在养殖中一定要注意池塘水的质量。一旦发现池塘中大量的小龙虾漂浮在岸边,一定要立即注入新水,尤其注意在小龙虾养殖的中后期,要注意在每周换水2次以内,保持池塘水的溶氧度不低于3mg/L。在夏季时天气过热,要适当的提高水位,稳定控制池塘中的水温。在发现小龙虾反应迟钝时,要注意向池塘中注入氧气,或者开动增氧机增氧。

2.4 饲料投喂

2.4.1 饵料的种类

在小龙虾生长初期,在稚虾阶段,饲料多以轮虫、桡足类、枝角类或者水生的昆虫幼体为主。当稚虾长到1.5至3厘米的幼虾阶段时,将鱼肉等动物性饵料制成小颗粒,投碎细的饲料。当幼虾涨到5到8厘米的中虾阶段时,把饵料加工到一定规格喂食即可。成虾阶段时,投喂的饵料可以粗制一些,总之投放饵料要做到“两头精,中间青”。

2.4.2 投喂的方法

饵料的投喂要按照体重来计算,根据天气、虾的活动和水质状况适当的投喂,按照一定的比例来投喂干料饵料,是小虾体重的7%-8%,中虾体重的5%和大虾体重的2%-3%。天气良好可以多投喂饵料,天气出现连续阴雨的状况,可以少投喂。虾发病季节少投喂,正常生长时多投喂。投喂饵料保证时间的规律性,在每天的上、下午投喂一次,下午投喂数量占主要成分,占总数的70%,注重投喂的定时、定量、定质性。

3 淡水小龙虾养殖的主要病害及防治

3.1 烂鳃病

这个病害的主要产生原因是由丝状细菌引发的,是由于细菌吸附在小龙虾的鳃上,之后大量的进行繁殖,就会严重的阻塞鳃部的血液流动,妨碍小龙虾的呼吸,可使得小龙虾的鳃丝变黑并且发霉腐烂。这种病害的主要防治方法是:使用水博士等物质在全池内泼洒,清理池塘中的病害。其次是要定期的清除池塘中的污染物和残留的饵料,定时的注入新水,保持池塘的干净和水体的环境,保持池塘的生态平衡,避免水质被污染,不利于小龙虾的生长。

3.2 黑鳃病

对于黑鳃病产生的原因是真菌中的半知菌导致的,如大豆和马铃薯上的镰刀菌为一个品种。这个病害是因为水质被污染后,镰刀菌大量的进行繁殖,之后寄生在小龙虾的体壁、鳃丝、眼球、复肢基上,最后导致黑鳃病产生。这个病害的主要症状是下龙虾的鳃丝逐渐由微红色慢慢变异成了淡褐色或者褐色,最后变成了黑色,严重的引发小龙虾的鳃部萎缩,功能彻底的简化,最后退化消失。得了黑鳃病的小龙虾经常是依附在水草上或者浮出水面,行动慢慢的迟缓,反映较迟钝,最后严重的呼吸出现困难致死。对于这个病害,要注重防治:首先在放养虾苗之前,要用生石灰等化学用品将池塘彻底清洗干净,保证池塘中的溶氧充足,池水经常换,保持池水的清新,及时清除池底的杂物和残饵。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近几年养殖小龙虾事业的兴旺,养殖小龙虾的人数越来越多,这就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小笼虾养殖的关键技术,以创造更高的养殖利益。因此,在小龙虾养殖中要注重上述几个关键的环节,注意各个环节之间要紧密相连,不能只做其一而偏废其他环节,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整个养殖事业的失败。同时在养殖中,要注意养殖中小龙虾身上出现的病害的治理,针对不同的病害采取相应的治理办法。

参考文献:

[1]杨正锋.浅谈淡水小龙虾养殖成败的几个关键环节 [J].河北渔业,2010(5).

[2]耿俊.稻田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

[3]宋长太.大面积蟹池混养小龙虾生态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11(10).

[4]耿骏.稻田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9(14).

上一篇:浅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成效 下一篇:通风、空调系统运行中的噪音产生原因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