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料贮存现状调研与分析

时间:2022-10-15 04:36:58

砂石料贮存现状调研与分析

【摘 要】调研了混凝土砂石料原材料储存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试验分析了由于采购把关不严或贮存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原材料质量指标的波动。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混凝土砂石料贮存管理措施。

【关键词】砂石料;混凝土

1 前言

控制原材料质量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第一关。砂石料是混凝土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占混凝土总体积的70%甚至更多,其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不容忽视。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砂石料都有一定存放时间,长期以来,如何科学砂石料存放管理被忽视,由此可能引起混凝土质量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砂石料存放管理进行了调研,发现一些问题,并对由此引起的原材料和混凝土性能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当前我国处于建设高峰期,混凝土质量关系到土木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管理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2 砂石料的贮存问题

2.1 砂

砂一般就地取材,限于自然条件,很多地区缺少优质砂,存在先天不足,如超径颗粒含量高导致级配不合格,有的细骨料含泥量偏高,可能引起耐久性问题,也有细骨料强度偏低。调研发现,砂在贮存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后天的质量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骨料一般露天堆放,遇有天气晴雨变化,上下层之间或内外层之间含水率相差很大,导致现场配比控制困难。第二,工程中因场地有限或为了临时使用方便,不同批次、品种以及不同种类材料(如细骨料与粗骨料)之间堆放界限不清、标示不明,造成混料。第三,调研中发现个别地区存在海砂,虽然未在生产使用中发现,但应时刻警惕,严防海砂混入。

2.2 石子

同砂一样,石子也就地取材,调研发现,混凝土石子质量管理中存在最大粒径超标、含泥量偏高、石粉含量偏高、储存(堆放)混乱等问题。不同砂石料没有明确分仓贮存,混料现象严重,标示不清,堆放缺乏管理。石子的含泥量偏高和石粉含量偏高等问题也较为普遍。而且较高的石粉含量甚至导致冬季雨雪后粗骨料结块现象。

另外,调研中还发现骨料碱活性漏检情况较多、因露天堆放遇到天气变化导致粗骨料含水率波动较大。

为了准确分析因管理措施不力导致的砂石料质量波动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本文进行试验分析和研究。

3 砂石料质量分析

3.1 砂试验分析

针对砂存在的问题,从某商品混凝土公司用于配制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砂堆场中部(未与周围材料混料)、边缘部位(与配制低等级混凝土的砂混料)取样,进行含泥量、细度模数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用于高强度等级的原材料一般质量较好,如砂的含泥量较低、细度适中(一般为中粗砂)。

从表1可以看出,贮存分仓不清混料导致砂的含泥量增加、超径颗粒含量增加,砂的性能指标受到很大影响。

3.2 石子试验分析

针对调研中发现石子分仓不清、含泥量偏高和石粉含量过高的问题,在某商品混凝土公司取样,取样点分别为目测正常(A点)、含泥量较高(B点)、石粉含量高(C点)。对样品进行了含泥量和石粉含量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石子不均匀,有的部位石粉含量较高或者含泥量较高,如果用来配制混凝土,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也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还造成混凝土质量不稳定。

另外,目测较湿处和正常部位的石子取样进行含水率测定,含水率分别为1.1%和0.3%,含水率差别也较大,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波动。

4 砂石料贮存管理措施

在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原材料贮存管理措施,解决已发现的问题。解决方案从技术指标控制和储存注意事项两个方面,力图建立原材料质量保障程序。技术指标控制旨在选用质量合格的原材料,储存注意事项目的在于避免储存过程中由于措施不当导致原材料质量受损。

4.1 原材料质量控制指标

砂:类别、质量等级、级配区、细度模数、坚固性、吸水率、含泥量、泥块含量、氯离子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碱活性等。

石子:类别、最大粒径、含泥量、压碎指标、坚固性、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石粉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氯离子含量、碱活性等。

4.2 储存注意事项

原材料即使在进场检验时合格,但是若原材料在现场储存不当,可能导致二次污染,影响配制混凝土的质量。在已有相关研究尤其是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研究基础上,制定原材料存贮及堆放控制细则。严格按照要求设计、建造原材料堆场,增设防水、防雨等设施,防止砂、石混料及受到污染,减少原材料存贮、堆放不合理导致的经济损失。

原材料即使在进场检验时合格,但是若原材料在现场储存不当,会影响配制混凝土的质量。骨料料场隔墙较低,存在材料混放现象,材料二次污染较为严重;材料标识不够规范,如果粗骨料、细骨料只有一个大仓,无法保证原材料进场使用优先一致性;细骨料表面的细颗粒在风吹、雨淋等天气作用下,细小颗粒缺失严重,颗粒级配质量完全无法保证,粗骨料经雨水冲刷后表面较为清洁,内部含泥量却大大增加;少量料场不设排水沟,场内积水现象普遍,引起骨料的含水率不稳定。因此,为了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稳定性,减少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因素,应对原材料的储存现场的布置和储存措施进行严格控制。

料场布置采取如下措施:

(1)为保证原材料进场和使用一致性应设置小仓,仓口显著位置设置标牌,标牌上注明该材料相关信息,包括材料名称、型号规格、检测状态、进场时间、出产地点等,以进场时间为控制指标并且做到先到先用。

(2)在骨料的堆料场内布置的原则为排水沟为每仓一条,排水沟倾角5°-15。通过对原材料性能进行二次检查,特别是细骨料的卵石含量、粗骨料的含泥量等指标的检查,对不合格的原材料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对料场进行更加合理的布置。

(3)为降低原材料进场后受到环境影响而导致品质变化,设置仓顶棚或使用防水性能较好覆盖物对原材料进行保护。

5 结论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砂石料原材料质量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指标漏检、贮存分仓不清、混料导致质量受损、含泥量偏高、石粉含量过高、同批材料质量不均匀等方面。

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混凝土砂石料质量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郎勇.议商品混凝土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山西建筑,2008(5).

[2]张传仓.商品混凝土质量的现状分析.浙江建筑,2007(6).

上一篇:关于化工企业开展安全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探讨 下一篇:钢铁企业除尘系统节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