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时间:2022-10-26 08:44:39

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186-01

【摘要】:目的:对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病人进行观察及原因分析,寻找其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108例(术后发生膀胱痉挛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护理对策的改进。结果:出血、引流管刺激、膀胱冲洗液温度及速度、术前存在不稳定膀胱、不良心理因素、便秘等可引起膀胱痉挛的发生,护理对策的改进可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结论:通过对导尿管水囊注水量、膀胱液冲洗温度及速度、心理疏导、术后硬膜外或静脉镇痛泵应用等护理对策的改进,对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有满意度效果。

【关键词】:前列腺电切术;膀胱痉挛;护理

1 引 言

据统计,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为40%-50%[1],其表现为术后膀胱区阵发性胀痛,有急迫的尿意及排便感,冲洗不通畅,冲洗液发生逆流或自尿道口溢出。膀胱痉挛严重者可引起术后继发性大出血,影响切口愈合,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2]。因此充分认识引起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做好预防护理,可减少病人痛苦,促进病人康复。笔者将近两年来前列腺电切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患者进行总结,并对护理措施进行改进。

2 临床资料

2.1 资料

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108例,年龄52-92岁,平均68.5岁,术后均放置三腔气囊导尿管,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水囊置于前列腺窝外,水囊注水25-40ml,冲洗速度60-100滴/分钟,根据冲洗液颜色进行速度调节。

2.2 膀胱痉挛的诊断标准及评定

病人术后出现膀胱区胀感,尿道阵发性疼痛,坠胀,尿感强烈,尿管周围有血性尿液流出,冲洗液颜色加深、滴速下降甚至反流即为膀胱痉挛。其症状为阵发性,发作间隔以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每次持续时间30 S以上。将此症状分为轻、中、重三型:① 轻型:气囊导尿管周围可见血性液流出,冲洗液颜色变化不大,每天数次。② 中型:膀胱及尿道阵发性缩痛,但不剧烈,导尿管周同有血性尿液溢出,冲洗液不滴,1 h~2 h出现1次,疼痛可耐受。③ 重型:下腹剧烈疼痛,有急迫的排尿感,冲洗液不但不滴而且反流,尿液颜色明显加深,病人较痛苦,间歇数分钟出现1次。

3 原因分析

3.1 出血

前列腺术后创面出血,形成血凝块,堵塞引流管,冲洗不畅,造成膀胱充盈,刺激膀胱导致痉挛,而膀胱痉挛又可使出血进一步加重。

3.2 引流管刺激

术后使用三腔气囊导尿管,气囊充水过多会或因过度牵引导尿管会不同程度刺激膀胱三角区,导致膀胱收缩频繁,发生痉挛。

3.3 膀胱冲洗液的温度和速度

冲洗的速度越快,膀胱区的感觉越明显,膀胱痉挛的发生率越高;老年人基础代谢率较低,大量的明显低于体温的生理盐水冲洗膀胱,可使患者感到发冷,还可刺激膀胱发生频繁痉挛[3]。

3.4 不稳定膀胱

前列腺增生患者由于长期膀胱出口部梗阻,膀胱逼尿肌代偿性肥厚、增生,膀胱内压增高,以至出现膀胱高敏性不稳定膀胱及顺应性降低,手术切除后易出现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当尿管拔出后可以自行好转。

3.5 不良心理因素

在精神紧张、烦躁、恐惧等心理状态下,患者承受能力下降,,膀胱不稳定性增加,轻度刺激即可引起反应;患者对膀胱注意力过分集中,对痉挛性疼痛体验增强,使症状扩大化。而膀胱痉挛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并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产生恐惧心理,导致恶性循环。

3.6 便秘

气囊导尿管膀胱冲洗及直肠内粪便聚集对膀胱前列腺窝的双向压迫,使病人产生尿意、便意,是造成膀胱痉挛的主要原因。

4 护理对策

4.1 术前护理

4.1.1 心理干预

加强心理护理和术前健康指导,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耐心细致向患者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纠正患者的错误观点,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增加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心理承受能力,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还要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保证术前睡眠质量。争取家属的支持协助治疗[4],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4.1.2 肠道准备

术前禁烟、酒,术前2 d进半流质饮食,术前1 d进流质饮食,术前晚及术晨予清洁灌肠,防止术中大便污染,并指导床上排便。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4~6小时。

4.2 术后护理

4.2.1 心理护理

术后返回病房,因不了解手术成功与否,患者的紧张情绪未得到缓解。此时,向病人说明手术情况,介绍各引流管作用和注意事项,询问其感受,给予安慰,嘱其按照医护人员指导进行康复阶段的生活,使病人情绪稳定。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心理上的问题。

4.2.2 保持膀胱冲洗通畅

术后常规用3L袋无菌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防止膀胱内血凝块形成堵塞尿管。护士随时观察,不定时挤压导尿管。同时根据引流液的颜色调节冲洗速度;观察冲洗速度和流出速度是否一致。注意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

4.2.3 注意引流液的温度和速度

适宜的冲洗液温度,可减少膀胱刺激,夏季宜保持在21-25℃,冬季宜保持在25-30℃。术后1-3天出血相对较多,冲洗速度保持在80-120滴/分钟,具体情况看冲洗液颜色适当调整。可每隔15-30分钟快速冲洗30秒,能有效防止血凝块的产生,使膀胱痉挛的次数明显减少。

4.2.4 有效镇痛

术后采用硬膜外或静脉PCEA泵,药物:罗哌卡因、芬太尼、氟哌利多卡因、甲氧氯普安等,具体用量由麻醉师根据患者年龄、体重、手术具体情况进行配置,加入100 ml 生理盐水中,以2 ml /h匀速输入。平均置泵时间为48-72 h。护士应教会其家属自控镇痛泵的正确使用方法。对留置硬膜外导管的病人,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的变化。

4.2.5 避免腹压增高的因素

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保持大便的通畅。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后即给予流质饮食,并鼓励病人多吃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因便秘可使腹压升高及膀胱内压升高,诱发膀胱痉挛。

5 讨论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手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前列腺增生症的主流方式,是一种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有效,对病人打击小,痛苦少的手术方法,但由于老年病人精神紧张、焦虑,手术创伤,术后留置气囊导尿管对下尿路的刺激,膀胱冲洗等因素均可诱发膀胱痉挛,给病人增加了痛苦。同时由于膀胱痉挛,膀胱逼尿肌收缩,引起膀胱内压力增高,使膀胱静脉回流障碍,以及膀胱颈前列腺窝创缘反复被牵拉,均可引起继发性出血,影响病情的恢复,因此术前、术后对病人进行心理安慰,增加病人的信心,解除其焦虑和紧张情绪,十分必要。对于严重不稳定性膀胱及低顺应性膀胱者,术后易发生膀胱痉挛且症状较重,对这类病人术后可保留硬膜外麻醉导管或给予静脉PCEA泵。术前术后的护理是预防减少膀胱痉挛的有效手段。通过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降低了膀胱痉挛发生率,缩短了血尿转清时间,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李雪梅,宋波.膀胱及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111.

[2] Abrams P, Consultation Publications Khoury S, Wein A, et al. First International Incontinence[J] Plymouth, UK:Health,1999,5(2):45.

[3] 王芦萍.膀胱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间关系的临床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5):18-19.

[4] 覃丽玲,黄冬梅.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情绪及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6,12(19)1775-1776.

上一篇:浅谈先心患儿肺部感染的护理 下一篇: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护理质量的关系